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致行致远 名师讲堂”思政品牌项目“服务乡村振兴 致力智慧兴农”主题讲座在我校博川校区开讲,特别邀请我校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院长郑纯军教授主讲,现场学生爆满,近400名师生到场聆听。
郑纯军教授为辽宁省本科教学名师、辽宁民办教育优秀教师,同时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大连分部)监督委员、大连市计算机学会第十届理事、大连市计算机学会特聘专家、CCF数字农业分会执委、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情感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2024年辽宁省“科技专员进企业,惠企助企开门红”专项活动科技专员等职务。
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为切入点,郑纯军教授谈到了2024年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青春笃行”计划。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乡村振兴是理论学习联系专业技术的实践天地,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
郑教授如数家珍举例自己家长的变化,并且延伸至全国农村的发展,道路畅通工程实施、信息基础建设、耕种方式优化……这些变化中的科技含量虽然在不断提升,但仍旧运用不足,有效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智慧农业成为必然趋势。郑教授指出,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可实现农业生产精准化、智慧化、高效化。
从智能灌溉、无人机植保,到农产品溯源、电商销售,智慧兴农为乡村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智慧兴农发展的过程中,也同样面临着产业痛点亟待解决,如数据可否实时采集、可视化技术是否可以清晰立体、是否有农业专属的大模型构建与应用、农业溯源是否成熟等。
以郑教授创建的师生“科技助农小分队”的实际工作为例,郑教授为大家展示一系列目前研究较为成熟的的智慧兴农案例,让大家直观地感受科技给乡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智慧农业的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公益、科普、产业三个层面。小分队利用四年时间从采集数据的硬件,到搭建微信小程序,再到如今的农业数字孪生平台,与5家企业建立合作伙伴,数十项知识产权,以科技之力不断赋能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 ↑ 目前取得的硬件监测设备、农业监控平台、微信小程序及可视化大屏等阶段性成果
公益方向的大良沟博物馆建设、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科普方向的中小学科技课堂,也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让更多人了解乡村,更多人了解技术,助力农业科学普及。
中山区桃源小学走进我校科普基地
了解师生团队研发的激光补光无人种植箱
“科研反哺教学,教学促进科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是郑教授对于教育与科研关系的深刻认识。
他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寒暑假的实践项目,在扎实的教学中汲取养分,从而激发对科研的兴趣与探索精神。而通过科研反哺学习,促进科研的良性循环,更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乡村振兴乃至国家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在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在智慧兴农的时代浪潮中,我们青年大有可为。
投身农业科技创新,参与乡村规划与文化传承,唯有汲取丰富知识,努力夯实专业技能基础,在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
2024年,学校设立“致行致远 名师讲堂”思政品牌项目,引入校外专家学者、典型模范、党政干部、优秀校友等育人力量,组建校外导师团;校内以全体优秀教师为群体,组建校内导师团;面向全校师生常态化开展各类专题讲座和报告会,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服务实效。
后期陆续开展,期待大家博采众长,有所收获,成为善思 善学 善用的学习者。
来源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往期精彩推荐
我知道你在看哟
觉得不错就 分享
或者点个 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