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规则同行
成就孩子未来
横山区第四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
俗话说:“有规则的自由叫活泼,没有规则的自由叫放肆。”“爱孩子”与“立规则”,从来不是单选题。一个家,既要有温暖,也要有规则。规则让孩子建立内心的秩序感,遵守规则可以保护自己,遵守规则是有教养的表现,让孩子更受欢迎,遵守规则有助于提升自控力。
家庭规则培养的误区
1
给孩子制定规则就是禁止
孩子喜欢看电视,但家长只允许孩子看动画片,动画时间一过就关掉电视,孩子很生气。那么,家长是否给孩子安排了能够代替电视的选项?也就是说,如果孩子不看电视,还能干什么?这才是家长需要思考的。
2
为了让孩子遵守规则,对孩子进行心理控制
孩子喜欢吃甜食,吃薯片,吃辣条,这些零食含有大量油、盐、糖,不利于身体健康。家长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夸大吃零食的后果,威胁孩子“把你送到深山里”,“不要你了”,以此恐吓孩子,结果对孩子造成了心灵伤害。
3
规则太多
建立规则的目的是促使孩子遵守规则,形成习惯。但如果规则太多,事无巨细,即便制定了规则孩子也很难全部遵守,结果事倍功半。规则不在多,重要的是能够执行。
家庭如何建立规则
培养规则需要注意什么
1
给孩子展示具象的规则
规则、道理这些语言本身是抽象的,对于孩子来说,听懂不代表着理解,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将各种规则展示给孩子看,孩子通过具体的活动看到规则、体验规则,才能理解规则。
家里的规则: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的时候不能边玩边吃、早晚刷牙等。
公共场合的规则:玩滑滑梯要排队、电梯要先下后上、想要玩别人的玩具要征求同意等。
幼儿园的规则:回答问题要举手、公共玩具要轮流玩、午睡不能打扰别人、上课不能乱跑等。
这些规则都是常见的,孩子日常能够经常接触到的,在遇到和规则有关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告诉孩子,现在我们正在遵守一个规则,这个规则叫做要排队,排队的好处是每个小朋友都能玩到滑滑梯。
经过这种高频率的关于规则的展示以后,孩子就能逐渐明白一个道理:规则是每一个人都需要遵守的,遵守规则是能给大家带来好处的。
2
父母的榜样示范最有效
当我们要给孩子建立一个规则的时候,我们自己的身体力行是最有效的教育,比如我们要求孩子不要打人,那么我们就不能用打骂的方式来制止孩子的打人行为。
我们要求孩子不能总玩手机看平板,那我们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就不能手机不离手。
当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能够遵守规则,自然会去效仿父母,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发生在每一天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的。
3
规则要有头有尾,保持完整效
我们在给孩子建立规则的时候,不能简单地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或者按照我们自己的要求去规定孩子的行为,当孩子2、3岁的时候,自我意识的发展非常强烈,对于我们单方面的要求通常都是排斥、抵触的状态,所以,在制定规则的时候,需要把握这两个原则:
和孩子(2.5岁以上)一起制定规则,比如平板只能玩10分钟,一天只能玩一次,孩子能够参与制定规则,就更容易认可规则,遵守规则。
要告诉孩子违反规则以后,会有什么后果,或者惩罚措施,比如平板时间玩超时了,就要取消次日的玩平板机会。
4
当孩子违法规则的时候,家长要铁面无私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规则的遵守都是“说最狠的话,做最怂的事”,举个例子,孩子边玩边吃饭,我们告诫孩子:“吃饭不要玩,再玩我就把饭收了,中间也不给你任何吃的,你就饿着吧。”
这样的狠话说了好多遍,但是却迟迟不付诸于行动,或者确实一狠心把饭收了,过了一会孩子可怜兮兮地喊饿的时候,又把饭端出来了。
5
正向强化孩子遵守规则的行为
批评有时候可以立刻制止孩子不当的行为,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让孩子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
相比较批评,正向强化的效果更持久,毕竟每一个人都喜欢被表扬,被鼓励。什么是正向强化呢?当孩子此时此刻正在遵守规则的时候,我们要及时给与这样的表扬:我看到你刚才是用说话的方式来解决抢玩具的事情,而不是打人,非常好,你是一个遵守社交规则的孩子。
把批评孩子“不要做某事”,转变成表扬孩子“做了某件事”,孩子记住的就是正确的做法。
爱孩子,是我们的本能,给孩子立规矩,让他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大人,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共同携手培养孩子规则意识,陪伴孩子面对每个阶段的挑战,一路成长!
-END-
探秘成长
关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