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膜镜临床应用及验配方案

文摘   2024-12-05 09:00   北京  

讲者:田磊 教授

单位:北京同仁医院

巩膜镜,对于各种角膜不规则散光、严重干眼症及高度屈光不正患者的矫正和治疗具有特殊优势,被称为接触镜中的“天花板”。本次特别邀请到田磊教授为我们精讲《巩膜镜临床应用及验配方案》,希望能帮您对巩膜镜有更多的了解~




巩膜镜概述及临床应用




1887年,muller兄弟制作出第一幅无度数玻璃吹制巩膜壳。此后,巩膜镜的材料、制作技术不断发展。至今,巩膜镜已得到广泛应用。


巩膜镜,是一种拱形覆盖角膜及角巩膜缘的大直径硬性透气性接触镜,用于日间佩戴。


与常规的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相比,巩膜镜具有以下特点:1)直径大,横跨角膜,着陆巩膜,佩戴舒适;2)不接触角膜表面及角巩膜缘,镜片后表面与角膜前表面之间形成一个液态穹窿,泪液完美包裹角膜,可以矫正角膜规则及不规则散光;3)泪液持续滋润角膜,缓解干眼。


作用机理:

🔵 光学成像:配戴时,通过在镜片与角膜之间填充无防腐剂生理盐水,形成一定厚度的生理盐水层, 完美包裹角膜的不规则形态,从而形成规则的光学界面,利用光学成像原理,改善视觉质量。

🔵 眼表保护及持久湿润:巩膜镜在角膜上方形成的硬性穹窿,可以为角膜提供机械保护,巩膜镜与角膜之间的蓄液池可以保持眼表湿润,维持眼表疾病患者角膜上皮完整,促进角膜愈合,控制眼表疾病的恶化。



适应症:

1、角膜不规则散光

🔵 原发性:圆锥角膜、角膜周边透明样病变、角膜营养不良、球性角膜

🔵 继发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外伤、角膜感染、LASIK等屈光手术后、角膜云翳/瘢痕


2、替代软镜或RGP矫正屈光不正

应用于高度屈光不正、无晶状体眼、老视患者


3、复杂眼表疾病中重度干眼

GvHD(移植物抗宿主病)、NCP(角膜神经痛)、 PCED(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眼瘢痕类天疱疮、暴露性角结膜炎、Sjögren’s 综合征、 Stevens-Johnson综合征、神经退变性角膜疾病、特发性角结膜炎、眼睑闭合不全


4、保护眼表组织

倒睫、睑内翻、眼表烧伤、甲状腺眼病导致凸眼


SCOPE Study-巩膜镜在美国应用的适应证调查显示,74%用于治疗不规则散光,18%用于角膜疾病,8%用于屈光不正。





巩膜镜的验配




step1、配镜前检查及试戴片参数确定: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确保患者适合配戴巩膜镜。根据患者的眼部情况,选择合适的试戴片参数。


验配评估:确定镜片总直径和光学区直径;评估角膜中心和角膜缘区镜下泪液层厚度;评估定位区配适,确保镜片与眼球贴合良好;确认镜片边翘,以保证镜片稳定且舒适;根据需求确认是否需要散光设计,以优化视力矫正效果。 


配前检查:

1)问诊:基本信息、病史、接触镜或框架眼镜配戴史、过敏史及个人需求。

🔵 就诊原因:自行了解、就诊的医生希望通过巩膜镜方式改善舒适度、视力、保护眼表等。

🔵 诊断病史:本次就诊诊断疾病类型 

🔵 眼部病史:发病时间、是否有其他相关的眼部疾病及治疗方式。例如:圆锥角膜有无做交联术、角膜移植术或佩戴RGP等其他方式或眼部术后恢复时间 

🔵 验配目标:提升视力、改善舒适度、解决摘镜需求等。


2)裂隙灯检查:检查眼部健康状况是否良好,能否验配。

患者初次就诊时,必须在裂隙灯下对前节进行详细评估。此时,应对前节的所有细节进行评估和记录。使用前节照相机对任何异常发现进行拍照记录,有助于监测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对先前存在的情况进行拍照记录,可避免将任何重大发现归咎于巩膜透镜不合适。 

🔵 眼睑和睫毛:评估眼睑和眼睑边缘括感染、炎症、生理问题(眼睑松弛或眼睑强直)、

睑缘炎、睑板腺功能障碍、睑板腺上皮病变和眼睑病变。睑板腺功能障碍是干眼症最常见的病因。

🔵 结膜:是否存在结膜异常,如囊肿、胬肉、翼状胬肉、乳头状胬肉、巨大乳头状结膜炎、结膜结石、过敏性结膜炎和表面改变性青光眼手术(即滤过管和小梁切除术)。

🔵 前房和虹膜:如瞳孔不规则、虹膜粘连、虹膜色素沉着或痣。

🔵 晶状体:排除可能限制最佳矫正视力 (BCVA) 的晶体不透明。

🔵 角膜:包括任何上皮不规则或角膜染色、基质不透明以及是否存在内皮病变。非常重要的是,要注意角膜边缘是否有任何异常,如角膜板结或角膜新生血管。巩膜镜会对角膜缘健康产生很大影响。

🔵 视网膜:注意黄斑是否有细微的不规则。确定眼睛中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的区域。例如:如果患者患有圆锥角膜(无角膜翳),视力为0.2,许多医生会认为巩膜镜应该能改善视力。但是,如果患者有视网膜病,如黄斑裂孔,则配戴巩膜镜可能无法改善视力。


3)视力检查:裸眼视力、戴镜视力。

在评估视力时,对于角膜规则的患者来说,常规屈光检查有助于监测角膜的总体健康状况。角膜不规则的患者由于视力质量差,记录下他们对视觉质量的描述。引导患者观察视力表是否出现重影、光晕或扭曲。一旦配戴了巩膜镜,这些质量也可以进行比较。小孔片可以帮助确定是否有必要改变处方,假如巩膜镜视力提升到0.5,追加无改善,PH片可提升到0.7,那么针孔视力的差异很可能是由于高阶像差造成的。


4)眼部健康检查:广角前节OCT或Pentacam、医学验光、角膜地形图、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干眼相关检查、眼底相关检查、眼压。

🔵 角膜地形图:有助于了解角膜的整体布局。

🔵 眼前节相干断层扫描仪(OCT):以精确地确定角膜间隙量和巩膜镜中心厚度,确认角膜缘间隙是否合适。监测各种角膜状况(如结节、混浊和角膜环定位)的重要工具。

🔵 角膜内皮检查:可提供有关角膜内皮的有用信息。

🔵 内皮细胞计数对角膜移植患者尤其有用。内皮细胞数量减少的患者患角膜水肿的风险较高,可能不适合配戴巩膜镜。



step2、试戴配适评估:通过直径、矢高和类型选择试戴片,评估试戴片的配适情况,确保镜片覆盖角膜,角膜缘与镜片间隙足,镜片与巩膜贴合好。


选试戴片:

1)直径:不能让镜片着陆于角膜缘。

HVID+3mm,或WTW+2.5mm(艾普柯)  

HVID+3.5mm,或WTW+3mm(艾康菲)



2)失高

首片试戴片的矢高≈测量13.5mm/15.0mm/13.3mm/14.1mm弦长上的矢高+400 (使用TP设计矢高需适量降低)



3)类型

🔵 常规片

🔵 TP片(周边环曲设计试戴片):改善定位


裂隙灯评估要点:

1)镜下间隙

➡ 在使用裂隙灯进行镜下间隙评估时,需要仔细核对试戴片的厚度。艾普柯®巩膜镜试

戴片的中央厚度有两个规格 , 分别是300μm和420μm。

➡ 裂隙光要尽可能窄,尽可能亮。

➡ 拍照时需要聚焦在镜片前表面,此时镜片、镜下液、角膜分层明显;切忌以未聚焦清楚

的前节相进行数据判断和分析。

➡ 过渡区镜下液无法在裂隙灯下进行精准定量估计,但可定性评估镜片与眼表有无接触,以及接触的范围。


2)定位与着陆区:评估记录任意方向有无压迫时,在第一眼位观察,同时均需撑开眼睑,避免眼睑压力产生假性压白。



3)沉降前OCT:采集OCT戴镜后数据时,需扒开上下眼睑,以免眼睑压力影响镜下间隙准确性;若OCT间隙与裂隙灯评估间隙差异过大>150μm,建议参考裂隙灯间隙。



step3、沉降及沉降后再次评估

让试戴片在眼球上自然沉降,以模拟实际佩戴效果。沉降后再次评估配适情况,确保镜片位

置稳定。



step4、片上验光:在试戴片上进行验光,以获取准确的镜片度数。


1)确定用眼需求:有无近距离阅读需求,巩膜镜只能解决单一需求。


2)球镜:

近视→足矫或略微欠矫

远视→足矫或过矫(推荐)试戴刚戴在插片时可在电脑验光条基础上+100,逐步往下降低度数,以免欠矫。在初次片上验光时可在验光结果上加+100去沉降,沉降过程中充分放松调节,沉降后再次验光。最终处方按沉降后下单。


3)柱镜:

🔵 对视力提升无明显改善→不加

🔵 对视力提升有明显改善:

🔵 患者接受不加散光的视力→不加;

🔵 患者不接受不加散光的视力:在试戴片未发生旋转或稳定旋转的前提下追加;轴位如果发生旋转,遵循顺加逆减原则,进行轴位补偿。


step5、摘镜后眼表检查:摘镜后检查眼表情况,确保无损伤或不适。



step6、确定镜片参数

根据以上步骤的结果,确定最终的镜片参数。


田磊教授还分享了两例在圆锥角膜、重度干眼中应用巩膜镜的临床案例,其中定参数的分析思路非常值得学习。点击视频,学习完整课程吧~





长按二维码关注

THE END

欢迎个人转载,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北京眼科学会或标明转载自北京眼科学会


 👍

点赞 和 转发 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北京眼科学会
北京眼科学会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