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工安全培训教材ppt

创业   2024-11-10 08:01   山东  

焊接安全用电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在焊接作业中,电流是驱动焊接过程的关键要素,但同时也是潜在的重大安全隐患。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主要分为两大类:电击和电伤。

  • 电击:这是电流直接通过人体造成的伤害。单相触电是指人体某一部位意外接触到单相电源的火线,导致电流流经身体;两相触电则更为危险,它发生在人体同时接触到两相火线时,电流在人体内形成回路,造成严重的生理伤害。跨步电压触电则发生在接地点附近,由于地面电位分布不均,人在行走时两脚间产生电位差,从而引发触电。

  • 电伤:这是电流或电弧对人体皮肤、肌肉或器官造成的直接损伤。电烙印是电流通过人体时,在接触部位留下的永久性斑痕或烧伤。电灼伤则是由于电流的热效应或化学效应导致的皮肤或组织损伤。皮肤金属化则是在电弧焊接中,金属微粒在高温下蒸发并沉积在皮肤上,造成皮肤组织的永久性改变。

电流对人体作用的划分

为了更科学地评估电流对人体的危害,人们将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划分为几个等级:

  • 感知电流:当电流通过人体达到0.7mA~1.1mA时,人体能够感知到电流的存在,但通常不会造成生理上的伤害。

  • 摆脱电流:当电流增大到10.5mA~16mA时,人体会产生强烈的刺痛感,并有能力在不受严重伤害的情况下摆脱电源。

  • 致命电流:一旦电流超过50mA,就足以对人体的生命构成威胁。特别是当电流达到100mA时,几乎可以肯定会导致死亡,因为这样的电流强度足以干扰心脏的正常跳动,引发心室纤颤等致命性心律失常。

安全电压

为了保障焊接作业人员的安全,国家标准GB3805-83明确规定了焊接作业中的安全电压等级。这些等级包括42V、36V、24V、12V和6V,具体使用哪一级电压需根据作业环境、设备要求以及作业人员的安全需求来确定。

焊接作业用电特点

焊接作业涉及的电源类型多样,其用电特点也较为复杂:

  • 弧焊电源:弧焊电源的空载电压通常较高,可达60V~80V,以便在起弧时提供足够的能量。然而,在工作状态下,电压会降至30V左右,以维持稳定的焊接电弧。这种电压变化对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 埋弧焊:埋弧焊的空载电压同样较高,且由于焊接过程中电弧被焊剂覆盖,使得电弧的热量和辐射更加集中,对作业人员的防护要求也更为严格。

  • 电闸焊机:电闸焊机作为一种常用的焊接设备,其空载电压也需特别注意,以防触电事故的发生。

  • 氩弧焊、CO2气体保护焊:这些焊接方法的空载电压虽然相对较低,但同样需要作业人员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作业安全。

  • 焊接电源输入电压:焊接设备的输入电压通常为220V或380V,属于高压范畴。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程,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触电原因与预防措施

焊接作业中触电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可以归纳为直接触电和间接触电两类。为了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

  • 加强用电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使他们能够正确识别和处理潜在的触电风险。

  •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确保焊接设备的绝缘性能良好,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中的安全隐患。

  • 使用接地线:所有焊接设备都应接地或接零,以确保在发生漏电或短路时能够迅速将电流导入大地,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 严格电源开关操作程序:作业人员在操作电源开关时应遵循严格的程序,避免误操作导致触电。

  • 穿戴合格的劳保用品:作业人员应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鞋等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以增加对电流的阻隔能力。

  • 使用绝缘物隔开裸露电源:对于裸露的电源线或带电部分,应使用绝缘材料将其隔开,防止作业人员直接接触。

电焊机使用安全要点

电焊机作为焊接作业的核心设备,其使用安全至关重要。以下是电焊机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安全要点:

  • 启动前检查:在启动电焊机前,应对其绝缘特性进行检查,确保无破损或漏电现象。同时,检查电焊机的接线是否牢固可靠,避免在作业过程中发生松动或脱落。

  • 接地或接零:电焊机必须接地或接零,且接地线应单独设置,不得与其他设备共用。接地线应连接牢固可靠,确保在发生漏电时能够迅速将电流导入大地。

  • 使用专用断路开关:电焊机应配备专用断路开关,禁止用金属结构代替导线进行通断电操作。断路开关应设置在便于操作且安全的位置,确保作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切断电源。

  • 接线端防护:电焊机的接线端应安装防护罩或绝缘套,以防止作业人员意外接触到带电部分。同时,接线端的绝缘性能应良好,避免发生漏电现象。

  • 电焊机放置:电焊机应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和潮湿环境。在作业过程中,应确保电焊机稳定可靠,避免发生倾倒或移动导致触电事故。

触电急救

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应迅速采取急救措施以挽救受害者的生命。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触电急救方法:

  • 切断电源:首先应立即切断电源,使受害者脱离带电体。在切断电源时,应使用绝缘工具或干燥的木棒等物品进行操作,避免直接接触带电部分。

  • 人工呼吸法:如果受害者呼吸停止或微弱,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方法有多种,如口对口呼吸法、口对鼻呼吸法等。在进行人工呼吸时,应确保受害者的呼吸道畅通无阻,并注意观察其生命体征的变化。

  • 胸外心脏挤压法:如果受害者心跳停止或微弱,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按压受害者的胸骨下部来刺激心脏恢复跳动。在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时,应掌握正确的按压力度和频率,避免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

  • 心肺复苏法:心肺复苏法是一种综合急救方法,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等多个步骤。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根据受害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急救措施,并持续进行直到受害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或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

  • 急救方法的选用与观察:在选择急救方法时,应根据受害者的具体情况和现场条件进行灵活调整。同时,在急救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受害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呼吸、心跳、瞳孔等,以便及时调整急救措施并判断急救效果。

电焊有害因素的来源、危害与防护

主要危害

电焊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有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危害因素:

  • 金属烟尘:在焊接过程中,金属蒸发形成的微小颗粒会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烟尘。这些烟尘被作业人员吸入后,会沉积在呼吸道和肺部,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尘肺病、支气管炎等。长期接触金属烟尘还可能引发肺癌等严重疾病。

  • 有毒气体: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有毒气体,如臭氧、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这些气体对作业人员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都有害。臭氧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可引起咳嗽、气喘等症状;一氧化碳则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降低血液的携氧能力;氮氧化物则对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长期接触这些有毒气体可导致作业人员出现头晕、头痛、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引发中毒事故。

  • 电弧光辐射: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电弧光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等多种辐射。红外线可使皮肤温度升高,引起热伤害;可见光则可能对眼睛造成刺激和损伤;紫外线则具有强烈的致突变作用,可引发电光性眼炎、皮肤癌等疾病。长期暴露于电弧光辐射下,作业人员的皮肤和眼睛都会受到严重的损害。

防护措施

为了降低电焊作业中的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护措施:

  • 提高焊接技术:通过优化焊接工艺和参数,减少金属烟尘和有毒气体的产生。例如,采用低尘低毒焊接材料、改进焊接方法、提高焊接效率等。

  • 改善通风状况: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换气,降低有害物浓度。可以通过安装排风设备、增加通风口、使用局部通风装置等方式来实现。同时,应定期检测作业场所的空气质量,确保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 加强个人防护:作业人员应穿戴合格的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服等。这些防护用品能够有效地阻隔金属烟尘、有毒气体和电弧光辐射对身体的伤害。同时,作业人员还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定期洗澡、更换衣物等,以减少有害物质的附着和积累。

  • 中毒事故防止措施:建立完善的中毒事故应急预案和处置程序,确保在发生中毒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和处理。同时,应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电弧焊安全操作规程

独立作业人员资格

  • 专业培训:从事电弧焊作业的人员必须参加由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或经验丰富的焊工指导的系统性培训课程。这些课程不仅涵盖电弧焊的基本原理、焊接材料的选用、焊接工艺的制定等专业知识,还包括焊接安全操作规程、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等安全知识。培训结束后,应通过严格的考试,以检验学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 资格证书:取得电弧焊作业资格证书是作业人员上岗的先决条件。该证书由相关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颁发,证明作业人员已掌握必要的焊接技能和安全知识,具备从事电弧焊作业的资格。证书需定期复审,以确保作业人员的技能和知识保持更新。
  • 持续教育:电弧焊技术不断发展,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因此,作业人员应定期参加技能提升和安全再教育活动,了解最新的焊接技术和安全标准,提高个人技能和安全意识。

作业场所要求

  • 环境干燥:作业场所应保持干燥,避免潮湿环境导致的设备短路、触电风险增加以及焊接质量下降。可通过设置除湿设备、保持通风等方式来降低环境湿度。
  • 通风良好:良好的通风是焊接作业安全的重要保障。应确保作业场所的自然通风或设置机械通风设备,以有效稀释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烟尘,保护作业人员的呼吸系统。
  • 远离易燃物:焊接作业产生的火花和高温容易引燃易燃易爆物品。因此,作业区域应远离油桶、化学品、木材等易燃物,同时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作业人员注意防火。
  • 消防器材:根据作业规模和环境特点,配置适量的灭火器、消防栓、灭火毯等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作业人员应熟悉各种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灭火。

作业前准备

  • 防护用品穿戴: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完整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焊接面罩(带有遮光镜片的头盔)、防护手套(耐高温、绝缘)、防护鞋(防滑、绝缘)、安全帽、防护服等。这些防护用品能够抵御电弧光、飞溅物、高温等危害,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
  • 安全检查:作业前应对焊接场所进行彻底的安全检查,确保无易燃易爆物品遗留,同时检查电焊机、焊接电缆、焊枪、焊条等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或工具,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 动火许可:在特定区域或条件下进行焊接作业,如密闭空间、易燃易爆环境等,需事先办理动火许可手续。这包括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指定专人监护等。动火许可手续是确保作业合法合规、保障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业中注意事项

  • 拉合闸操作:进行拉合闸操作时,应迅速且准确,避免在带负荷状态下进行。这是因为带负荷拉闸会产生电弧闪络,可能损坏设备或引发触电事故。因此,作业人员在操作前应熟悉电焊机的开关位置和操作方式,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切断电源。
  • 导线使用:严禁使用金属结构(如钢筋、铁管等)代替导线。这是因为金属结构的导电性能不佳,容易过热引发触电事故。同时,金属结构还可能成为电弧的导电通道,导致火灾或爆炸等严重后果。因此,作业人员应使用专用的焊接电缆和导线进行连接,并确保其完好无损、绝缘良好。
  • 防风防雨:露天作业时,应搭建防风防雨设施,如遮阳棚、防雨罩等,以保护焊接设备和作业人员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同时,作业人员应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雨衣、雨鞋等,以确保作业安全和舒适。
  • 特殊作业规程:对于等离子切割、氩弧焊等特殊焊接作业,需遵循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这些规程通常包括设备的使用说明、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等。作业人员在操作前应仔细阅读并理解这些规程,确保能够正确、安全地进行作业。
  • 电焊钳放置:操作中断时,应将电焊钳放置于绝缘垫或专用挂钩上,避免误触导致触电。同时,作业人员应远离电焊钳放置区域,以防意外启动或触电事故发生。

工作结束整理

  • 切断电源:作业结束后,应立即切断电源,确保焊接设备完全停止运行。这是防止设备过热、损坏或引发火灾的重要措施。同时,作业人员应检查电源插头和插座是否完好无损,确保下次使用时能够正常连接。
  • 电缆收纳:将焊接电缆盘好并妥善收纳,避免拖拽造成磨损或损坏。收纳时应将电缆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和热源。同时,作业人员应定期检查电缆的绝缘性能和完好性,确保其能够正常使用。
  • 场地清扫:清扫作业场地,检查并清除可能留下的火灾隐患,如焊渣、烟蒂等。同时,作业人员应检查作业区域是否整洁有序,确保下次作业时能够顺利进行。对于易燃易爆物品和废弃物,应按照规定进行妥善处理。
  • 设备维护:对焊接设备进行必要的清洁和维护,如清理灰尘、检查电极磨损情况、更换损坏的部件等。这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焊接质量和安全性。同时,作业人员应定期参加设备维护培训,了解设备的结构和性能特点,以便更好地进行维护和保养。

焊割的防火、防爆知识

燃烧的条件

  • 可燃物:焊接作业中涉及的可燃物包括金属、焊材、油脂、木材等。这些物质在接触火源时容易燃烧,因此需严格控制其接触火源的机会和时间。作业人员应了解各种可燃物的性质和燃烧特点,以便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 助燃物:空气中的氧气是焊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助燃物。然而,氧气同时也是火灾扩散的助手。当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混合并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源即会发生燃烧。因此,作业人员应确保作业场所的通风良好,以降低氧气浓度并防止火灾扩散。
  • 高温:焊接电弧产生的高温足以点燃可燃物。因此,作业人员应严格控制焊接电弧的温度和持续时间,避免过热引发火灾。同时,应使用合适的焊接参数和焊接材料,以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性。

爆炸可能性

  • 气体泄漏:焊接现场使用的乙炔、氧气等易燃易爆气体若泄漏并达到一定浓度,遇火源即可能发生爆炸。因此,作业人员应定期检查气体瓶和管道的连接情况,确保无泄漏现象。同时,应使用专用的气体检测仪器对作业场所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气体泄漏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 粉尘积聚: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尘若积聚在密闭空间内或设备表面,也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这些粉尘与空气混合并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源即会发生爆炸。因此,作业人员应定期清扫作业场所和设备表面的粉尘,确保其不会积聚成危险源。同时,应使用防爆型的除尘设备进行处理,以避免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

灭火基本措施

  • 隔离法:将火源与可燃物隔离是灭火的基本方法之一。作业人员可以使用灭火器、灭火毯等工具将火源与可燃物隔开,从而阻止火势的蔓延。同时,应关闭电源、气源等可能引发火灾的源头,以确保火势得到有效控制。
  • 窒息法:用湿布、沙土等覆盖火源可以隔绝氧气,使火焰熄灭。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型火灾或初期火灾的扑救。作业人员在使用时应确保覆盖物足够厚实且能够完全覆盖火源,以避免火势复燃。
  • 冷却法:用水或其他冷却剂浇灭火焰是另一种有效的灭火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降低火场温度并扑灭火焰。然而,在使用时应注意避免将水直接喷向带电设备或高温金属表面,以防止触电或爆炸事故的发生。同时,应确保水源充足且能够持续供应,以确保火势得到彻底扑灭。
  • 化学抑制法:使用干粉灭火器等化学灭火剂可以中断燃烧链反应,从而扑灭火焰。这种方法适用于扑灭油类、电气类等特定类型的火灾。作业人员在使用时应了解灭火剂的性质和使用方法,并根据火灾类型选择合适的灭火剂进行扑救。

防火、防爆措施

  • 定期检查:定期对焊接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是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重要措施。检查内容包括设备是否完好无损、绝缘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牢固等。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或部件,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同时,应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无易燃易爆物品遗留、通风良好等。
  • 通风换气: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换气可以降低可燃气体和粉尘浓度,从而减少火灾和爆炸事故的风险。作业人员应确保作业场所的自然通风或设置机械通风设备,并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效果。同时,在作业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产生过多的可燃气体和粉尘,以减少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可能性。
  • 禁止违规作业:严禁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进行焊接作业是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关键措施。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确保作业过程中无违规行为发生。同时,应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水平。
  • 消防器材配备:根据作业规模和环境特点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是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重要保障。消防器材应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灭火毯等,并应放置在易于取用的位置。作业人员应熟悉各种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并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

气体瓶安全使用

  • 按规定存放:乙炔、天然气、氧气瓶等易燃易爆气体瓶应存放在专用仓库或指定区域,避免阳光直射、高温环境以及潮湿的地方。仓库或存放区域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以防止气体积聚。同时,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 正确搬运与固定:在搬运气体瓶时,应使用专用的搬运工具,避免瓶身受到撞击或摔落。搬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保持瓶身稳定。在作业现场,气体瓶应使用专用的固定架或链条进行牢固固定,防止倾倒或滚动。

  • 定期检查与更换:定期对气体瓶进行检查,包括瓶身是否有裂纹、锈蚀,阀门是否泄漏,压力表是否准确等。对于发现问题的气体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更换。同时,应记录气体瓶的使用情况和检查记录,以便追踪和管理。

  • 安全使用操作:在使用气体瓶时,应先打开瓶阀,再调节减压器,使气体压力稳定在安全范围内。使用过程中,应时刻关注气体压力的变化,避免压力过高或过低导致安全事故。作业结束后,应先关闭减压器,再关闭瓶阀,确保气体完全切断。

  • 防止气体混流:不同种类的气体瓶应分开存放和使用,避免气体混流导致爆炸事故。在使用多种气体时,应确保每种气体的管道、阀门和接头都清晰标识,避免混淆。

紧急应对与救援

  • 应急预案制定:针对焊接作业中可能出现的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预案应包括应急组织、通讯联络、现场处置、医疗救护、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内容,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

  • 应急演练实施:定期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模拟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的发生,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演练,可以提高作业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疏散和救援。

  • 救援器材配备:根据作业规模和环境特点,配备足够的救援器材,如救援绳索、担架、急救箱等。同时,应确保救援器材处于良好状态,能够随时投入使用。作业人员应熟悉救援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存放位置,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取用。

  • 外部救援协调:与当地消防、医疗等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获得外部救援力量的支持。同时,应定期向相关部门报告焊接作业的安全情况,接受其监督和指导。

焊接场地的检查要领

设备、工具、材料检查

焊接设备检查

  • 电焊机:应仔细检查电焊机的外壳是否完好,无破损、变形或漏电现象。同时,要检查电焊机的内部电路和接线是否牢固,无松动或短路情况。确认电焊机的绝缘性能良好,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
  • 焊接电源:检查焊接电源的电压、电流是否稳定,是否符合焊接作业的要求。同时,要检查电源线的绝缘层是否完好,无破损或裸露现象,确保用电安全。
  • 焊枪:检查焊枪的喷嘴、导电嘴是否磨损或堵塞,必要时进行更换或清理。同时,要确保焊枪与电焊机的连接牢固可靠,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或短路。

工具齐全检查

  • 确保焊接所需的各类工具(如焊钳、焊丝、焊条、焊剂、清渣锤等)齐全且处于良好状态。焊钳应灵活好用,焊丝、焊条应干燥且无锈蚀,焊剂应纯净无杂质。这些工具应放置在方便取用的位置,以便作业人员随时使用。

材料堆放检查

  • 检查焊接材料的堆放情况,确保材料整齐有序地堆放在指定位置。避免材料堆放过高或不稳,导致坍塌或滑落伤人。同时,要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和火源,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容器内焊接

通风换气

  • 在进行容器内焊接前,必须打开容器的所有通风口和进出口,进行充分的通风换气。可以使用风扇或排风设备加速空气流通,确保容器内的氧气充足且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被有效排出。

低压照明

  • 容器内应使用低压照明设备(如行灯),电压不得超过规定值(一般为36V以下),以避免触电风险。同时,要确保照明充足,便于作业人员观察作业环境和进行焊接操作。

外部监护

  • 容器外应安排专人进行监护,确保作业过程中无异常情况发生。监护人应密切关注作业人员的动态和容器内的环境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烟雾、火花等),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救援。

高空焊接作业

脚手架检查

  • 高空作业前应仔细检查脚手架、梯子、平台等登高设施的牢固性和稳定性。确保这些设施能够承受作业人员的重量和焊接设备的负荷,且不会因风吹或震动而倒塌或晃动。

安全带佩戴

  • 作业人员在进行高空焊接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并正确系挂于牢固的支撑点上。安全带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换,确保其强度和可靠性。同时,作业人员应学会正确使用安全带,避免在作业过程中发生坠落事故。

安全网设置

  • 在高空焊接作业下方应设置安全网或防护设施,以接住可能坠落的物体或人员。安全网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能够承受坠落物的冲击而不破裂。同时,要定期检查安全网的状态,确保其完好无损。

露天或野外焊接作业

天气考虑

  • 露天作业时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避免在大风、大雨、雷电等恶劣天气下进行焊接作业。这些天气条件可能会影响焊接质量和作业安全,如造成焊缝缺陷、触电风险增加等。

环境了解

  • 野外作业前应详细了解周围环境,特别是易燃易爆区域和危险源(如油库、化学品仓库、高压电线等)。避免在这些危险区域进行焊接作业,以防止发生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

生存装备

  • 野外作业时,应配备必要的野外生存装备和急救药品。如防暑降温用品、防寒保暖衣物、急救包等。这些装备和药品应放置在方便取用的位置,以便作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自救互救。同时,要保持通讯畅通,携带对讲机或手机等通讯设备,以便及时联系救援。




需要完整版ppt,赞赏一下

加v15564433227,

单独发您ppt!



六西格玛黑带
六西格玛黑带培训学习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