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医生不应该简单的被当做一种职业,而更应该是一种使命与责任!职业说明的是一种谋生的工具,使命与责任说明的是医生的积极引导,医患携手、共同努力去治疗疾病、维护患者健康!
如何评价一名好的医生?
我认为以“两近”作为标准。“德不近佛者不得为医,术不近仙者不可为医。”
佛是古印度的梵语, 梵文 Buddha,音译“佛陀”的简称。意译为“觉者”、“知者”、它的意思是智、是觉;智是体,觉是用。佛陀是三觉圆满,万德具足的圣者。三觉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万德即: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大悲、十八不共法等。佛德,梵语buddha-gun!a,是指佛身所具之圆满功德。作为一名大夫,赋有解除患者病苦、维护健康的责任与使命,需要以近佛之德来要求自己。
《说文》:“仙,长生仙去。”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释名》:“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仙本义指长生不老,升天而去;引申义指具有高超才能的人、超越凡品的人或事。仙术是中国道教术语,谓修炼成仙或奇幻变化之术,指仙人掌握的法术。作为大夫,如何帮助患者解除疾苦,维护健康,是需要具有高超能力和学识的。
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者;德者,才之帅也。”德指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自律、品质和操守。德乃医生的基本素质,德行是才能的统帅,立德为先,才能就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才能是德行的凭借,德行在才能的协助下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个德行不好的医生不可能成为一名好的医生,一个医术粗劣的医生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好的医生!
如何成为一名好的医生?
我认为以“五善”为原则。即“发善心,存善念,行善事,结善缘,随善果。”
羊性情温顺,古人的祭祀与日常生活都跟羊有密切关系,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因此“羊”在古文字中又通“祥”。“善”的本义是像羊一样说话,有吉祥美好之义,许慎《说文》:“善,吉也。”
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利万物而不争是上善的特性,水是最接近于道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在我的“五善”里原本是“发善心,存善念,行善事,结善缘,得善果。”仁赞先生为我录写了“两近五善”并馈赠墨宝。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先生只写了“四善”,遗漏了“得善果”。在书写墨宝后的一个月左右,先生猝然离世,十分痛惜!(为此我于2019年9月12日写了纪念先生的悼文《仁赞先生,他活出了一束光!》)。任赞先生,他活出了一束光!(点击链接,可查阅)
我从医的29年,坚持“两近五善”,做一名真正的大夫,逐步形成自己的三个梦想,也期待着“得善果。”随着年岁的增加,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我终于在2021年牛年岁末悟道(《五十悟道》)“一知(知天命),二看(看清、看轻),三自(自律、自省、自然)”。
五十悟道(点击链接,可查阅)
仁赞先生在天之灵的提醒,也让我对“五善”的含义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发善心,存善念,行善事,结善缘,随善果。”
随而非得,从“得善果”向“随善果”的转变,这才是我为医的至高境界了!
《国语.晋语》曰:“善,德之建也。”两近与五善是相一致的,善是德的前提,也是德的表现形式。但是重在坚持,《国语.周语》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我做大夫29年,坚守为医之“两近”,“五善”!并以之为毕生之愿!
2023年5月1日 夏城东
欢迎分享给有需要的患者!
“夏城东”实名公众号——30年一线医生临床实践的真知灼见。用智慧维护健康,用知识点亮生命,与高者同行,与善者为伍!教会患者做学习型患者,努力做智慧型患者!
坚持30年一线临床只说真话、不说假话;坚持不收一分线医药回扣;坚持不收任何一个患者红包;坚持30年体重没有变化的一个真正的大夫!
我的公众号的宗旨是“教会患者如何维护健康疾病,如何看病!”对大众而言,学习我的公众号,意味着一个家族整体寿命提高5岁以上,价值2000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