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中国首饰文化源远流长,在距今20万年前的北京新洞人遗址中,就曾发掘出土过两件经磨制的骨片,这可能是最早的人体装饰遗存。
一支晶莹玉簪,可能是某位古代少女的心头之爱,一对精致耳饰,也曾在某位女性的耳朵上闪亮……古往今来,首饰一直占据人们生活的一席之地,佩戴首饰不仅能够装饰、美化自身,更是社会关于时尚风俗、文化背景的表达。让我们跟随珍贵文物的指引,共同感悟传统首饰中的文化内涵与艺匠之美。
后李文化骨簪(济南市考古研究院藏)
2007年张马屯遗址出土
商古笄(济南市考古研究院藏)
2010年大辛庄遗址出土
战国鸡骨白玉串饰 三级文物
东周玉镯 三级文物
商白玉簪(济南市考古研究院藏)
2010年刘家庄遗址出土
东汉金发簪 (长清区博物馆藏)
2004年归德大觉寺出土
宋竹节玉簪
辽金凤首玉簪
元琉璃簪(济南市考古研究院藏)
2022年元代张荣家族墓出土
元金簪(济南市考古研究院藏)
2022年元代张荣家族墓出土
明螳螂首玉簪
明螳螂首玉簪
清如意首玉簪
清如意首玉簪
清如意首玉簪
清蝙蝠兽纹金簪
(济南市考古研究院藏)
中华民国福禄寿大吉银簪子
清錾花银簪子
这里展示的押发扁簪是清末至民国时期最常见的发髻用簪,通常横贯于发髻而露出两端,因此两头造型如梭,中腰细窄,以金银制品为多。
清景泰蓝花形银钗
(章丘区博物馆藏)
清花卉纹点翠鎏金银簪子
清花卉纹点翠鎏金银簪子
中华民国猫碟纹烧蓝银簪子
清花卉纹点翠鎏金银簪子
清镶珊瑚花卉纹点翠银簪子
中华民国蝙蝠葫芦纹点翠鎏金银饰
中华民国花卉纹珐琅银簪子
明花卉纹铜簪
明蘑菇形首玉簪
清镶翠银簪
清镶红珊瑚银簪
清孔雀纹银簪子
清刻花卉银扁方
扁方是清代最具代表性之一的满族头饰,外形如尺状,平直如“一”字,一端形似卷轴。扁方是满族妇女梳“两把头”最主要的工具,相当于汉人妇女发髻上的扁簪。它不仅具有单纯的装饰作用,还有控制发髻不至散落的实用功能。
明福寿纹银簪子
清孔雀花蝶纹鎏金银簪子
中华民国锏形珐琅银簪子
清镂空银簪子
中华民国镶宝石银簪子
中华民国花卉纹珐琅银簪子
清翡翠头银簪子
(长清区博物馆藏)
清刻花银簪(长清区博物馆藏)
清青铜鎏金首饰(章丘区博物馆藏)
1979年平陵城出土
清末民国花卉纹点翠鎏金银簪子
清花卉纹点翠鎏金银簪子
清末民国花卉纹点翠鎏金银簪子
清末民国花卉纹点翠鎏金银簪子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本次展览不仅是对首饰之美的呈现,也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欢迎广大观众走进博物馆参观,更近领略首饰文化的独特魅力!
展览地点
济南市博物馆一楼四展厅
展览时间
2024年12月28日——2025年9月中下旬
济南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