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大家谈 | 蓟州支行党总支书记 行长 张钊《坚持守正创新 勇担时代使命》

时事   2025-01-15 17:40   天津  

特色系列专题

第八期


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服务实体经济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

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

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

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

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

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并阐述了五大内涵要求,意义深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理论和工作、党的自身建设提出“守正创新”的明确要求,赋予守正创新在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改革发展中普遍性的指导意义。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六个必须坚持”,“坚持守正创新”是“六个必须坚持”的重要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

不犯颠覆性错误

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守正创新,这一渊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朴素概念何以被提升为重要的政治概念,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在于,守正创新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守正,就是坚持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想问题、办事情。遵循客观规律,人们才能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事物,才能使事物在正道上实现新发展。相反,人们的任何活动只会把事物发展引向歧路,更谈不上达到预期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的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须行进在历史正确方向之上。”


创新之“创”指解决事物矛盾的根本方法,“创”的目标指向“新”,创新就是经过对现存事物的辩证否定生成新事物,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质变和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要求“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实现“创新发展”

“守正”为“创新”提供定力

“创新”为“守正”增添活力


在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道路上,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总、市分行党委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聚焦“三农”痛点,通过创新普惠金融产品,“贷”动了新农村建设,用生动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农家院”作为当时的一种新兴旅游休闲形式,在区域内迅速发展,成为当时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但是很多农家院存在经营期限长,环境急需提升等现实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农家院进行升级改造,而资金从何而来,又成了困扰农家院经营者的大问题。为切实解决这个困扰,满足农家院客户融资需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市分行的大力协助下,支行创新推出惠农乐信贷产品,同时,深刻了解到开展普惠业务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结合区域经济、农业农村特点分析,制定出了支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方案,着力瞄准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迫切需求,持续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区域、重点客户的信贷资源倾斜,给予适度优惠利率、优化审批流程,为优质涉农项目和客户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并且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与区人社局、区财政局开办现场办公会,为农户企业提供创业担保贷,解决资金难题,为农户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帮助。

“守正”守的是

事物的本源、本质

“创新”创的是

新的认识和实践成果


“守正”守的是事物的本源、本质,强调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坚持的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创新”创的是新的认识和实践成果,是有意识、有目的性的实践活动。无论“守正”还是“创新”,其本质都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尊重客观规律,同时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既尊重客观规律,又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坚持守正为本、创新为要,在守正创新中解决新矛盾、新问题,实现新创造、新突破,从根本上确保守正不变质、创新不跑偏,推动开创新局面、书写新历史、创造新伟业。

一是要时刻保持金融利他的金融属性,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

二是创新必须以守正为前提,不能搞伪创新、乱创新,要做好合规操作、合规经营,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要齐抓共管,以守正创新的正气,谱写支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蓟州支行(供稿)



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
传播好声音,讲述好故事,树立好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