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预防与处理
预防冻伤,需注意以下几点:1.出行时携带足够防寒衣物,如厚棉衣、羽绒服等,同时戴上帽子、围巾、手套,别忘携带伞具。2.尽量保持衣物干燥,若弄湿要及时更换。3.多吃高热量食物,如肉类、坚果,多喝热饮,如热水、热汤。4.经常观察皮肤,尤其是耳面部和手部,若出现苍白、僵硬或失去知觉,可能是冻伤征兆,要及时处理。可不时搓揉面部皮肤,伸展筋骨活动手足,促进血液循环。5.加强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和踝关节保暖,可佩戴护膝、护肘等。6.老年人耐寒能力差,旅途中要特别注意腿脚保暖,避免久坐,常站立活动、跺脚、搓手。
若不幸冻伤,应尽快脱离低温环境,脱掉湿冷衣服、鞋袜和手套,换上干燥保暖的。采取保温措施,如用毛毯包裹身体,补充食物能量,吃些巧克力、饼干等。然后用温水迅速复温,水温控制在 38 - 42℃,不可用拍打、冷水浸泡、雪搓或火烤等错误方法。
心脑血管疾病防控
心脑血管疾病在低温天气易高发,尤其是老年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患此类疾病的老年人在秋冬季节要提高警惕,做好保暖。下雪、化雪时天气寒冷,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穿戴好帽子、围巾和手套,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可适当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但要合理安排时间和控制运动量,避免在寒冷、大风天气外出运动。
若心脑血管病人发病,应立即将病人平躺,解开上衣领扣子,保持呼吸通畅,注意保暖,同时拨打 120 急救电话,尽快送医。
呼吸道传染病防控
冬春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流脑、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预防呼吸道传染病,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疾病高发期,尽量不去人多拥挤、空气污浊场所。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更要注意防护。
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就医,注意休息,保证营养摄入。同时做好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防止传染给他人。
当前流感正值流行期,预防流感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就是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发病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虽然我们一般建议大家在流感流行季来临之前接种流感疫苗,但是对我们每个个体而言,只要还没有感染,我们就可以通过接种流感疫苗来预防流感,减少感染、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显著降低发展为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得了流感、肺炎和其他急性呼吸道感染在恢复后,还可以接种流感疫苗,达到预防流感和其他型别流感的目的。在之前没来得及打疫苗、没来得及接种疫苗的人群,在整个流行季均可接种,特别是对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疾病患者和同住的家人,早接种早受益。
一氧化碳中毒预防
冬季使用煤炉、燃气炉等设备不当,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常见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源头有烟囱堵塞、倒风、接头不紧,煤气管道泄漏、阀门未关闭,炭盆取暖,汽车尾气等。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使用热水器、煤气灶具前,先闻闻有无煤气味,检查是否漏气,切勿将其安装在密闭浴室或通风不良处。正确使用和保养设备,观察火焰颜色,若呈红色,说明燃烧不完全,产生一氧化碳较多;蓝色火焰则表示燃烧较完全。定期检查连接煤气灶具的橡皮管,看是否松脱、老化、破裂、虫咬,防止漏气。
若发现家庭煤气泄漏,迅速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使用明火,如开灯、打电话、点火等。一旦有人煤气中毒,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严重中毒者立即拨打 120 送医院救治。
食物中毒防范
预防食物中毒,要选择新鲜食品,仔细观察食物外观、气味,不买、不吃腐败、变质或霉变食物。注意食品保质期,养成查看保质期的习惯,过期食品坚决不食用。讲究个人卫生,水果洗净去皮,生食蔬菜反复清洗。
一旦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拨打 120 急救电话,尽快送病人去就近医院。同时保留好可疑食物和吐泻物,方便医生诊断和查明中毒原因。
肠道传染病预防
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水、食物、手及日常生活用品传播,常见症状有呕吐、腹痛、腹泻等。寒冷天气,注意供水管道,若发现水颜色异常或有异味,立即停止饮用,并报告当地有关部门。
一旦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及时就诊,注意补液及休息,防止脱水、毒血症等并发症。若是群体性发病,及时向卫生机构报告,以便采取措施,防止暴发流行。
春运期间旅途精神障碍应对
旅途精神障碍多因长时间滞留乘坐交通工具,人多拥挤,部分乘客适应能力较差,导致吃不好、睡不好,精神紧张,缺水缺氧,身体新陈代谢失调,大脑功能紊乱引发。
预防旅途精神障碍,要遵守旅行规则,保持公共卫生,不携带不良气味物品,不在车内吸烟,有条件时抓紧时间休息。旅途中经常起身活动,如在车厢内走动、做简单伸展运动,放松心情,缓解紧张情绪。克服食欲不振,不能空腹旅行,多吃含维生素C和糖分的水果,如香蕉、苹果,或喝果汁饮料。
旅途精神障碍是短暂性心理障碍,一般无需特殊处理。病人经过一段时间休息,适应周围环境后,症状会逐渐自行缓解。同行人员要给予关心和理解,创造舒适的环境 。
气温下降带来的健康风险不容小觑,希望大家重视起来,做好防寒保暖措施,积极预防各类疾病。让我们一起行动,健康度过这个降温时期,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若有任何健康疑问或不适,及时咨询医生或就医。
供稿:应急办
统筹:袁晨颖
初审:胡依凡
复审:张玉凌
往期推荐
【健康预报】南昌市疾控中心(市卫健执法局)2025年一月健康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