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从两会委员提案看氢能破局点

文摘   科学   2024-03-09 12:56   北京  

聚焦困点、难点,提出新点、良点。

每年全国两会之际,是各行各业的代表们,针对行业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的集聚期。也意味着这些问题是当前行业发展的紧迫问题,这些问题在今年也会被重视、被解决。自2019年氢能首次开始被大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历时5年,氢能行业政策也不断迭代、行业不断发展,但同样也面临着新阶段的挑战。
今年两会代表和委员们就新阶段下氢能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贴切的建议,期待打开2024年新的局面。


01
加大推广非化工园区制氢政策,氢基化工也要迈出化工园区

2023年,河北、广东等省市地区相继提出允许非化工园区外制氢,部分地区进一步明确绿氢生产无需危化品生产安全管理许可证。今年年初,绿氢项目规划最多的内蒙古也下发通知,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开展绿电制氢或制氢加氢站。
但实际上国内大部分地区仍在观望,聚集了国内9成绿氢项目的三北地区仅3省在政策上放开了限制,且范围局限在制氢。
而到2024年3月,国内在建的绿氢项目总规模中,至少有6成以上为氢/氨或氢/醇一体化项目。若仅绿氢离园,这意味着需要建设较长距离的输氢管道等从光伏基地输氢到化工园区,仍不如制氢、用氢都在化工园区内具有经济性。

对此,在2024年的全国两会上,两会代表、委员们多次提及继续深化推行化工园区外制氢政策,一是向全国范围推行,二是范围向氢基化工扩大。
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建议,全国性取消电解水制氢、氢基化工(甲醇、合成氨等)必须进入化工园区的限制。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吴群刚建议,参照天然气、石油等现有能源管理办法,在国家层面放宽在化工园区内制氢的监管限制,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开展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




02
加大国际氢能圈参与度,重点布局“一带一路”国家市场

2023年中国氢能企业出海的步伐显著加快,从电解槽、燃料电池、储运等氢能装备,到绿色甲醇等氢基能源产品,各环节均开始签订海外订单。
相较日本三菱、德国西门子能源、荷兰甲醇企业OCI等,中国氢能企业的国际业务规模、范围等仍处在起步阶段。海外典型如蒂森克虏伯新纪元在巴西获得60MW电解槽订单、荷兰OCI在新加坡为马士基首艘甲醇船舶提供甲醇燃料等,机遇准、规模大、范围广。
相较之下,中国的氢能出海刚刚起步,在标准话语权、产品认证、客户关系链等方面仍面临一些薄弱点,对某些国际上新的趋势机遇等也尚不如日韩等国企业敏感。

对此,两会上多位代表建言扩大国际合作、推动企业出海,尤其提及要重视“一带一路”国家。
如全国政协委员、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国华建议从4方面打开格局:
一是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二是鼓励推动更多企业加入国际减碳组织、三是积极参与制定国际规则和标准、四是密切追踪国际专利动态。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荣程祥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张荣华也提出5点建议:
一是支持企业优化在“一带一路”国家等的境外网点布局,二是建议国家强化金融服务支撑,三是从政府层面牵头搭建外贸沟通平台,四是帮助民营企业吸引、培养国际化人才,五是政府、银行、保险等机构为企业做好专项扶持指导。




03
加快行业标准制定,破除制约产业发展的标准瓶颈

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发布有氢能领域各类标准300余项。基本涵盖氢能产业各环节关键技术、产品、装备、检验检测等各个环节。2023年发布的《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年版)》指出,要加快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关键技术、产品、装备、检验检测、安全与管理等标准制定。
当前,国内标准主要集中在下游燃料电池等应用环节,在电解槽、输氢管道等中上游环节仍处于相对缺失的状态。这导致,一方面电解槽等产品的质量难以评价与把控,项目方只能以市场经验作为判断依据,不利于高质量产品的推广与公平竞争;另一方面也放松了市场准入的门槛,造成低端产能过剩。

本次全国两会期间,就氢能领域发言的代表或委员大多提及要加快标准制定,破除标准缺失对行业发展的阻碍。
如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建议,从国家层面围绕整条产业链加快推动各类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发布。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八研究所科技委主任郭建增建议,鼓励龙头企业和有条件的社会团体加快推进氢能行业标准制定。




04
及早推动氢能多领域方法学及标准制定,发挥碳市场工具作用

2023年10月,生态环境部连发公告,发出全国碳市场CCER重启的信号与新方法学。这对于提高绿氢及各领域绿氢替代应用的经济性提出了积极信号。
但是截至2024年3月国内仅新发布了造林碳汇等方面的4份方法学,在氢能领域相关的认证标准及方法学仍相对缺乏。一方面,领域覆盖不足,如绿氢认证标准在国内尚无官方版本,氢能汽车、绿色甲醇等应用领域也缺乏减碳标准指导,导致碳市场尚无法将氢能项目的绿色价值变现为收益。另一方面,国内标准国际影响力较弱,与国际标准对接不足,使得国内绿色甲醇等在出口时缺乏标准参考与话语权。

今年两会上,多位代表或委员呼吁加快氢能在绿色化工、交通等多个应用领域的方法学与碳认证标准制定,尽早发挥起碳市场对氢能的支持作用。
如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提议,加强工业领域氢能碳排放标准体系建设,提议对绿氢、绿醇、绿氨制定相关国家标准,推动绿色能源碳资产管理平台的应用和普及。
全国人大代表、荣程集团董事会主席张荣华提议,建设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碳排放标准体系,组织制定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氢能项目的碳减排标准,将氢能项目开发的碳资产纳入碳市场交易范围。
全国政协委员、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提议,从国家层面组织开展氢能领域CCER方法学研究出台氢能交通领域碳减排量化核证国家标准。




05
氢能汽车推广要进一步深化场景、优化资源分布

我国 5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示范已经过2个年度,对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起到了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8万辆。但当前的推广仍集中在北上广等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城市群内。
随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的深入,应用场景挖掘不足、氢能资源分布错配等问题也在凸显。一是燃料电池应用场景挖掘深度不够,油气、钢铁等副产氢丰富行业场景的需求尚未充分挖掘;是城市群内氢能资源相对不足、部分地区用氢成本过高,而城市群外陕西、重庆以及三北地区副产氢或绿氢资源得不到有效充分的消纳。

今年两会之上,委员们就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提出了“深化”与“扩容”等多方面建议。
一是向更多应用场景深化,推广燃料电池汽车在更多场景的应用。
全国政协委员、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提议,在目前五大氢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示范基础上,拓宽应用示范区域和场景范围,实施“氢能社会”综合示范;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沧州分公司炼油二部五班副班长王卿建议,引导石化、煤炭、邮政、电商配送等行业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把更多传统加油站升级为综合加能站。
二是向氢能资源丰富地区扩容,将山西、川渝等地纳入燃料电池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
川渝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将成渝氢走廊区域纳入示范应用城市群,支持两地沿城际干线加快建设氢能基础设施;
民建山西省委副主委、吕梁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吕梁市委主委李慧义建议国家将吕梁、太原、大同、长治、临汾“1+4”个城市列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


来源:能景研究
作者:云龙

END

‍‍‍‍

现在微信公众号打乱了时间线。希望喜欢【能景氢研】的读者朋友们将本号【设为星标★】,方便找到我们。
研判|2024年全球电解水制氢产能及电解槽装机或将成番增长
技术|2023年国内外电解槽性能差距不断减小,技术发力点存在差异
前瞻|“绿氢+生物质”制甲醇或最符合欧盟低碳甲醇燃料标准

欢迎点赞和分享,支持能景研究带来更多优质内容~







能景氢研
能景研究旗下的氢能研究板块。数据提供支撑,观点启发思考,研究创造价值。期待与您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