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特辑】新春佳节将至,慎防食源性疾病

健康   2025-01-25 17:36   江西  

新春佳节将至,家家户户欢聚一堂,享受美食。然而,在这个喜庆的时刻,也是食源性疾病风险易发期。因此,特别提醒您——春节期间谨防食源性疾病发生。


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如伤寒杆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杆菌、诺如病毒、沙门氏菌等病毒微生物,以及寄生虫、有毒化学物和有毒动植物)进入人体引起感染或中毒症状的一类疾病。




食源性疾病的常见症状


食源性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严重时可能伴有发热、脱水、休克等症状。



发病原因



(1)家庭聚餐增加:春节期间,家庭聚餐增多,家庭内容易发生因加工不当或误食误用引起的病毒微生物、有毒动植物中毒、亚硝酸盐中毒等。


(2)餐饮服务单位聚餐增加:餐饮服务单位承办的大型聚餐和年夜饭等项目增加,食物加工和消费量较大,供应时间集中,容易发生由原材料污染或生熟交叉污染引起的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3)食材储存不当:春节期间,家中往往储存了大量食材,一旦储存不当,发生腐败变质,食用此类食材极易造成食源性疾病。


(4)诺如病毒高发:虽然冬春季气温较低,常见的细菌性病原体如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发病风险相对较低,但诺如病毒相对高发,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预防食源性疾病小贴士



(1)注意个人卫生:在处理食物之前,务必洗手并确保手部干净。使用干净的餐具和厨具,避免交叉污染。


(2)购买和储存食品: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新鲜的食材,并检查包装是否完好。不同的食材选择不同的储存条件分开保存,对于易腐食品,应尽快冷藏或冷冻保存,以防止细菌滋生。同时一次购买量不宜太多,减少食物浪费。


(3)彻底烹饪食物:确保食物烹饪至适当的温度,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细菌或寄生虫。对于肉类、鱼类和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


(4)避免生食和野味:尽量避免食用生或半生的食物,特别是海鲜、肉类和野味。不随意采摘、购买或食用来历不明或有关部门明令禁止的食物,以免增加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5)分开处理食材:在处理生食和熟食时,要使用不同的厨具和餐具,以防止交叉污染。带有食物残渣的器皿、刀具、砧板需经常清洁消毒。



应急处理小提醒



  • 催吐:在食物中毒后的短时间内,如患者意识清醒,可以尝试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以排出毒物。但需注意,对于昏迷、抽搐等严重症状的患者,禁止催吐。
  • 就医治疗:食物中毒后,应立即就医,告知医生中毒情况和症状。同时,要配合卫健部门的调查工作,提供相关信息和样品。
  • 保留证据:在就医的同时,保留好中毒食品及包装、呕吐物、排泄物等样品,以便食源性疾病中毒或食品安全事件的调查和检测。



供稿:西湖区疾控中心


统筹:袁晨颖

初审:胡依凡

复审:张玉凌

终审:范义兵



往期推荐

【健康预报】南昌市疾控中心(市卫健执法局)2025年一月健康预报

【春节特辑】春节临近,如何选对年货?教你甄别劣质干果、不宜多吃的年货

【春节特辑】南昌市疾控中心(市卫健执法局)祝您小年快乐!

【春节特辑】春节将近,南昌疾控提醒您:境外返乡谨防输入性疟疾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南昌疾控
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全市突发公共卫生及卫生应急处置和疾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导中心,竭诚为公众提供免疫规划,职业卫生监测评价,病媒生物监测,食品安全检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食品行业、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监护等公共卫生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