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没有存在感、被康熙说成“真糊涂”的马奇,这三个特点让他成为上书房“常青树”

乐活   2024-07-03 20:28   山东  
马奇是上书房三大臣之一,不管在康熙朝,还是在雍正朝,都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

康熙时期,他前有老狐狸佟国维,占据首辅的地位,后有张廷玉,长着一颗玲珑剔透心,对皇帝的心思掌握得最清楚,深受皇帝信任。

雍正时期,其他两位上书房大臣张廷玉和隆科多对雍正都有拥立之功,两人时不时在皇帝面前露露脸、出出主意,马奇却很少说话。

不但没有什么存在感,康熙甚至生气地指责马奇是“真糊涂”,说他“见事昏聩、随风附和”,没有能力、没有立场,对他降两级使用。

但奇怪的是,康熙依然让他当上书房大臣,还把他留给了雍正,雍正在位期间他依然是上书房大臣。把佟国维熬退了休,把隆科多熬进了牢房,马奇依然岿然不倒。

这说明马奇有他的独特之处,让两代君主都觉得他能够胜任上书房之职,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马奇的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忠诚

这一点儿可以从“八王议政”体现出来。

“八王议政”最凶险的时候,雍正走到群臣中间,巡视一周,一个个看向他的臣子们。

他第一个看到的是张廷玉,毫不犹豫在内心里说,这个是自己人。接着又看向了马奇,想着他也可以算一个。

雍正能给马奇这样的评价,已经是非常高了,毕竟张廷玉是公认的忠臣,一脸正气,脸上就写着自己是皇帝的人,其他人不用想打他的主意。

马奇就不同了,在多年前推举新太子的那场朝会上,他还为了八阿哥据理力争,难免有的人认为他也是八爷党的人,能被雍正认为是自己人,说明马奇平时表现得也不错。

在“八王议政”时,马奇的表现也没有让雍正失望,他虽然没有像张廷玉那样站出来为了雍正向八阿哥正面开炮,但关键时候他表现了一个老臣的担当。

当时,形势已经非常严峻,在外人看起来,已经形成了一边倒的局面,八阿哥他们完全占据了主场,而且隆科多也已经在外布置好了兵力,并且表露出连丰台大营等皇帝的地盘也有被他们控制的意思,形成逼宫之势,其他的大臣怕引火烧身,一个小动作可能就会导致身败名裂、九族俱灭,所以都保持了沉默。

张廷玉站了出来,说明了什么是八王议政,并为了说明雍正改革的必要性,说了很多康熙在世时对他们说过的话,说康熙早就想改革,但因为种种掣肘没有改成,对这件事康熙一直耿耿于怀,寄希望于他的继任者。

为了证明他说的都是真的,不是自己瞎编出来的,张廷玉望向了马奇,并且问出了那句“马中堂,你说是不是这样啊?”

听到张廷玉问他,原本深情黯淡的马奇这时勇敢地抬起了头,目光坚定地说了几个字“张中堂所言句句是实”。

别看全场马奇只说了这九个字,但这就表明了他的态度,坚定站在雍正这一边,哪怕搭上身家性命也在所不惜。

就凭这一点儿,也不枉他上书房三大臣之一的称号。

第二个特点是:装糊涂

康熙说马奇是“真糊涂”,是在推举新太子的那场朝会上说的,我们还原一下当时的情形,看看马奇是如何“装糊涂”的。

在朝会之前,佟国维和马奇商定以上书房的名义给皇帝上一个推荐的折子,推荐八阿哥为新太子,被张廷玉拒绝了,说自己要单独上一个密折,马奇这时候可能只是觉得张廷玉有点儿奇怪,难不成他还有别的想法。

但等到康熙到来之后,马奇也就明白了,康熙看到排列的整整齐齐的推荐折子,就数八阿哥那一叠最多,但从他的表情中看不到任何高兴的样子,还把上书房联名上书的折子重重地扔在了上面。

所有的大臣都看出皇帝的不满意,等到皇子们进去,康熙先开始定调子,说所有这些都是你们自愿选的吗?暗示有没有人串联,有的人是不是被别人胁迫的等等,显然他对这个推举结果非常不满。

接着,他问佟国维和马奇,有没有推举二阿哥的折子。

你看这时候马奇是怎么做的,他抢先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说出了明面上大家都想问的问题,既然是因为旧太子被废而推举新太子,怎么还会有推荐旧太子的折子?

康熙一看马奇这样说,就说自己不是问他应不应该推荐二阿哥,而是有没有推荐奏折。

马奇说有是有,但那些都不能作数,像太子党凌普等那些人,都被抓了,他们的推荐肯定不能作数。

皇帝又问,那王掞呢?

马奇又回答,王掞在朝堂公然顶撞皇帝,被您赶了出去,他推荐的自然也是不能算数的。

在这里,马奇表现的无辜又硬气,我都是根据皇帝你的意思办的,你说要推荐新太子,大家都可以自己推荐,你又没说还能推荐废太子,我们是按照你的意思来推荐新太子的,而推荐旧太子的那些人,不是他的同党就是他的老师,他们都不算数,所以我们上书房不把那些奏折报上来也是正当合理的。

马奇已经看出了康熙对大家一致推举八阿哥的不满,也意识到皇帝可能认为他们这些人都参与了党争,跟八阿哥一派,所以他抢先一步站出来说了这么多,是表明自己只忠于皇帝,按照皇帝意思办事,其他的都没有多想,不是皇帝想的那样。

等到佟国维跟皇帝据理力争,被皇帝免了所有的职务,马奇知道搞不好自己也逃不掉,这个时候坚决不能服软说自己错了等之类的话,这样说就等于承认了他与八阿哥他们有关系。

所以,当皇帝再次看向他的时候,他还是硬气得很。

他首先说自己的罪跟佟国维一样重,接着来了个转折,但他认为在众阿哥之中,只有八阿哥是太子最合适的人选,让皇帝不要因为他们的问题而弃用了八阿哥这个贤明的人才。

他这样做不是糊涂,也不是执迷不悟,而是向皇帝表明,虽然你中意的太子人选还是废太子,但我看好的就是八阿哥,我不是跟他们结党,我只是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意愿,你愿意处罚就处罚吧。

这就是马奇的高明之处,全程看着糊涂,跟皇帝对着干,但他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了,我是忠于皇帝的,皇帝让怎么干就怎么干,丝毫都没有走样。而且我所做的都是我真实的想法,跟谁都没有勾结。皇帝你要觉得不满意,只能说我的能力不够,不能理解你的真实意图。

马奇的这一番操作下来,皇帝看着是在生他的气,当面说他“见事昏聩、随风附和”,但也没有怎么怪他,只是把他降了两级而已,他还是上书房大臣,还是皇帝信任的左膀右臂。

第三个特点是:干实事

上书房大臣不是一般人能够干得了的,他需要有充沛的精力,还要一天到晚靠在那里,既要随时听候皇帝的差遣,还要帮皇帝处理一堆繁杂的事务,剧中经常出现皇帝大晚上还在那跟上书房大臣议事的情形。

马奇平时应该是一个兢兢业业干活的人。

康熙复立太子之后,就开始了他的下江南,同时带走了张廷玉,给太子留下了马奇辅佐他。

太子呢,因为大家都推荐八阿哥而不推荐他而怀恨在心,对那些推荐过八阿哥的人都进行打压。

马奇去给太子送折子,发现外面跪了一地的大臣,大家看到马中堂来了,纷纷让马奇给他们做主。

马奇见了太子,太子也没有给他好脸色,因为马奇也是据理力争给八阿哥站台的那个,早被太子看成了八爷党。

马奇让太子批折子,太子说自己还没看呢,怎么批。

马奇说,重要的折子必须马上批,就算皇上也是即送即批。还劝太子不要寒了满朝文武的心。

从做事上来说,马奇这样做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的,皇帝把他留下,他就有责任辅佐太子,朝廷有事太子不办,他就应该督促太子去办,如果据理力争,太子还是不听他的,他一个做大臣的也没有办法。

这样做,不但尽到了自己的职责,而且就算皇帝知道了,也只能责怪太子,而怪不到自己的头上。

无论马奇这时候出于公心还是私心,他对太子的劝阻都是应该的。

而太子的表现,也让马奇彻底看清了太子这个人是不值得辅佐的,也彻底划清了跟太子的界限。

马奇这人,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关键时刻敢跟皇帝硬刚,让皇帝觉得他这个人不像佟国维那样心思深沉,他又忠诚又没大有什么心机又能干事,放在上书房做点儿实事,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图片来自《雍正王朝》
更多精彩:
《雍正王朝》:几个细节说明即使没有弘昼向十三阿哥暗中报信,八阿哥他们的“八王议政”也赢不了
《雍正王朝》:对雍正有有拥立之功的隆科多为什么要冒险扶持不被看好的三阿哥弘时?因为“委屈”
《雍正王朝》:八阿哥至死不明白夺嫡之争中他输在了哪里?答案就藏在他的外号里
《雍正王朝》:年羹尧到底有没有找到叛军的下落?一个细节说明了真相


山间品剧
看剧看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