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珠迸珥逐飞星——耳饰文化
佩戴耳饰的习俗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人在耳朵穿孔并佩戴耳饰的发现。耳饰的种类与形制繁多,主要有玦、耳环、耳坠等。制作耳饰的材料广泛,有金属材料、玉石琉璃等。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原汉文化的传统中,耳饰是女性专用首饰。但在北方民族聚居的东北地区和北方长城地带等区域,耳饰并非女性专用,男性佩戴耳饰一直相当普遍。
耳饰主要门类
玦:在新石器时代发现的玉玦多见于人体耳部,因此学界认为耳饰是玦的重要属性之一。但在商周之后,玦的主要功能转向佩饰及礼器。
耳环:耳环形制最初为环形。辽宋时期演变为环形戴环脚的样式,环脚即穿耳戴环的细弯钩。耳环出现在冶金技术产生之后,在此之前多以珠玉为饰。
耳坠:耳坠又名“坠子”,其中环形坠饰在汉魏时期称“珰”。耳坠在耳环基础上演变而来,环形耳饰悬挂坠饰即为耳坠。耳坠的摇曳生姿相较耳环不够端庄正式,故明晚期至清耳坠才真正流行,这和明代中期心学兴起对程朱理学的冲击有直接关系。
丁香:一种小型金属耳钉,流行于明清,小巧轻便,质地有珠玉也有铜锡,选择上丰俭由人,寻常百姓家佩戴居多。
画中人佩戴丁香
宋金耳珰
(济南市考古研究院藏)
2012年长清崮山宋墓出土
宋刻花金耳环
(长清区博物馆藏)
清蝴蝶纹银耳环
清费丹旭仕女图扇画
清费丹旭仕女图团扇面
清无款仕女图扇画
佩戴不同耳饰的馆藏仕女图
宋树叶形金耳坠
(济南市考古研究院藏)
2008年济南卫巷遗址出土
清镶翠金耳坠
清龙形金耳坠
(济南市考古研究院藏)
清镶翠金耳坠
清镶翠银耳坠
明云雷纹玉镯
明绞丝纹二龙戏珠玉镯
清竹节纹玉镯
明鎏金铜手镯
明鎏金龙头手镯
清玳瑁手镯
明二龙戏珠串珠形玉镯
明二龙戏珠玉镯
这件玉镯雕二龙戏珠,两龙共有龙身,两龙头相拱一宝珠。龙嘴粗短而平齐,龙眼小而凸起,耳朵细长贴于脑后,一对硕大的龙角,几乎有半个龙身长,甚是夸张。正是这对大而简洁的龙角,使得手镯看起来特别干净利落。
近现代镶翠金手镯
清翠镯
(章丘区博物馆藏)
近现代翠镯
清花卉纹扁银镯
清花卉纹烧蓝扁银镯
清花鸟纹烧蓝扁银镯
清镶银二龙戏珠鸡血藤手镯
清镶银蝴蝶花卉纹鸡血藤手镯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本次展览不仅是对首饰之美的呈现,也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欢迎广大观众走进博物馆参观,更近领略首饰文化的独特魅力!
展览地点
济南市博物馆一楼四展厅
展览时间
2024年12月28日——2025年9月中下旬
线上展往期回顾
济南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