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承载着人们对吉祥、力量与繁荣的祈愿。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青少年对龙文化的了解,正月初五,济南市博物馆组织开展了一场以“祥龙纳福舞新春”为主题的社教活动。本次活动分为龙文化讲解、气球龙制作和舞龙体验三个环节,孩子们积极参与、收获颇丰。
活动现场,老师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图片资料,向学生们介绍了龙的起源、象征意义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聆听,深刻认识到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更承载着智慧、力量与吉祥的美好寓意。
在手工制作环节中,学生们分组合作并充分发挥创意,利用气球、彩纸等材料,将龙的形象与气球艺术巧妙结合,制作出了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气球龙”。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
舞龙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活动,寓意驱邪避灾、祈求风调雨顺。在舞龙体验环节中,孩子们学习了“游龙”“穿腾”“翻滚”“盘龙”等舞龙的基本动作。随后,他们身着汉服,手持龙身,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开展了一场精彩的舞龙表演,沉浸式感受舞龙的魅力与欢乐。
此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了龙文化的内涵,还通过动手制作和舞龙体验,增强了文化自信与团队凝聚力。今后,济南市博物馆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龙文化小知识
NEW YEAR
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力量、智慧、吉祥和权威。在中国古代神话和传说中,龙被视为掌管水、雨、雷电的神灵,能够呼风唤雨、保佑丰收,因此深受人们的崇拜。龙的形象融合了多种动物的特征,如蛇身、鹿角、鹰爪、鱼鳞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多元融合与创造力。
春节舞龙又称舞龙、龙灯舞,是中国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民俗娱乐活动。从春节到元宵节,中国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舞龙的习俗。在舞龙的基本动作中,“游龙”是龙身随龙头蜿蜒前行,展现龙的灵动;“穿腾”是龙身快速穿梭,表现龙的活力;“翻滚”是龙身在地面或空中翻转,体现龙的威猛;“盘龙”则是龙身盘旋成圈,象征团结与力量。
END
供稿:社会教育部
一审:颜咏梅
二审:李胜男
终审:刘新智
|济南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