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大家谈 | 河北支行党委书记、行长 齐新《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树立正确政绩观业绩观》

时事   2025-01-26 17:26   天津  

特色系列专题

第九期


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服务实体经济行稳致远


2023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言两次提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4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要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概念,并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概括为:

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

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

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

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

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这是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作出的明确指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金融系统进一步深化改革做了更进一步的安排和部署,在金融系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作为一个思想层面上的要求,其现实意义主要可以被概括为以下三点:

1


有助于利用好、沿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思想道德基础,帮助实现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诸如“一诺千金” “兼善天下” “利济苍生”等丰富的思想道德精髓,能够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赋能。

2


有助于通过塑造金融领域独特的价值观念,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核心要义在于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这些价值追求不仅是金融行业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培育和弘扬这些价值观念,可以有效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3


有助于培育耐心定力,帮助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建设金融强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在这一过程中,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强化金融文化自觉与自信,是实现金融强国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文化的力量,可以激发金融从业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结合支行实际工作,我对“五要五不”中的要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谈几点体会。


1

要把牢正确政治方向











支行党委注重将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的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坚持扩大党委“第一议题”的学习范畴,要求部门主要负责人列席参加,通过持续学习不断提高中层管理干部的政治敏感性,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各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要树立鲜明价值导向











支行培养人才注重强调实干为先,按照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引导支行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经营观、政绩观和风险观,既看当下业绩的完成,又看长远支行经营的布局,不贪图短利,不急躁冒进,不超越承受能力而过度冒险,坚持稳健审慎经营,保障支行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3

要守牢风险防控底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稳健审慎”是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的经营智慧和生存法则。支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发展和安全、兼顾短期长期规划、稳增长防风险,将推进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引导支行广大干部职工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基础上,学有标杆、追有榜样。



河北支行(供稿)



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
传播好声音,讲述好故事,树立好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