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被“海外陪读”废掉的妈妈,已经放弃了爬藤梦

教育   2024-11-13 17:02   上海  

Scan the QR code below to find more about Concordia International School Shanghai's Open Days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Letsight

(ID:letsight520)

作者:朱迪再出发


前几天见个朋友,刚从美国加州回来,暑期把孩子和老公送过去上学和陪读,她回来继续工作。

是的,朋友是家里的经济支柱,她在国内有一家头部的珠宝电商公司。所以陪读的重任就交给了先生。对于一个清华毕业的高材生,在美国生活基本不是问题。而我们几个朋友打趣说,把老公扔在开放的美帝,放心吗?朋友一脸不屑,“我握着他的钱袋子,他敢干啥?”


毕竟不是每个家庭都如贵妇李湘有钱有闲,孩子一开学就可以立马切换陪读身份,在异国也能给孩子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陪伴。



近年来,随着低龄留学生的日益增加,陪读妈妈和爸爸的身影越来越多。每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规划和安排,而每个家庭也有属于自己的安乐和疾苦。


这一路,是坦途?是荆棘?或许只有那个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深有体会。


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些平凡但却触动人心的陪读凡人歌,也许其中能窥见自己的影子。

因为疫情,我被迫陪读


陈女士是西城妈妈,在北京这个神圣区域的家长,对孩子的未来都充满高期待。西城是北京的教育高地,孩子小学是知名学校,但无奈孩子属于特别淘气晚熟,三天两头叫家长的那种。随着年龄增长,陈女士慢慢认识到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儿子很可能连中考都考不上,更不用说能上北京的保底高校:北工大。


认清楚这个现实以后,陈女士在孩子小升初的时候果断选择转学到朝阳的一所国际学校。但这一次的教育规划并不是成功,孩子在国际学校上到8年级,依旧是班上成绩垫底,眼睛里的光也没有了。看着孩子拒绝学习和焦灼的成绩单,陈女士觉得孩子这个样子根本上不了美本。无奈之下她当机立断把孩子送去美国,她对自己说这是最后一次尝试了,如果还是改变不了孩子的状态,那就不再折腾了。


陈女士对孩子的留学规划做的细致入微,择校的前提是根据将来就业前景和孩子自身条件和性格决定,选择了东南部佐治亚州。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孩子是学渣,就不要去加州和新英格兰地区了自我摧残了。在国内卷不过,在国外希望能有一个轻松的环境唤回孩子的学习热情。卷不过,咱就逃。


孩子申请上了这所美国“大农村“的私立寄宿学校,因为语言成绩太差,托福只有55分,所以重新又读了一个八年级。从秋季入学到圣诞节回国,孩子仿佛变了一个人,虽然此时成绩并没有很大提升,但是孩子明显变得柔和了,并且能自主思考问题了。


读完8年级,9年级的感恩节陈女士赴美国探望孩子,没想到遭遇疫情。从此她开始了在美国三年的陪读时光,直到孩子申请上大学。她才得以回国。在这期间,经历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也是这三年异国的陪伴,她看到了孩子的变化。


从一个各门成绩都是B和C的孩子,变成了12年级的全A,并且在当届的华人学生中能排到前三。甚至孩子因为遇到了喜欢的物理老师和法语老师,一度自信的认为自己将来要去法国从事核物理专业的研究。那个凡事都和自己对抗,对学习毫无热情的孩子消失了。


最终孩子拿到了佐治亚理工的offer,全美第三的理工科高校。用陈女士的话来说,学渣逆袭了!


图源:Pixabay



虽然陪读的这几年,陈女士面临与先生的两地分居,在异国举目无亲,并且是临时被迫滞留三年多的极端因素下的处境,但最终的结局却是如此圆满。回过头来看,她觉得这是命运的安排,也是命运的馈赠。因为这三年多的陪读生活,她收获了一个全新的儿子。


从青春期成天打游戏不学习,一言不合就奋力抵抗,到找回自己的自信和热情,全心投入到自己的热爱中去。这个过程中,陈女士用自己的耐心陪伴,哪怕就是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卸下过高的期待,给孩子多一点时间,静待花开。


英语文盲,鸡飞狗跳的陪读


沈女士是一个自媒体创作者,有两个孩子,老大女儿6年级,老二儿子3年级。因为接触了较多的国际教育资源,身边也有很多朋友把孩子送去了海外就读。她选择带孩子远赴新西兰插班一年,提前让孩子体验国外的教育体系,身临其境了解海外教育,也为将来孩子的留学提前做出合理规划。


新西兰的优势在于相较于英美国家,插班费用低,且可插班公立学校。新西兰的公立学校是非常强的,国家预算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用在了基础教育上。在新西兰,学校并不是以教授课本知识为主,而是教会孩子“怎么玩”?在学校,从来没有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相反玩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科学。


在近期播出的《他乡的童年2》中主持人周轶君询问一对华人父母会担心孩子在新西兰玩得过于开心而耽误学术或职业的发展吗?这对父母回答学术应该是硕士或博士阶段做的事情,什么时候就该干什么事。相比国内的教育焦虑和内卷,新西兰的华人父母心态更加平稳淡定。



沈女士初来乍到,在表面和气的房东太太家小心翼翼的生活,服从其约定的诸多生活规则。比如开门要用手扶,不能发出很大声音;冰箱只能用固定的几层,不能占用其他位置;孩子吃容易掉屑的食物必须去屋外等等。这些规矩都好说,毕竟寄人篱下。但她自己英文欠佳,与学校老师交流也是一大难题。并且面对中西文化的差异,还被学校叫了家长。


原因是女儿插班第一周遭遇孤立和同学冲突,在放学路上她遇到和女儿发生矛盾的孩子,就拦下询问原因。因为这个举动,对方家长差点报警,学校约见并要求她立即道歉。这就是人家的规则,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我们有时候的无意之举可能都会被带来莫大的伤害和影响。


不过问及她这段时间的陪读经历,她说如果让她再选择一次,还是会带娃出国,哪怕就坚持一年。一方面给小孩学业上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脱离舒适区,看见40+的自己仍然能够逆流而上,拥有无限可能。


陪读妈妈,困境中重生


留学看似美好,但光环背后,却隐藏着无法回避的一系列问题。


孩子需要面对文化冲击与身份认同的挑战,而父母则需要适应全新的生活节奏,学会放下曾经的成就感,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


截至目前,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来源国,根据全球化智库(CCG)发布《《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蓝皮书(2023-2024)》,中国连续15年是美国第一大国际学生来源国。



同时,美国的签证政策也影响陪读家长的数量。例如,持有F-1签证的留学生的直系亲属可以申请F-2签证,这为陪读提供了便利。随着中国留学生人数的增加,选择陪读的家长数量也可能持续增长。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目前在海外陪读的中国妈妈群体至少已达到十万人。从最初的富人陪读,到这些年的中产陪读,越来越多中国妈妈像潮水一样涌到了海外。


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加多元的教育环境,不惜牺牲了个人的事业和家庭的稳定。


开头提到的朋友老公放弃国内稳定的生活,选择成为全职陪读爸爸,他要面临的将是异国他乡无尽的孤独,自我价值的否定还有青春期刺头的儿子。可以想象他未来几年的日子并不会那么舒服。


而在美国尔湾,更多陪读的却是全职妈妈。她们通常是一群高知女性,曾经有过骄傲的学历和光鲜的工作履历,但如今却要一个人承受托举孩子的任务。


她们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群体,为了子女的成长放弃了国内熟悉的环境和自己的职业生涯,勇敢的跳出了舒适圈,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家,陪伴孩子一起,在异国他乡感受寂寞与孤独,品尝成长过程当中的酸甜苦辣,体验了更加丰富的人生,其实真的只有母亲才会做出这么伟大的选择。


这些主要由妈妈在海外陪读的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上,会比普通家庭付出的更多,对孩子的期望也更高一些。很多陪读家庭把进入藤校作为留学的终极目标,这也成了陪读妈妈们的教育任务。


当高标准严要求出现的时候,陪读妈妈很容易忘记她们面对的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忘记了犯错误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可能成为了让陪读妈妈陷入到焦虑和情绪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导火索。



朋友跟我讲了最近发生的一个故事,她先生上周去学校接孩子,其中一个孩子在车上瑟瑟发抖。一问才知道,这个孩子放学后跟朋友家孩子一起打球忘记了时间,比跟妈妈约定的时间晚了十几分钟回家。


他非常害怕,在车上一直发抖哭泣说完蛋了。起初朋友先生还觉得这没什么,跟妈妈解释一下就好了。等到这个孩子下车,他妈妈迎面走来就上去抽了孩子两个耳光,当着所有人的面。


我听完非常心疼这个孩子,也不知道他的妈妈为何会如此极端?又是否因为陪读的原因让她长期处于精神焦虑或紧张的境况。但是在这种家庭教育下的孩子,他何其不是逃离教育内卷却又陷入另一个精神控制的深渊。



尾声


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他们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路径和升学通道,放弃了个人的事业和家庭的团聚,但陪读这条路并不如想象中的轻松。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冲突,经济的压力,内心的孤独,亲子关系的矛盾,夫妻情感的疏离种种问题,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难以言喻的困境。


我们如果仅仅以孩子为重心,一切围绕孩子转,那我们就会陷入家庭的内卷和焦虑中无法自拔。希望每一个海外陪读的家长,都能拓宽自己内心的边界。


陪读这条路,注定充满挑战,但同时也充满机遇和希望。


值不值,这不是一场投资,全在一段经历,一段感受。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Letsight(ID:letsight520)













虎妈牛娃
关注国际化教育群体的全媒体平台,通过国内外知名教育家及学校管理人员的深入访谈,客观反映学校的特色与差异。帮助父母读者了解怎样的学校更加适合其孩子,从而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途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