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硬核,有趣,好玩的文章和资讯,请点击上方 芬里尔战史研究 关注获取!
第23装甲师成立于“巴巴罗萨”行动激战正酣之时。1941年9月21日,该部在法国的第1集团军内组建。其基干单位组建自第101装甲旅旅部和两个全新的“掩护步兵”团(Schützen,专指德国装甲师内的步兵单位,1942年7月起全部更名为装甲掷弹兵)。
第201装甲团是第23装甲师的装甲部队(Panzertruppen)。该部成立于法国战役胜利不久后,预备军司令下令动员组建。旨在训练使用缴获的法国坦克,以期更好地在战场上为国防军所用。1940年12月,他们接收到第一批法国坦克,而轮式车辆则来自缴获的法国、英国和比利时。此后,该部不断地为其他装甲单位提供战争血液,直到1941年成为第23装甲师的主力装甲团后,他们终于等到期待已久的德国制式坦克的换装。
第201装甲团的H 38轻型坦克。
索玛35指挥型坦克(Bef.Pz.Kpfw. Somua 35)炮塔呼号R02表明其是团部(取Regtment/团的首字母)的二号车。车体后部安装了巨大的框式天线。
同样是第201装甲团的R02号指挥型S 35坦克。车体侧面涂有国别符号——铁十字。根据K.St.N.1103c v.1941.2.1和K.St.N.1150c v.1941.2.1,装甲团和装甲营的指挥部直属通讯排都应该拥有这样2辆装备4,7厘米战车炮的指挥型S 35坦克。
直到第201装甲团正式加入第23装甲师以后,装甲兵们才真正开始使用国产制式坦克!图为第201装甲团团部直属通讯排的一号车(R01),这是一辆三号指挥型坦克(Pz.Bef.Wg.III),改造自三号E型坦克,车体后部同样有标准型的框架式天线。位于指挥塔中的是时任第201装甲团团长的海因茨-约阿希姆·维尔纳-埃伦福伊希特(Heinz-Joachim Werner-Ehrenfeucht)上校。
1941/42年冬,刚刚换装上德国坦克的第201装甲团抓紧时间熟悉新式坦克——换装上5厘米60倍口径的三号J型坦克(后期型)。这是当时为数不多能够威胁到T-34中型坦克的德国坦克。
1942年3月,刚刚成立不久的第23装甲师便接到调整部署的命令。他们将前往东线南段,为在那里的新一轮攻势积蓄力量。
并不是所有人都用上了新式战车。图为一辆在卸车时遇到麻烦的三号J型坦克,它的主炮就依然还是5厘米42倍口径。炮口堵上了保持清洁用的炮塞。
面对广袤的乌克兰草原,第201装甲团也做了充足的准备。这辆三号J型坦克的炮塔上就放了数桶汽油。充足的燃料,将是长距离驰骋的保障。
第23装甲师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同一时间,他们损失大约1800人,其中损失的大头是两个(第126和第128)步兵团。
坦克损失方面:
除籍损失(Totalausfälle):1辆长四;5辆短四;8辆三号;1辆三号指挥型;1辆二号
送回国大修(In der Heimat wieder herstellbar):9辆短四;17辆三号;5辆二号
触压地雷的第201装甲团2营的二号坦克,其战术呼号为IIL4(表示隶属2营轻型装甲排的第4号车,L意指Leichter/轻型)。该车结构完好,或许还有回收修复的价值。
初上战场的第23装甲师官兵对敌人的坦克充满好奇。他们围观的是一辆半埋着的T-34坦克,即使是1942年,T-34坦克依然对德国军队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从Sd.Kfz.251/1中型装甲运兵车(SPW,Schütz.Pz.Wg)下车作战的“掩护步兵”。在1942年7月更名“装甲掷弹兵”前,他们是装甲师内的步兵部队。实际上,第23装甲师的四个步兵营中只有一个营是装备SPW的步兵营,即第126团1营。即使如此,他们依然比已经在东线缠斗近一年的前辈们幸运。此时还不是所有装甲师都能拥有这样一个SPW营的!
在哈尔科夫地区取得了巨大的军事胜利。大量军事武器装备,甚至是坦克,都为第23装甲师所获。部分车辆甚至可以直接开动。比如这辆T-34坦克,但是必要的改装是少不了的。比如,国别符号就一定要画得尽可能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