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太子永远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彻底失去四阿哥的支持的
乐活
2024-08-02 21:27
山东
太子本来手里握着最好的资源,虽然有八阿哥他们跟他过不去,但他有皇帝老爹的青睐,有四阿哥和十三阿哥这样能文能武办事靠谱的兄弟支持,还有早就定了的太子名分,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只要他自己不拉跨,继位是迟早的事情。但太子却一步步失去了所有的助力,最终失去人心,落得个悲凉的下场。他可能至死都不知道,他是如何一步步失去老四和老十三的支持的,也不会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四才决定跟他决裂的。最初,老四还没有加入夺嫡之争,他不过是太子老哥的一个跟班,干些给太子增光添彩又难干的事情,比如筹集赈灾粮、追缴欠款等等这些得罪人别人不愿干的事情。大家也知道老四是太子的人,所以八阿哥九阿哥他们平时对他也没有太多好脸。但四阿哥认定了太子是未来的储君,给太子办事就是给朝廷办事,所以他也有为难的时候,但还是处处维护太子。他也不是一下子就决定离开太子的,而是心一点点儿凉了之后才决定另起炉灶。全剧开始,黄河发大水,康熙召集大臣和阿哥们商议如何处置,在这关键的时刻,太子还有心思跟皇帝的宠妃郑春华谈情说爱。所有人都知道该赈灾,却不知道如何赈灾,钱从哪出。只有四阿哥忙着在户部算账,并最后一个赶到朝堂,向皇帝说明户部没有钱的真相,并提出派钦差大臣去筹粮,这一操作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事后,太子却责怪四阿哥事先没有跟他商量,而在朝堂上抢了他的风头。这一点儿让四阿哥看清太子这个人心思没有在国家大事上,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在江南忙着和八阿哥九阿哥的人斗智斗勇,最终凑足了赈灾的钱款,四阿哥本是太子推荐去的人,事情办好了也是给他长面子,太子关心的却是他自己的风评怎么样,担心四阿哥得罪了人牵连到他身上,所以当康熙问他对四阿哥办事的看法时,他虽肯定了四阿哥的功劳,却重点把责任都推到四阿哥身上,说是因为四阿哥工作态度问题才招来那么多的非议,他这样说也让康熙对他很失望。于是问他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在外,太子应该多关心照顾他们的家人,这也是在提醒太子要顾及兄弟情义,他们不仅是他的兄弟,还是为他办事的人。太子转眼就把康熙的提醒抛到了脑后,四阿哥的儿子弘时生病,八阿哥等人的都去守了一晚上,太子却不闻不问,想让他帮忙请个太医,他却避着不见,还是皇帝得知消息派了太医去。太子这种冷血的做法也让四阿哥看清了全心全意保太子,太子也不会把他当兄弟,他的付出只能换来一场空,真心换不来真心。而真正让四阿哥寒心并决定不再为太子卖命的是追讨国库欠款这件事。四阿哥还没有从江南回来,就得知自己被太子哥哥推荐了一个“好差事”——追讨国库欠款,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不但会把朝中的大臣都得罪了,而且还可能因完不成任务被皇帝责怪,在这个时候,太子又想到了他的好兄弟。他推荐四阿哥去办这件事并不是替四阿哥着想,而是存着私心,因为太子也借了钱,他想通过四阿哥把自己借钱这件事给遮掩过去,毕竟自己人好办事。而且他的父皇非常重视这件事,要是四阿哥把事情办好了他有推荐之功,要是办不好呢,他完全可以把责任推到四阿哥身上。他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先是找四阿哥徇私,却因为魏东亭的举报而不得不还款,接着魏东亭因还不上钱而自缢身亡,那些功臣又纷纷找皇帝诉苦,大家用尽了各种办法就是还钱。对这件事,太子本应拿出坚决的态度支持四阿哥,并与他同心同德把这件事办好了,没想到他却来了个落井下石,一番神操作把四阿哥的心彻底凉透。四阿哥费尽心思收回三成欠款,他苦口婆心几近哀求地让剩下的欠款人还款,几个老臣拿出了银票说他们要还款,眼看事情有了转机,太子却在这个时候出现,说这些人的欠款不能收。太子说本来他不想管这件事,朝廷派了一位郡王来处理,本应该办好,但现在却弄得大臣死的死,卖的卖,他也只好来管管了。这是对四阿哥的全盘否定,他不光在大臣面前把责任全推到了四阿哥身上,在皇帝面前也是这样,连皇帝也看不过去了。皇帝和四阿哥费了那么大的劲儿好不容易要解决这件事了,太子却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当好人,说这些能还款的人都不用还了,因为他们要还的钱都是皇帝的体己钱,却没想到皇帝拿出这些钱正是想收回更多的钱。他自作主张说欠款可以分期付款,分两年付清,得到了欠款官员的欢呼,却全盘否定了四阿哥前期的努力,这几句话说出来,四阿哥的心就凉透了,这样的太子已经没有保的必要了。第二天的朝会上,四阿哥自请处罚,皇帝没有立即发话,等着人给他求情,太子却一言不发,还是八阿哥站出来为四阿哥求情,皇帝还特意问太子的意见,太子犹豫半天才说出八阿哥说的就是他想说的。至此,四阿哥对太子已经彻底死心,他知道对太子这种人付出再多也没用用,他们之间只有利用和被利用关系,没有半点儿亲情,一旦他没有利用价值,太子第一个把他踢开。而且这样的太子只有自己,没有整个朝廷大事,也不是能够做大事的人。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四阿哥有了新的想法,他不再把自己依附在太子的身上,他知道这样的太子早晚会被废掉,那谁是下一个太子就不知道了,与其让给别人,不如自己去争一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