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春节的注意事项
一、引言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这个万家团圆、欢聚一堂的时刻,由于春节期间饮食丰富、活动减少,容易导致血糖波动,增加并发症的风险,糖尿病患者需要格外注意自身的健康管理。因此,了解并遵循糖尿病患者在春节期间的注意事项,对于确保健康、安全度过佳节至关重要。
二、合理饮食,控制总热量
春节期间,美食琳琅满目,糖尿病患者应保持理性,避免暴饮暴食。首先,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根据自身的体重、年龄、性别和劳动强度等因素,合理分配每日所需的热量。建议采用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适当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仍需注意控制摄入量,并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苹果、梨、橙子等)、全谷物和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豆类等)。
同时,要避免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如糖果、糕点、油炸食品、肥肉、腌制品等。这些食物往往热量高,升糖指数高,含钠高,不仅容易导致血糖升高,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应谨慎食用无糖食品。无糖食品只是不含蔗糖或果糖,但仍旧属于食品(也应该计算食品热量),无糖食品还可能含有其他糖类或热量较高的成分,因此并不能因为“无糖”而随意食用,应将其热量计算在每日总热量之内。
三、适量运动,保持活力
运动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之一。春节期间,糖尿病患者应保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可以帮助消耗热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建议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运动时间可选择在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避免空腹或刚吃饱时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或胃肠不适。
此外,运动前后要做好热身和拉伸,避免运动损伤。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稍感疲劳但休息后能够迅速恢复为宜。对于老年患者或合并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应选择更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四、规律作息,保证睡眠
春节期间,娱乐活动增多,容易导致作息不规律。保持规律的作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熬夜会打乱生物钟,影响内分泌,进而升高血糖。建议糖尿病患者尽量保持每天 7 - 8 小时的充足睡眠,晚上 11 点前入睡,早上 7 - 8 点起床,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同时,糖尿病患者还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诱发糖尿病并发症。在春节期间,可以适当安排一些轻松的活动,如散步、看电视、聊天等,既能放松身心,又能保持身体健康。
五、规律用药,监测血糖
春节期间,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节前应备足降糖药物、血糖监测试纸和胰岛素注射针头,并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调整好稳定的降糖方案。外出走亲访友时,要携带充足的药量,按时服用,确保血糖的稳定控制。
同时,糖尿病患者要规律监测血糖,及时了解血糖波动情况。春节期间,由于饮食和作息的变化,血糖容易受到影响。建议适当增加测量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次数,并做好记录。如果发现血糖波动较大,应及时调整饮食、运动和用药方案,或咨询医生进行指导。
六、情绪调节,避免波动
情绪波动与糖尿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春节期间,由于各种应酬和活动,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如过度兴奋、焦虑、抑郁等。这些情绪变化会影响血糖水平,导致血糖升高或降低。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可以通过与家人和朋友沟通、听音乐、冥想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焦虑。避免大喜大悲,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血糖的控制。此外,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也非常重要,应给予糖尿病患者更多的关心和关爱。
七、注意保暖,防止意外
春节期间,气温较低,糖尿病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寒冷刺激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特别是要注意脚部和腹部的保暖,因为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末梢神经病变,对温度不敏感,容易发生冻伤或烫伤。睡前可用 40℃左右的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但要注意水温不宜过高,避免烫伤。外出时要穿宽松保暖的鞋袜,避免穿新鞋走路时间过长,防止脚部受伤。此外,糖尿病患者还要注意防止煤气中毒和烫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八、谨慎饮酒,避免危害
饮酒是春节期间常见的社交活动之一,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酒需要谨慎。酒精会影响肝脏和胰腺的功能,干扰体内糖、脂、蛋白质的代谢,导致血糖波动。长期过量饮酒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可能引发低血糖等急性并发症。建议能不喝酒就不喝酒,如果糖尿病患者必须饮酒,应严格控制饮酒量。建议男性每天饮酒量不超过 50 克白酒或 300 克啤酒,女性每天饮酒量不超过 25 克白酒或 150 克啤酒。同时,应避免空腹饮酒,饮酒前可适量进食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如面包、馒头等,以减少低血糖的风险。
另外还要注意服药期间尽量避免饮酒。饮酒后不能服用的药物种类较多,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类别和具体药物:
抗菌药物(头孢类:如头孢哌酮、头孢孟多等;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诺氟沙星等;大环内酯类:如琥乙红霉素、红霉素等;硝基咪唑类:如甲硝唑、替硝唑等;硝基呋喃类:如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硝呋太尔等;抗真菌类:如酮康唑、灰黄霉素等;抗结核类:如异烟肼等;磺胺类:如复方磺胺甲恶唑等。
非甾体抗炎药: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塞来昔布等。这些药物与酒精同服可能增加肝毒性,导致胃黏膜病变或胃溃疡复发,增加上消化道出血风险。
镇静催眠药: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苯二氮䓬类:如地西泮、阿普唑仑;水合氯醛等。
抗过敏药: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这些药物具有镇静催眠副作用。
降糖药:胰岛素:酒精促进胰岛素分泌,饮酒后可能引起低血糖。二甲双胍:可能增加乳酸酸中毒风险。磺酰脲类:如格列齐特、格列美脲,可能引起低血糖或神经系统损伤。
降压药:利血平、硝苯地平等,酒精可能增强降压效果,导致低血压或晕厥。
抗抑郁药:舍曲林、氟西汀等,酒精可能增强药物作用,导致嗜睡、反应迟钝等。
其他药物:抗凝药:如华法林,酒精可能影响其抗凝效果。抗癫痫药:酒精可能增强药物镇静作用,增加副作用风险。
九、定期复查,关注健康
春节期间,糖尿病患者仍应尽量保持正常的复查计划,定期检查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如果血糖控制不稳定,或病情变化,出现反复低血糖、头晕、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此外,患者还应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与家人共同学习,提高防治意识。
十、结语
春节是团圆和欢乐的象征,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却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疾病管理的特殊时期。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规律用药、情绪调节、注意保暖、谨慎饮酒、定期复查等多方面的综合管理,糖尿病患者可以安全、愉快地度过春节。
在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节日里,让我们共同关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为他们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给予糖尿病患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疾病,维护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附录:点击下列标题链接,进行学习
从联合国(世界)糖尿病日主题宣传到夏城东主任医师的糖尿病患者管理诊治宝典(点击标题链接,进行学习)
糖尿病患者的456--糖尿病患者健康长寿宝典(点击标题链接,进行学习)
欢迎分享给有需要的患者!
“夏城东”实名公众号——30年一线医生临床实践的真知灼见。用智慧维护健康,用知识点亮生命,与高者同行,与善者为伍!教会患者做学习型患者,努力做智慧型患者!
坚持30年一线临床只说真话、不说假话;坚持不收一分线医药回扣;坚持不收任何一个患者红包;坚持30年体重没有变化的一个真正的大夫!
我的公众号的宗旨是“教会患者如何维护健康疾病,如何看病!”对大众而言,学习我的公众号,意味着一个家族整体寿命提高5岁以上,价值2000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