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城南文侯村,《汾州府志》载为堡寨村,因村内有魏文侯遗址,故名文侯村。文侯村原关圣庙内有元代石刻隽仁村题名,隽人村就是文侯村。
2008年,汾孝大道穿村而过开始修建,文侯村被汾孝路分成东西两半。在村子南面有一条洪水河,中间有一座小型水库,没有名字,就叫水库。
朋友说小时候孩子们经常去那水边玩耍,洪水大的时候水就多,也有人会下水游泳,水里没有鱼,但有蛤蟆,有时还有苹果西瓜从山里漂过来,真是村子里一段奇妙的经历呵。
昨天再次路过此处,闲来无事,索性溜下去看看究竟,河沟里面有少量水迹已结冰,水库用大块石头修建而成,左右侧各有出水口,浇灌农田所用。水库后有一胜天洞,穿山而过,洞外刻有胜天洞三大字,修筑时间为1972年,顶上塑有一五角星图案,年代感十足。
此为阳城河旧名善利渠,开于明洪武八年(1375)。河水源于薛公岭下王家池的新龙沟,与王谷雨沟、蚂蚁河、西王庄沟三条支流汇合后,流经王家池、舍科、杨家庄、靳家庄、河北、文侯、东阳城、西阳城、北堡、北庄,入文峪河,全长60里,河床均宽30米。
如今,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许多年轻人已经离开了村庄,但村外的小河沟却悄无声息,依然保持着它原有的模样。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无论孩子们走到哪里,都会永远守候在这里。
它见证了岁月的流转,见证了村庄的成长与变迁,承载了人们的情感与记忆,是乡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当人们提起它,或许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家乡独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