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派孙嘉诚到西北年羹尧处,是雍正一步稳赢不输的棋
乐活
2024-08-15 21:11
山东
年羹尧取得西北大捷后,雍正让年羹尧回京述职,主要目的是表彰他的功劳,同时让那些对雍正不服气的人看看,雍正派年羹尧去西北是正确的。然而,年羹尧的这次回京,不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改变了另一个人的命运——孙嘉诚。孙嘉诚是雍正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他不畏强权,坚持正义,面对八阿哥等实权人物也敢据理力争,雍正提拔他,是为了有更多的人站出来站到他这一边,支持他的改革。年羹尧打赢西北之战后回京完全变了一副派头,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低眉顺眼的“奴才”年羹尧,摇身一变成了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年大将军。他在雍正安排的盛大迎接仪式上出尽了风头,心安理得接受百官朝拜,对雍正也没有了最初的恭敬,这些举动招来了朝臣的不满,但大多数人都是敢怒不敢言,只有孙嘉诚不管这一套,直接找到雍正要弹劾年羹尧。面对孙嘉诚历数的年羹尧的罪行,雍正心知肚明,但为了大局,他不得不对孙嘉诚疾言厉色。也正是孙嘉诚对年羹尧的态度,让雍正想到了一步棋,安排孙嘉诚到西北,到年羹尧的军营里去。表面上看是雍正给年羹尧的机会,正因为孙嘉诚和年羹尧不合,孙嘉诚又不怕年羹尧,所以有孙嘉诚在身边,年羹尧就不敢太出格,就像当年派李卫到年羹尧身边一样。如果他能够不计前嫌善待孙嘉诚,那他在雍正眼里还是皇帝信任的年大将军。雍正也想把孙嘉诚放在年羹尧身边,让年羹尧时刻自省。但后来从雍正和儿子弘历的谈话中可以看出,雍正是下了一盘大棋,他不仅仅是给年羹尧机会,还有更多的考虑,对他来说,不管孙嘉诚在年羹尧那边得到什么样的待遇,对他来说都是好事。这要分两方面来看,一是年羹尧这边,二是孙嘉诚这边。从年羹尧这里来看,年羹尧回京的表现已经让雍正非常不舒服,雍正白天在年羹尧那里受了气,晚上就到他妹妹那边去出气,一句恨恨的“卸甲”,发泄了他心中多少不满。他也知道年羹尧已经非常膨胀,但气归气,恨归恨,现在还不是处置年羹尧的时候。弘历很好的领会了雍正的意图,虽然西北打了胜仗,但敌人还在,何况年羹尧也是雍正一手扶持的人。派孙嘉诚到年羹尧军营去,如果年羹尧对皇帝有所忌惮,就不敢把孙嘉诚怎么样,同时自己的行为也会收敛。同时,派孙嘉诚去,可以让他在年羹尧的军营推行火耗归公,节约国库开支。雍正也曾向年羹尧提出了减少西北开支、部队开支从当地收取以及火耗归公等几项措施,都被年羹尧拒绝了。孙嘉诚曾在户部干了多年,对账务等工作门儿清,如果他能够去查清年羹尧的账务或者能够推行火耗归公,对朝廷来都是一件好事。这是从积极的一面来看,从消极一面来看。如果年羹尧根本不顾皇帝的面子,也不把孙嘉诚放在眼里,甚至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把孙嘉诚处理掉,那就证明他已经无药可救,那个时候,不用雍正出手,就会有人对年羹尧提出弹劾,要求对他进行处置,雍正也不用再顾忌年羹尧曾经是自己的人,而顺势处置年羹尧,防止他变得不可控。从这来看,雍正已经考虑到孙嘉诚到年羹尧处可能一去无回,他不在乎孙嘉诚的性命吗?对雍正来说,什么也没有皇位重要,没有朝廷稳定重要。为此,他可以亲手灭了自己的儿子弘时,孙嘉诚又有什么不可牺牲的呢,何况,现在的孙嘉诚也早已不是以前的孙嘉诚。孙嘉诚被重用时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因为他有勇气,敢说敢做,对继位不久四面楚歌的雍正来说,需要这样一个人来提振士气,冲破阻碍。当孙嘉诚被重用后,他就不仅仅是他自己了,而成为整个清流派的代言人。当他跪在院子里求雨的时候,他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清流,还包括新考入的进士。甚至连张廷玉、马奇也站在了同情他的这一边。孙嘉诚只认死理不分场合,甚至与皇帝唱反调,争短长,清流派把他当成了英雄,长此以往,会成为与年羹尧一样不可控的势力,就算孙嘉诚自己不会,也可能身不由己,会被别人利用。孙嘉诚跪地求雨事件结束后,清流派群情激昂,甚至需要皇帝的儿子——宝郡王弘历亲自出面去安抚他们,下一步可能就需要皇帝亲自去安抚了。清流派也已经成为一股重要的势力,这是雍正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派孙嘉诚到西北,不论年羹尧如何对待孙嘉诚,对雍正来说都是有好处的。如果年羹尧善待孙嘉诚,那孙嘉诚可以帮助雍正在西北开展工作,同时证明年羹尧还有药可以,他这个大将军可留;如果年羹尧杀死孙嘉诚,则雍正有了正当的理由可以除了年羹尧这颗毒瘤,削弱了年羹尧在西北的影响,同时也打击了清流派的势力。因此,派孙嘉诚去西北,对雍正来说是稳赢不输的一步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