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年间,京津两地的颜料生意几乎被汾阳的商人垄断,仅在天津的商号就有300多家。“永信蔚”是山西汾阳人蔚官年在天津估衣街开设的一家颜料店。汾阳市冀村镇东社村的蔚官年在天津估衣街经营的“永信蔚”就是当时天津最大的颜料字号。蔚官年不仅是山西旅津同乡会的会长,而且还曾担任天津商会的会长。
在汾酒厂的前身义泉涌面临倒闭的关键时刻,蔚官年与同在天津做颜料生意的樊世荣等同乡以山西旅津同乡会的名义集资捐款、仗义疏财,解决了义泉涌的燃眉之急。
蔚官年还请家乡的工匠到天津临摹山西会馆,然后在老家的蔚家祖宅之北建起了一座占地2400平方米的会馆式的民居。这座被称为“乡村里的山西会馆”,位于山西汾阳东社村东面,朝南坐北,内院宽21米,长50米,是典型的四合院落。蔚官年在家乡建造的这座会馆历时一年,花费了一万银元。在1998年4月,这座“山西会馆”被确定为山西省汾阳市的文物保护单位,是考察晋商历史不可不去的地方。
相传在某一年,蔚官年的一大笔颜料生意在海上运输时遇到海盗的抢劫。时隔不久,消息便传到了天津。于是钱庄票号的人都涌到蔚官年的颜料庄,要钱的要钱,要货的要货。蔚官年刚接到掌柜徐梦久的禀报,他的两个哥哥也来了说他们经营的颜料庄也涌来了很多要钱要货的人。蔚官年听了消息,虽然惊出了一身冷汗,但还是镇定地对掌柜和两个哥哥说:“有我在,不会有事的,放心吧。你们先回颜料庄应付一下,把账上的现钱先支付给账款到期的人。”
送走两个哥哥和掌柜,蔚官年打电话通知了自己所有的字号,让他们千万不要随意调动资金。思索了一整个夜晚,天明时分,蔚官年已经想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没过多久,当时天津的《大公报》就刊登了一条蔚官年要耗资一万块银元,聘请天津的能工巧匠,为自己的字号建一座隐壁的消息。消息一传出,来找蔚官年催账要货的人看到蔚官年财大气粗的样子,建个小小的隐壁就要花费这么多钱,心想即使海上运输船队真的遭遇劫匪这样的损失,也根本不会使蔚官年破产,而且蔚官年的所有字号都波澜不惊,根本看不出大难临头的样子。静下心来的人们,回想起蔚官年的信誉,并且看到蔚官年雄厚的财力,大家的心都放了下来,于是来找蔚官年收款要货的人们都一一散去。
等人们得到海上运输队遭遇抢劫的真实消息时,蔚官年已经筹集到大笔的资金,并且补充的货物也运到了天津的各个码头。蔚官年就这样巧妙地化解了一场要货催账的风波,使自己的颜料生意渡过了最困难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