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散文‖崔巍嵩:拾麦子
文摘
2024-11-09 21:58
江苏
我是1971年生人,属于刚刚迈入“知天命”的中年阶段,人到了这个岁数,往往会不自觉地怀旧,回忆儿时的事、儿时的人,虽生活条件艰苦,但美美回忆起来,总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三山语文”近期就和大家聊聊过去那个年代的人和事,这也是我们“今生今世的证据”。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片段如同璀璨的星辰,即便时光流转,依旧在记忆的夜空中熠熠生辉。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那段关于拾麦子的日子,便是这样一抹难以忘怀的光芒。那时的天空,似乎比现在更加高远而湛蓝,阳光洒在金黄的麦田上,波光粼粼,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每到农忙季节,这片海洋便迎来了它最为繁忙的时刻——麦子熟了,丰收的喜悦与劳动的艰辛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那个时代独有的风景线。那时的收割,没有如今轰鸣的收割机,只有父母们弯下腰,手握镰刀,一刀一刀地割下沉甸甸的麦穗。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滑落,滴落在泥土中,滋养着这片养育了几代人的土地。而我们这些孩子,虽年幼,却也懂得分担家务,更懂得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于是,拾麦子成了我们的一项“特殊任务”。拾麦子,不仅仅是为了弥补收割时的遗漏,更是一种对土地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珍惜。每当夕阳西下,大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我们这些小孩便迫不及待地拿起篮子或口袋,跟着父母走进那片被夕阳染得金黄的麦田。那时的我们,眼中闪烁着对未知的好奇和对收获的期待,脚下的土地似乎也因这份期待而变得柔软起来。田间,散落的麦穗如同散落的珍珠,需要我们一颗颗拾起。我们或蹲或跪,小心翼翼地搜寻着每一寸土地,生怕错过任何一颗。偶尔,一阵风吹过,麦穗轻轻摇曳,仿佛在低语,讲述着关于成长和收获的故事。那时的我们,虽然累,但心中却是满满的幸福和满足。因为,每拾起一颗麦穗,就意味着家里又能多一份口粮,多一份希望。在那个还没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年代,土地是集体的,收获的粮食也归集体所有,然后再按劳分配。因此,只有散落在地里的麦子,生产队里才允许家家户户到田里拾麦子,拾回来的麦子自然也归各家各户自己所有,虽然不多,但在那样穷困的日子里,积少成多,也能为家里增添一份不小的收入,所以我后来也能理解为什么分田到户以后地里的麦子就少了呢,很有可能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在为自己留点吧。我记得,母亲曾用这些拾来的麦子到渔船上换过黄蟹和泥螺,那是我们难得的美味,至今仍让我回味无穷。当然,这样的投机取巧很快被发现,所以那时候生产队干部就想出了一个新主意,让学校组织我们去田里拾麦子。一般这样的活动总是充满了乐趣和竞争,同学们三五成群,一边拾麦子,一边还比赛谁拾得多。每当有人发现了一大片散落的麦穗,都会兴奋地招呼大家过来,那份喜悦和成就感,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而比赛的奖品,往往是一支最朴素的铅笔,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有原木的本色,但它却承载了我们童年的梦想和对知识的渴望。但拿回家去的铅笔,并未赢得父母们的喜悦,因为经过我们地毯式的认真搜寻过后,再留下的麦子就真的不多了,但我们小孩子那里懂这些。后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土地分到了各家各户,父母们对自己的土地更加珍惜,收割时也更为细致,散落在地里的麦子自然就少了。再后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联合收割机轰鸣着驶过麦田,留下一排排整齐的麦茬,拾麦子的日子也渐渐成为了历史。如今,回忆起那段拾麦子的日子,却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它教会了我勤劳、珍惜和感恩,让我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都是永恒不变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