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首个万吨级绿氢项目建成,同时国央企大型绿氢项目开工不断,民营企业逐渐试水。从发展推动因素来看,2023年电解水制氢产业在市场需求、技术、政策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产业发展的“自驱力”开始出现。可以预见,到2024年,中国产能将继续保持加速增长。能景研究整理了2023年中国电解水制氢产能发展,以及相关电解槽装备的需求情况,以供行业参考。2023年中国电解水制氢产能与电解槽需求均实现成番增长能景研究综合公开披露与线下调研所得的信息统计,2023年1月至12月,中国电解水制氢新增产能约3.7万吨/年,同比增长约181%;截至2023年12月底,中国电解水制氢累计产能约达7.2万吨/年,相较上年度同期实现100%的增长。能景研究综合公开披露与线下调研所得的信息统计,2023年1月至12月,中国制氢电解槽需求量约1420 MW(不含出口量),相较上一年度同期增长约128%。2023年,电解水制氢相关的市场、技术、政策等3个方面发生了较大突破,有利中国电解水制氢产业继续加速发展。2023年,国际上航运、航空等领域的强制性减碳政策逐渐出台,同时马士基、中远海运等航运龙头开始寻找绿色甲醇等低碳替代燃料供应,提供了绿氢的消纳方向。二是制氢技术难题逐步被攻克,奠定绿氢项目规模化、商业化发展基础。一方面,2023年中石化新疆库车绿氢项目建成投运,提供了首例规模化制、储、运、用绿氢的可行性样本;另一方面,2023年中国制氢电解槽技术、氢电耦合技术等加速迭代,在波动性可再生电力制氢场景下的安全性、可靠性逐渐增强。三是中国绿氢相关政策体系逐步细化完善,保障绿氢项目顺利运营。一方面,2023年国内氢能相关创新管理政策更多、更加具体,如绿氢生产“无需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等,打通了项目建设、投运的政策通道;另一方面,国内如陕西等开始出台绿氢补贴政策,缩减了煤化工等领域绿氢与灰氢之间的成本差距。在此市场、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持续发展下,再结合国内项目规划与进展,以及绿氢将在交通、化工等各领域的减碳中发挥更大作用,能景研究预测,中国电解水制氢产能以及制氢电解槽需求将持续增长:电解水制氢产能方面,到2024年年底,中国电解水制氢累计产能预计或将超过14万吨/年,到2025年底超过30万吨/年,到2030年底超过650万吨/年。制氢电解槽需求方面,2024年全年,中国国内制氢电解槽需求预计可达约2.7GW(不含出口);2025年至2030年,中国制氢电解槽需求累计达到近60GW。2023年中国电解水制氢项目主要推动者为各大国央企及地方政府,同时民营能源、化工企业开始增多。国央企是中国电解水制氢产能增长的主导因素。2023年中国新增产能中,仅中石化的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便可占到近6成,而国央企项目整体可占到9成以上。同时,2023年有更多国央企开始推进万吨级绿氢项目建设,典型如国电投主导的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项目、中能建松原绿色氢氨一体化项目等。2023年中国开展绿氢项目建设的民营企业开始增多。其中以风电、光伏领域的新能源企业为主,开展项目规模较大,典型如远景能源在内蒙古赤峰推进的氢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其次是氯碱、特种气体等领域的化工企业,也开展了数项小规模的探索项目。2023年中国制氢电解槽市场仍保持较高集中度,能源国央企、燃料电池企业开始入局竞争。头三家企业仍占据国内7成制氢电解槽订单量。据能景研究统计,2023年全年中国制氢电解槽市场中,获取订单量前3的厂商分别为阳光电源、派瑞氢能、隆基氢能。前3家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均在20%以上,合计约占70%,与上年度前3家占据的市场份额相近(约72%)。能源、化工国央企的电解槽开始进入市场。2023年,中国有近10家国央企或其旗下企业推出了制氢电解槽,其中中石化、中能建、国电投等央企旗下的装备部门已经开始参与电解槽投标或签单。从国央企整体布局来看,中石化、中能建、国电投等同时还是项目方,均有万吨级绿氢项目规划。燃料电池企业入局PEM制氢赛道。截至2023年底,中国至少有6家燃料电池环节的企业推出了PEM制氢电解槽。其中亿华通、国氢科技、重塑能源等企业推出的PEM电解槽可达MW级。从企业布局来看,如亿华通等开始布局绿氢项目,同时或将进一步布局制氢加氢一体站等上游氢能供应项目。
内容节选自《2024年氢能产业发展年报》,完整报告将于“2024氢基能源论坛”发布,敬请关注。
现在微信公众号打乱了时间线。希望喜欢【能景氢研】的读者朋友们将本号【设为星标★】,方便找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