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高等教育是“三大战略”的重要结合点,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面对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迫切需求,必须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高度,认识推进新工程教育的重要战略意义,解决好制约新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问题,以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为突破口,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打造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教育新范式。
实施新工程教育的战略意义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的时代要求。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持续优化新兴产业战略布局,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了“大工程观”、OBE模式、CDIO模式、欧林三角模式等工程教育理念,培养了一批引领科技产业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针对复杂国际环境中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我们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新工程教育培养体系,走好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之路,培养大批具有时代担当、全球胜任力的卓越工程师,不断提升中国新工程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教育、科技、人才统筹推进的国家战略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专章部署,一体推进。当前,新兴技术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对产业的升级转型带来深刻影响。在战略前沿领域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是促进产业变革的关键,特别是在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人才整体供需缺口呈持续扩大的趋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拔尖人才培养。这就要求我国新工程教育必须把培养卓越工程师作为核心任务,牢牢把握新时代产业革命脉搏,推动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强化卓越工程师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的引领驱动作用,积极响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制造强国等重大战略需求,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重要支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贡献高等教育力量。
当前新工程教育面临的问题
新工程教育的全新认识还未到位。在现实中,很多人将工程教育等同于“简单实现过程”的工程实践本身,忽视了工程教育所蕴含的科学内涵,未能清晰认识其全面性与复杂性。社会层面对工程教育的理解仍比较片面,对工程师群体存在认知偏差,对工程师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不足。教育层面对分类培养的认识不足,没有深入剖析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的能力,没有破解制约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难题,存在轻工程重学术的问题。传统的工程教育理念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简单的工程能力培养,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动了全球工程教育多元创新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应用性、多样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现阶段工程教育模式更新缓慢,未能跳出传统人才培养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未构建大交叉、大融合、大纵深的培养理念。
新工程教育的培养模式有待创新。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路径仍待完善。传统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滞后,难以满足现代化产业体系对卓越工程人才能力的需求,需要围绕卓越工程师培养通用能力标准,推动培养体系重构和流程再造,深入梳理卓越工程师知识谱系和能力结构,制定从工程兴趣激发到核心能力培养的贯通培养方案,超常规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卓越工程师。新工程教育校企协同机制有待加强。传统工程教育与社会需求仍存在明显脱节,高校育人、企业用人,双方各管一段,结合不紧密。高校培养过程中工程训练不到位,导致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不足,企业往往需要较长周期,对学院型人才重新训练。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投入高、周期长、见效慢,使得校企协同机制呈现浅层次、松散型、低水平状态。
新工程教育的评价机制有待改革。新工程教育评价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需求不适配,评价过程缺少领军企业、国家实验室和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的参与,评价结果不够全面,难以在资源调配上充分发挥作用。工程硕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成果体现形式的标准不完备,学位论文的评价体系侧重于传统的学术研究成果而非工程创新贡献,未能充分体现特色培养、分类培养的导向。新工程教育与职业资格的有效衔接尚未完全建立。基于职业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快速打通教育与产业之间人才有效输送的重要方式,如医学、法律等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均有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我国许多工程领域尚未形成完善的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在职业准入条件、评估标准等方面没有建立严谨的统一共识,导致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钩。
当前新工程教育重要问题的解决路径
凝聚新工程教育社会共识。充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卓越工程师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卓越工程师在推动工程科技创新、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人才支撑。构建有利于工程师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不断提高工程师的社会地位。引导高校转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工程、重研究轻技能”观念,树立培养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意识;引导行业企业重视人才培养,不断完善工程师人才成长发展机制;引导学生树立工程师精神、大国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对工程师的向往和崇高感。
构建新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系统设计贯通制的新工程教育培养模式,以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为载体,以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为抓手,以工学交替为途径,探索高层次工程人才有组织联合培养新范式。打通人才培养链路,构建逐级递进、衔接紧密的工程培养体系。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领域和人才急需,结合企业需求定制本硕博贯通培养方案,将工程师训练融入课程学习、项目实践和课题研究,围绕基础理论、工程素养和工程实践开展进阶式培养。构建企业需求导向的新工程培养路径。聚焦校企协同育人关键结合点,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校企共商培养方案,将企业需求融入培养方案,将关键能力融入培养要素,促进企业人才培养环节前移。校企共建课程体系,重塑课程标准,校企专家共同规划课程,共同优化教学大纲,共同确定课程内容,共同实施课程教学。做实工学交替,注重课程实践和攻关项目的衔接,实现完整工程项目训练和真实场景下的工程师能力培养。
重塑新工程教育评价体系。突出人才培养标准的实践导向。评价机制需适应工程领域日益更新的需求。高校应建立跨学科专家组织和企业行业评价专家组织,全面参与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过程,探索多元评价体系的广度和深度,打破工程人才培养的学科壁垒,让产业所需和学生所学同频共振。按照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的要求,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成效作为学位评价的重要依据,推动学位论文的形式由单选向多选转变。构建新工程教育与职业资格的有效衔接机制。相关部门应多方协同推进,从顶层设计到微观细节明确工程师资格认证内部的各项环节,构建学位授予标准和资格认证标准的统一框架及评价参照体系,从制度上打通工程师从接受教育到就业,再到职业发展的通道,完善工程教育与职业资格的横向贯通与纵向衔接,推动新工程教育培养体系与国际标准衔接互认。
(作者系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 end •
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24年9月13日第6版
本期编辑:王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