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亦是人们生活中处处可见之物。中国人爱花,不仅爱花的颜色、花的芬芳,更是将花的寓意和人文精神交汇在一起。
四时有花开,百花有百态。牡丹雍容,富贵之态;莲花高洁,君子之态;菊花淡雅,隐士之态;红梅傲雪,节烈之态;桃花明艳,丽人之态;又有玫瑰旖旎、水仙清绝……更有梨花瘦、丁香愁、杏花娇……一抹幽香、一缕淡影,或荣或枯,或放或敛,展示着百花的四时之美。
展览精选书画、瓷器、玉器、杂项等花卉主题文物百余件,以春夏秋冬为主线,从花卉植物的自然之美,到花卉文物所体现的吉祥寓意,在2025年新春之际,为泉城市民增添一处穿越时空的独特“赏花”胜地。
一、文房美学
文房美学,自古以来在文人雅士的书房中挥洒得淋漓尽致。文房美学不仅体现风雅之士的审美意趣,更反映出他们深厚的内涵修养与精神追求。可以说文房美学是复合艺术,不仅包括笔墨纸砚等静态文房用具,还涵盖了吟诗作画等动态形式。而百花纹饰,则是文房“常客”,文人墨客的思绪便是在以花为饰的文房用具间流动跳跃。
清康熙壬午年吴之璠款竹雕罂粟花笔筒
笔筒圆体,颀长优雅,口沿略内倾,过渡圆滑。器身浅浮雕折枝花朵,枝叶传神,余皆留白,透视关系处理得清楚明确,刻画富于动势,总体效果如墨线双钩而成,姿态秀逸,状物生动,不乏婀娜之致,其刀法细入毫末,隐起自然,颇富功力。
清竹雕菊蝶笔筒
笔筒圆体,以浅雕技法雕刻了一幅菊石图,几支傲菊从怪石背后伸出,菊饱满,石怪瘦,花丛中一只蝴蝶翩翩起舞,整个雕刻赋予动势。
清竹雕菊花臂搁
清代文具爱好之风兴盛,装饰书房成为文人墨客们的一大嗜好。因此,各式各样精美的文房用品应运而生,表现出了文人隐逸的思想情趣。臂搁是古人写字时垫于手腕下的用物。此件臂搁,竹色浓重,包浆厚实。以菊花为主题,将“花中君子”刻画得栩栩如生。从雕刻技巧上看,作者运用了浅浮雕手法将菊花的枝叶分布,条畅自如。从构图上看,菊花、枝叶层次分明,生机勃勃,笔法工细,疏淡明朗,似一幅隽秀清雅的水墨佳作,从中可以领悟到古人洁身自好的人格品质和思想情愫。整体造型立体感强,典雅优美,盎然生趣,雕刻精湛,虽无款识,亦可堪称竹雕之精品。
明莲蓬玉洗
玉质白润,洗主体雕成一个硕大的莲蓬,莲蓬仔凸起而饱满。洗口作心形,莲蓬内掏空,一侧雕半开的莲花,荷梗与水草缠绕并打一绳结,作一束清莲状,寓意“一路清廉”。底部雕一荷叶将莲蓬托起。整体造型优美逼真,别具一格,给人以清新素雅之感。
清乾隆石雕荷叶洗
二级文物
石洗随形,洗面内凹,表面细腻光亮,洗内侧浅雕水草一枝。口为荷叶边微敛,深腹,平底,腹一周雕多片荷叶以及叶茎、莲花、莲蓬。
清同治一生知己是梅花长方形墨
三级文物
正面填金加彩饰一枝梅花,其色彩艳丽,孤傲劲拔,上有行书填绿“一生知己是梅花”。背面楷书填金“同治乙丑王呈瑞制”。侧边墨色楷书阳文“徽州休城胡开文造”,顶端墨色楷书阳文“顶烟”。
豆青地花鸟纹笔筒
三级文物
清“苦不知足斋主人”
荷花纹寿山椭圆印
清素面仙鹤荷叶纹寿山随形印
清“培寿顿书”梅花纹寿山方印
二、以花为“媒”
文房中的花卉纹饰,不仅是装饰元素,更蕴含了深切的寄托与期待。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花中四君子,象征文人高洁的品格和对自然的热爱,而牡丹、莲花等则体现了对富贵、纯洁的向往。在这些墨砚、玉洗、镇尺等文房器物上,花卉纹饰与精湛工艺的结合,使文房用具超越实用功能,以花卉纹饰为媒介,表达文人墨客的心中所想与所求。
明子昂款荷形玉砚
清芭蕉卧蛇纹长圆形端砚
刻荷花蝴蝶铜镇尺
钧釉贴白梅砚
清乾隆荷叶鸭形端砚
二级文物
取石之自然形态,呈卷荷鸭形,棕黑色,石质细腻光滑。砚面上端雕荷叶、莲蓬,荷叶翻卷巧作砚池。下部雕为鸭形,口衔荷叶梗作曲颈回首状,鸭腹部为砚膛,光洁平坦。砚背素面。
清金农刻铭梅花纹端砚
椭圆形,石色黑中泛紫,石质细腻。砚额上雕过枝梅,并巧用梅花作砚池。砚膛平坦光滑。砚背雕刻一苍古梅枝及铭文4行,落款“冬心先生农书记刻”。金农(1687—1763),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浙江杭州人。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精篆刻、鉴赏,善画竹、梅。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机勃发,古雅拙朴。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欢迎您走进济南市博物馆,一同探索历史长河中的花卉世界,找寻文物里那朵“永不凋零”的花。
展览时间
2025年春节——2025年4月下旬
展览地点
济南市博物馆一楼1-3展厅
往期回顾
济南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