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登山健身指导丨登山后消除身体疲劳的方法,你做对了吗?

文摘   2024-08-27 09:10   北京  







登山徒步让我们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锻炼身体,但下山后,不少人立刻将将身体发送出的疲劳信号抛之脑后,或找个饭馆和朋友们大快朵颐,或奔向家中扑倒在床享受安逸。

其实这时候,你的身体并没有准备好这种迅速的模式切换,假如每次的高强度运动后都不注意缓解疲劳,很容易积劳成疾,对日后参与运动也会造成影响。

那么究竟如何消除登山后的身体疲劳呢?这些方法你做对了吗?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错误1




立刻停歇下来,久坐不动

下山后不应立刻停止运动,剧烈运动后,应该给身体一个从热到冷慢慢转换的过程。此外,高强度运动后,肌肉可能因为受损而酸胀,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血液循环,加快酸胀消减速度。




这样做




做一些简单的静态拉伸动作(5-10分钟)可以降低肌肉疲劳和酸胀增加的可能性。

运动后的拉伸可以主要集中在此次活动中多用到的部位,消除肌肉中的乳酸、减少肌肉僵硬。

1

胸部伸展丨30秒




在背了一整天的包之后,身体突然恢复到直立姿势,你的背、肩、胸部一定感觉紧绷或疲劳。做一下胸部伸展运动,把手放在背后,紧握手指,然后逐渐向上拉,远离臀部,保持30秒。

如果要做一个更深、更有节奏的伸展,可以在你慢慢呼气的时候,让你的同伴非常轻柔地把你紧握的双手慢慢地向上拉,然后吸气,重复3-5次。

2

双脚宽距侧边及前倾伸展丨每边30秒




这个动作可以拉伸大腿后侧、大腿内侧、臀部和腰部以下的肌肉。保持一个较宽的站姿(脚比肩宽一点),然后按照图示方法慢慢地向前弯曲腰部。但也不要只锁定在膝盖处,可以用手抓住肘部,将头悬在两腿之间进行拉伸。

3

青蛙式拉伸丨30秒




为了更好地拉伸大腿内侧、臀部、腿筋和下背部肌肉,应尽可能蹲下,保持脚跟与地面平齐,用肘部撑开膝盖,保持30秒。

4

椒盐卷饼式拉伸丨每侧30秒




最后,为了充分伸展躯干、腰背部和臀大肌的所有肌肉,你可以坐在睡垫上,如图所示做“椒盐卷饼式”拉伸。

如果要伸展左臀部,将左脚跨到膝盖外侧,脚平放在地面上,左手放在背后,呼气时向左轻轻扭转,将右手臂环绕左膝,使其紧贴胸部。每一侧的拉伸维持30秒。


注意

在秋冬较冷天气下,应该先进行轻缓的热身,使身体稍微燃起来后,再进行放松拉伸,以免造成运动损伤。


错误2




吃得太多,或吃不恰当的食物

不同的人在下山后会有不同的饮食习惯,有的人犒赏自己,放纵性的腐败一顿;还有的人抑制自己,誓死不让燃烧掉的卡路里再次上身。 但其实这两种都有些极端,既不应该暴饮暴食,也不应该营养亏空。




这样做




运动结束后应休息大约1小时后进餐。

运动后的饮食仍是以高糖、低脂、适量蛋白质和易消化的食物为宜。适当地增加运动后糖的摄入可以促进恢复。同时补充一些碱性的蔬菜、水果等,来中和体内酸碱度,减缓疲劳。

错误3




放任肌肉酸痛不管

为什么在长距离徒步后的第二天总是会感觉肌肉酸痛?为什么双腿会像果冻一样酸软无力,甚至小腿感到灼热?

这种现象属于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DOMS与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中肌肉收缩方式、活动者的年龄和日常运动多少都有关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运动性肌肉疲劳。 

延迟性肌肉酸痛一般出现在运动后12-24小时,24-48小时达到高峰,对于一些不常锻炼的人来说,突然进行剧烈运动很容易出现DOMS症状。




这样做




延迟性肌肉酸痛一般在3-7天后都可自行缓解并消失。但与其等着酸痛自己慢慢退去,为什么不做些什么让疼痛感最快速度消失呢?

1

用泡沫滚轴按摩




既然你知道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感觉紧绷、疲劳,可以使用泡沫滚轴在那些地方滚动,直到感觉好一点。

2

用网球或类似物品按摩脚底




长途徒步后我们的脚通常感觉最疲劳,把脚放在球上施加一些压力,来回滚动,慢慢感觉疲劳有所缓解。

3

沐浴、泡脚




运动后不宜马上洗澡,应让身体慢慢凉下来,待心率呼吸恢复正常,出汗基本停止后,再以温水沐浴,推荐水温在36℃-38℃为宜(水温不宜过高)。

如果家里没有浴缸,你也可以在睡前泡脚,泡脚可以有效缓解身体疲劳。

错误4




没有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睡眠为肌肉生长和修复提供充分的时间,这也是在一次远足后治愈身体的最好方式。

如果你在进行下一次高强度运动前没有进行充分的休息,不仅会感觉疲劳,而且也会影响身体协调性,这将增加运动中的风险性。




这样做




一次完整的徒步后,你的身体值得好好休息一下。在做好上述各种放松工作之后,让身体在良好的睡眠中放松每一个细胞。

图片来自网络

- END -

全国户外安全教育计划
中国登山协会组织开展“全国户外安全教育计划”,旨在向广大户外运动爱好者推广普及户外安全常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