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讲述者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名叫亨克·基斯特马克尔(Henk Kistemaker),生于1922年11月4日。1941年,他自愿加入德国武装党卫军,服役于“维京”师“日耳曼尼亚”团。在一次受伤康复后,基斯特马克尔调入了“维京”师装甲团2营6连,成为“黑豹”的无线电操作员,他与“黑豹”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当一辆坦克投入战斗时,必须以正面装甲对敌。不过,最好的姿势是将正面装甲稍微再转向一侧,这样敌人面对的就是你的坦克的倾斜面了。
通过这样做,就有更多的机会让敌人的炮弹从你的坦克上弹开,从而提高你的生存率,所以最好遵循这些准则来做。但你并不总是有机会采取完美的姿势。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只能寄希望于你接受的训练和装备的武器都比敌人要好,而很多时候也确实如此。
在战争期间,我们的坦克和反坦克炮的口径越来越大,但同时俄国的火炮也一样。炮管越长,穿透敌人钢甲的机会就越大。我们(“黑豹”)的炮管长度为5.25米,炮弹口径为7.5厘米。不过,我们还用上了著名的“88炮”炮弹,比如虎I和虎II就是。最初,“88炮”被设计为防空炮,但它很快就被证明具备多种用途,比如作为反坦克炮或坦克炮来使用。它是二战中最优秀、最令人畏惧的火炮之一,让许多盟军部队都吓破了苦胆。
按照一位研究坦克的美国作者的说法,如果德国人能够大规模地生产“黑豹”,而不是一味地尝试重新开发更庞大、更优秀的坦克,那他们的处境就会好很多。因为那样做只会减慢生产速度,使整个过程变得复杂起来,而不是像“谢尔曼”和T-34那样简化生产过程。不过,“黑豹”也存在一些设计上的缺陷,比如早期型号的燃料很容易着火,而且由于是交错式负重轮,在需要更换内侧负重轮时,就加大了维修的难度。
除此之外,在这位作者看来,“黑豹”就是二战战场上最好用的坦克。当然,虎I和虎II也是很强大的武器,但由于它们的重量,在马力重量比、速度和机动性方面,相比“黑豹”而言都有所欠缺。另外,由于我们(“黑豹”)“只有”45吨(虎I有55吨[注:一般认为虎I战斗重量是57吨],虎II几乎达到70吨)的钢铁需要移动,我们的行驶范围就更大,这在战场上具有极大的优势。因为如果一辆坦克在战斗中耗尽了汽油,那就意味着灾难的来临。
一旦遇到这样的情况,乘员们大多只得选择弃车并将其摧毁。就好像我们负担得起这种损失一样!
如果我们的坦克需要汽油,在通过无线电传递该信息时,我们会使用代号“奥托”。事后看来,这样做还挺可笑的,就如同对于一支(德军)装甲部队请求提供6000个“奥托”,俄国人会猜不透其意似的,想着“这他喵到底是个啥?”
另一方面,俄国人也确实窃听了我们的无线电广播,我自己就碰上过。那天,我们的一位指挥官喝得有点多(这很常见),他从坦克上摔了下来,摔断了腿。
我用无线电呼叫了救护车,在我说明情况后,突然有人插进话来。我听着像是一个德国叛徒,因为他的德语很流利,他对我说:“我们必须要加倍小心。我们已经没有多少人了。”他还在继续说着,但我已经关掉了无线电,没有给他任何答复。
1944年4月,我们最开始拥有80辆坦克。训练结束后,我被分配到SS第5“维京”装甲师(装甲团2营)6连。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科韦利的战斗中接受了“洗礼”。此外,我们的大部分乘员在轻型装甲连(1连至4连)服役期间已经积累了装甲兵的作战经验(注:在我社往期的文章中已经多次提及,“维京”师是少有的以装甲团2营为豹营的装甲师,而其装甲团1营的1连至4连就由三号、四号坦克,还有突击炮凑巴凑巴)。
我之前说过,我们坦克的进攻队形是W形编队,即三辆坦克在前,还两辆坦克在后,位于前三辆坦克的中间。行驶在前面和“W”外侧的两辆坦克被称为“Kettinghunde”或“链狗”(注:这也是他们对宪兵的称呼),它们是受到敌人火力攻击最多的坦克。在我们的首次任务中,我们行驶在“W”的前面,处于正中的位置。
我以为那是一个相当安全的位置。
但结果表明,我的假设有点乐观了。进入战场后,俄国人的反坦克炮部队开始攻击我们的坦克,他们的炮兵也进行了猛烈的炮击。
我可以告诉你,在经历的第一场装甲战中,我吓得差点尿裤子。
你想逃离,想躲藏,但却无处可去。你只能坐在那里等待着,而同时外面的整个世界都在试图干掉你。虽然并非针对你个人,但还是……(注:男主基斯特马克尔在前文中也讲述过这种情况,参见《【第一部分】我在“黑豹”打工的日子》)
我们受到的第一枚重型炮弹的攻击就来自我的正前方,它击中了我们“黑豹”的倾斜装甲,发出震耳欲聋的“砰”的一声,灼热的火花在坦克内部四处飞溅。后来,其他更有经验的乘员告诉我,那些只是冲击后,释放出来的微小铁屑,没什么好担心的。但在当时的那一刻,我以为我们的坦克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好嘛,我们被第一枚炮弹击中后不久,第二枚炮弹就来了,坦克内部再次飞满了火花。
车长告诉我们,攻击我们的是一门反坦克炮,他已经发现了它,并向我们的炮手指示了方向。几秒钟后,我们的坦克发出了一声巨响,都快把我给震聋了。车长通过他的通话器喊道:“Zerstört(击毁)!”所以我们知道那门反坦克炮被击毁了。
如果你身处坦克内部,听到的坦克炮开火声会非常响。而如果在坦克外面,则会听到一种非常凶恶、尖锐又刺耳的声音。我们学会了捂住耳朵、张开嘴,因为如果你离开火的坦克炮很近,那样做就可以平衡气压,让你的耳膜保持完好。
我们总是试图只用一枚高爆弹就干掉一门反坦克炮及其炮组成员,但并非每次都会成功。不用说,如果他们有机会对你进行第二次射击,那就可能是把你干掉的那一次。因此,你必须同时做到快速又精准地开火才行。
在受到上述的第一次攻击后,我们接下去还要承受更多的攻击,但都没有我参加的第一场战斗中,受到的头两次攻击所带给我的那种震撼之感。
这倒不是说你已经习惯了,而是至少现在你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那些攻击除了制造噪音,多数时候对坦克并不会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但如果油箱被击中,就会燃成一堆大篝火,所以必须尽快离开坦克。
很多时候,在燃料烧着的情况下,你依然可以设法逃出坦克。但如果敌人的炮弹击中了你的弹药,整辆坦克就会在瞬间爆炸,那活着出去的机会就很小了。
这两种情况我都经历过。但因为驾驶员和我是坐在坦克的前部,离油箱较远,而且我们这边的炮弹被击中的概率很低,所以我们活着出去的机会是最大的。
被击中次数最多的是炮塔,那里也储存了大量的炮弹。在我看来,这三个人(炮塔乘员)所处的位置属于坦克最脆弱的地方。
此外,炮塔顶部的装甲较薄,但这只有在炸弹或炮弹直接命中顶部时才会出问题。而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不大,或者可能就不会发生?
为便于理解以下内容,这里再次放一张“黑豹”坦克乘员布局图。
这让我想起了马克(Mack)的遭遇。他和我一样,也是一名无线电操作员,服役于622号或623号“黑豹”,我记不清是哪一辆了。
有天,他那辆坦克正面的倾斜装甲被直接命中。炮弹从倾斜装甲上弹开,击中炮管底部后再次弹开,接着砸在了马克头顶的逃生舱门上。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枚炮弹仍然有足够的动能来击穿舱门。舱门破裂后,一块金属直接刺入马克的头颅,他当场死亡。
真是太倒霉了。他大概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被什么给击中了。
我们必须等到战斗结束后,才可以去把马克的尸体从他的坦克里拉出来。结果发现,这很难困。因为他是坐着死的,他的尸体已经变得僵硬,而他还保持着坐姿。所以,为了把马克拉出来,我们不得不打断他的腿,把他扳直后,才能把他从坦克里拉出来。
之后,当我们检查损坏情况时,我们注意到在坦克的正面有一个炮弹弹开时留下的坑,就像男性拳头的大小。此外,炮管底部也有类似的损伤,所以你可以想象那枚炮弹的威力得有多大,在弹开两次后,仍然能够击穿5厘米厚的钢制舱门。
(未完待续)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 芬里尔战史研究 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