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走进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一个有文化有故事的地方

时事   2024-09-14 16:31   北京  

“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在陕西绥德的山山峁峁、沟沟岔岔间时常回响着深远悠长的陕北信天游。“秦汉名邦”“天下名州”的绥德是一个有文化有故事的地方。2021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观摩石雕、绥德平安书、剪纸、民歌、泥塑等展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绥德是黄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孕育发展了优秀民间艺术,展现了陕北人民的热情、质朴、豪迈。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总占地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展示有绥德石雕、绥米唢呐、陕北秧歌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和绥德剪纸、绥德泥塑、绥德年茶饭、绥德炕头石狮子等十几项省市级非遗项目。绥德自古是边塞重镇,几千年来,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在这里反复碰撞交流交融,又有沙漠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传入,各个民族、各种文化在这里融合发展。

在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我们看到绥德平安书的表演者双手执三弦,左小腿绑着甩板,右手背戴着麻扎扎,在吟唱中表情丰富,神采飞扬,声情并茂,活脱脱一尊汉代说唱俑,我们民族的故事就这样一代代口口相传。

欢快的绥米唢呐《大摆队》也在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院子里响起来了,喜气洋洋如办喜事一般。其实唢呐是阿拉伯语“surna”(祖尔纳)的音译,古称“琐嘹”“苏尔奈”,在亚非欧的多个国家广泛流传,约在金元时期传入中国,由域外传入宫廷,由宫廷传入军队,由军队再传入民间。绥米唢呐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人们的心中成为典型的民族乐器。唢呐激扬高亢而又悠扬婉转的听觉震撼力与黄土高原的沟壑沧桑深深结合在一起,奏响黄土地人民与天地奋争的精神、喜怒哀乐的情感生活,构成了陕北绥米唢呐的艺术特征。绥米唢呐音乐曲牌丰富、风格多样,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经典的唢呐曲牌有《水龙吟》《绣金匾》《沸腾的黄土地》《闹元宵》等。绥德人在唢呐的喜迎声中出生,在喜庆声中迎娶婚嫁,在呜喑声中魂兮归去,唢呐伴随了绥德人一生。

在听唢呐的同时,在这里也可以看到形态各异蜚声海内外的绥德石雕。绥德石雕历史悠久,种类丰富,有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还有气势恢宏的村边边的石牌楼、山边边的摩崖石刻。绥德石雕文化最精髓的就是石狮文化,展馆内陈列的精美炕头石狮子姿势神态各异,令人眼花缭乱。很难想象狮子这种典型的外来物种,在陕北黄土地上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形态。特别是绥德的炕头石狮子,既不同于颐和园十七孔桥石狮子的肃穆威严,也不同于卢沟桥石狮子的典雅威武,造型抽象写意,百狮百像,似狮而非狮、神似而貌离,神态千变、神韵万种,就像这黄土地上的人一样,质朴而纯净、友善而大气、热情而豪迈,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浓厚的本源文化气象。

热烈奔放的秧歌表演也在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院子隆重登场。演出场面宏大,表演者多为数十人甚至近百人。在一个秧歌领头(伞头)的引领下,应着铿锵的锣鼓,和着嘹亮的唢呐,表演者一队头戴白羊肚手绢一身白袄的精壮汉子搅动着花伞,另一队穿着一袭红衣红裤的水灵的女子婆姨挥舞着扇子,欢快的走啊、扭啊、摇啊、摆啊、跳啊,又有跑水船、跑驴、踩高跷、舞狮子、踢场子等传统艺术涌进场子,这是绥德人的狂欢节啊!史料记载,陕北秧歌萌生于东汉,形成于唐宋,发展于明清,它最早是祭祀天地诸神、祈保风调雨顺的民间活动,是一种集歌、舞、戏、乐于一体的综合表演艺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1943年延安鲁艺文工团创新出秧歌剧,来到绥德县演出新秧歌《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新秧歌逐渐成为陕北以及全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艺术。多年来经过不断的创新发展,加入新元素,秧歌剧成为方言口传文化创新发展的经典,也形成了一套独具韵味的体态、步伐、动作,秧歌的歌舞化、娱乐性、群众参与度大大加强。陕北秧歌成为一种不断发展、紧跟时代步伐、古老而时尚、独特而多元、形散而神聚的有别于其他地方戏曲的特殊剧种。

看秧歌时,也会看到陈列馆的窗格棂上,贴着红艳艳的陕北剪纸。每逢进入腊月,绥德的巧女子俊婆姨,一把剪刀一张纸,“咔嚓、咔嚓”一番手指间的操作,一幅幅惟妙惟肖、巧夺天工的剪纸艺术品就创作完成了。中国人在东汉时发明了纸,把纸剪成艺术品,进而成为美丽的国粹,可以说是聪明勤劳的中国妇女的创造。唐杜甫《彭衙行》:“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剪纸是女人的艺术,绥德女人手随心动、剪随手动,剪出了陕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用指尖上的传统技艺迎接美好生活,既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新,也是一份文化传承。绥德剪纸作品自然朴实、生动逼真,“碗扣老鼠”“鲤鱼唆莲花”“鲤鱼戏牡丹”“蛇盘兔”“石榴套牡丹”等常见的作品栩栩如生,含有喜庆丰收、迎春纳祥、吉祥如意、合家欢乐、招财进宝美好愿望的内容。在黄土高原一片黄色中,贴在窗户上红红的窗花透着灵性、展示喜庆,在天地间闪耀勃勃生机。这是绥德人尤其是妇女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摸索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艺术,他们用剪刀剪出了人情百态,剪出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也剪出了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和热爱。

 • end • 

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24年9月13日第6版

本期编辑:王    雪

学习时报
《学习时报》1999年9月创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主管主办,面向全国,服务全党,以各级党政干部和广大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党唯一专门讲学习的报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