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新报•今日特稿】梁桐钢 | 小道具,大情怀一一观《志愿军:存亡之战》

文摘   2024-12-04 06:30   北京  

小道具,大情怀

一一观《志愿军:存亡之战》


文/梁桐钢


2024年12月3日,《河北法治报》在警营文化版头条位置发表了我观看《志願军:存亡之战》的评论文章。下面,我将文章内容制成美篇并配图,以飨读者。


由八一电影制片厂等联合拍摄的抗美援朝战争题材影片《志愿军:存亡之战》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蓝本,艺术性地再现了“不想撤回鸭绿江,只有进攻,没有别的选择”的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指战员在敌强我弱的战争环境下,用顽强的革命战争意志和为了和平的牺牲精神,英勇战斗,不畏强敌,奋勇献身,粉碎敌人抢占铁原、摧毁志愿军后方基地和交通线的企图,迫使“联合国军”提出举行停战谈判建议的历史事件。可以说,影片在回望历史中给了观众以精神的鼓舞和现实的启迪。


纵观该片,炮声连连。然而,在战争的残酷环境下,也有着父亲与子女的家庭温暖,有着青年人的爱恋,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得观众在血光飞溅的战争氛围中与演员所表现的情节共频,进而想到了祖国幸福的大地,感到了家庭的温馨,悟到了为了和平而战斗,不禁为之而动容。不能不说,这些观影艺术效果的产生,与影片中几件小道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影片开始,一群和平鸽扑棱棱展翅飞过北京的四合院上空,寓意着新中国的建立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的生活。此时,中央军委紧急召集作战部参谋李默尹前去开紧急会议,朝鲜战争爆发。随着故事的展开,李默尹被派往抗美援朝前线,临行时带走了家中的一把钥匙,影片专门用一个特写镜头拍下了李默尹拿在手上的这把钥匙,这个镜头既展示了人物个性,又渲染了生活气息。这一个小道具,随着故事情节的推展,烘托出了一种高洁的情怀。当在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李默尹与当营教导员的儿子李想,还有主动请求到朝鲜参战的女儿李晓在隐蔽所相见时,李默尹一句“家门钥匙我还带着呢”,接下来便是女儿李晓“去年我去联合国也是带钥匙去的,又向伍团长请求来了朝鲜。”李想“今天咱们家,在朝鲜就算团圆了。”一把钥匙引出了家国情怀。他们爱自己的小家,所以一直把钥匙带在身上,但他们更爱自己的国家,所以父子三人一起奔赴保家卫国的朝鲜战场。钥匙小道具的艺术作用,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在李想接到部队命令,背起背包火速归队时,妹妹李晓赶出门来,扔给哥哥一个在匆忙中落下的军用水壶,妹妹在水壶上别上了一朵红色的小花。摄影师为这个小道具同样给了一个特写镜头。这朵小红花,哥哥夹在笔记本里,带到了朝鲜。在残酷的战斗间隙,李想教导员在战壕里拿出了夹在本子里的小红花,站在焦土上的战士们抢着闻花香,由此引出了“花虽然干了,香味还在。”“好日子的味道”“希望将来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盖房子、生小子。”“我喜欢闺女”等美好向往。彰显了战士们为了和平,向往祖国,热爱家园,憧憬美好的博大情怀。一个小道具花朵的寓意和引申,在这里不言自明。


影片中还有一个包着红色玻璃纸的糖块小道具,这是彭德怀司令员在派李默尹下部队时,跑着步追上吉普车,将“国内一个8岁小朋友,夹在信里寄给志愿军的糖果”递给李参谋的。彭总嘱咐李默尹:“到了188师,见了你儿子,替我交给他。”一句话,一个小道具,凸显了人民军队爱兵如子的光荣传统。在战场上,李默尹将彭总递给的糖块转给了儿子李想,李想舍不得吃 ,又在打恶仗之前,将糖块放在了妹妹李晓口里。哥哥问:“甜不甜?” 妹妹答:“甜”。一个糖块小道具,串联起了战场情,这里有着司令员与下级的关爱深情,有着父子、兄妹的骨肉亲情。 起到了以小见大的艺术表现效果。


电影的结尾,志愿军英勇战斗,打开了被敌军控制的曹川水库,洪水漫灌,阻挡了敌人的进攻,取得了战争主动权。教导员李想在牺牲前,拿出珍藏的那张玻璃糖纸,包住妹妹给他的小红花,轻轻地放在阵地上的洪流中,眼前幻化出影片开始,父亲罚他面壁思过时,落在墙上展着翅膀的七星瓢虫。几个小道具在这里巧妙地组合,告诉观众,烈士的英魂,会随着漂流,展着翅膀,飞回可爱的祖国。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大背景下,《志愿军:存亡之战》编导在艺术地展示战争的大背景、大纵深、大画面的同时,巧妙地利用小道具,艺术地揭示出可歌可泣的大情怀,不能不说是该片的一个闪光的亮点。

作者简介:梁桐纲,原名梁同纲。石家庄市人。大学毕业。1974年12月入伍,历任战士、报道员,驻厂军事代表。劳教分队长、政工干事。《警视窗》杂志主编室主任,记者、副编审、编审。河北省公安厅文化科长、副处级侦察员、调研员。河北省公安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作协主席。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已在除西藏和台湾省外全国200余家报刊发表2500余篇(首)各类作品。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河北省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全国公安文联理事、河北省作家协会理事。瞭望中国新媒体顾问。有《橄榄林恋》等诗、文集6部。获得全国、军队及省市各类作品奖项60余次。其作品及事迹被全国40多家报刊评介。个人传略编入《中国作家辞典》《中华英模大典》等30余部辞书。多次被评为厅和省直机关“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及荣记三等功一次。荣获全国自学成才者、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优秀转业退伍军人、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老干部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首届社科期刊优秀编辑等荣誉称号。


战友新报
有情怀的战友文苑 有温度的战友之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