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散文‖崔巍嵩:剃头
文摘
2024-11-08 22:26
江苏
我是1971年生人,属于刚刚迈入“知天命”的中年阶段,人到了这个岁数,往往会不自觉地怀旧,回忆儿时的事、儿时的人,虽生活条件艰苦,但美美回忆起来,总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三山语文”近期就和大家聊聊过去那个年代的人和事,这也是我们“今生今世的证据”。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苏北农村,生活节奏缓慢而质朴,人们的日常琐碎中藏着一份简单而纯粹的幸福。其中,“剃头”这一习俗,便是那个时代农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关乎个人形象的打理,更承载着邻里间的温情与信任。那时的剃头,不像如今城市街头林立的美发沙龙,有着璀璨的灯光和琳琅满目的护发产品。在临近的几个村庄的乡间小道上,时常能见到一位剃头师傅,肩背一个简陋却充满岁月痕迹的工具箱,走村串户,为村民们提供上门服务。这个工具箱,虽不起眼,却是剃头师傅的全部“家当”——里面装着手工推剪、锋利的刮胡刀、细长的耳勺、还有油光发亮的荡刀布,以及偶尔用来点缀的几瓶简陋的发油。这些工具,在剃头师傅的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能够灵巧地穿梭于发丝之间,为乡亲们塑造出整洁的面貌。图片来源于网络
每当剃头师傅踏入一户人家,主人总是热情地迎上前,递上早已准备好的热毛巾和热水。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样的准备虽简单,却饱含着对剃头师傅的尊重与欢迎。一家老小,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按照顺序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等待剃头师傅的“手艺”,享受这份难得的“专属服务”。剃头的过程中,师傅与顾客之间,往往会有着说不完的家常话。孩子们或许会因为害怕剪发时的“咔嚓”声而哭闹,大人们则会在一旁安抚,偶尔还会开几句玩笑,逗乐全场。剃头师傅不仅手艺好,口才也了得,他们总能用幽默的话语化解紧张气氛,让整个剃头的过程变得轻松愉快。而那份来自邻里间的亲切与信任,也在这一剪一刮之间悄然生长。剃头师傅的工作,不仅仅是修剪头发那么简单。他还要负责刮脸修面、掏耳朵,甚至有时候还会根据村民的要求,为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发型。尽管条件有限,但剃头师傅总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手艺,让每个人的形象焕然一新。而村民们对于剃头师傅的信任,也不仅仅体现在技艺上,更在于那份长久以来建立的默契与情感。最为特别的是,那时的剃头费用并不是每次都给,而是采取了一种更为人性化的支付方式——包年。一年下来,一家无论剃多少次头,只需支付固定的费用。这样的做法,既体现了剃头师傅对乡亲们生活水平的体谅,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情感纽带。在那个物质条件有限的年代,这样的安排无疑是一种温暖而智慧的安排,成为了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契约精神。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迁让这种上门剃头的传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现代化的理发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开始追求更加时尚、个性化的发型和服务。然而,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来说,那些关于剃头的记忆,却如同一坛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它不仅仅是对个人形象的关注,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对那段纯真岁月的深深怀念。如今,当我们再次回望那段历史,不禁感慨于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进步。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那份蕴含在剃头习俗中的邻里之情、师徒之谊,以及那份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与珍惜,都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传承的宝贵财富。在那个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人们用最简单的方式,诠释了生活的美好与温情,这或许正是那个时代最动人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