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
每逢佳节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美味佳肴是必不可少的,在享受着美食的同时,我们的消化系统也在承受着沉重的负担,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消化道出血等。今天和大家聊聊节日常见的几种消化道疾病。
王培培
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食”字当头,离不开“吃”,大鱼大肉、煎炒焖炸过后,很多人坚持不了几天就开始食欲不振,这多半是消化不良。
主要症状
消化不良是指反复或持续性上腹疼痛或上腹不适,常在餐后加重,一般表现为腹胀、早饱、嗳气、食欲减退,也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预防措施
1
规律饮食、细嚼慢咽
2
细软、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过多油腻、腌制食品
3
戒烟戒酒
4
保持良好的就餐情绪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而引起的食管粘膜受到胃酸刺激和损伤。可表现有反酸、烧心、胸痛、咽喉痛等不适症状。
预防措施
1
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进食浓茶、高糖、高脂肪类食物,不易饱食
2
进食后不急于平躺
3
睡前尽量减少食物、水的摄入
节日的餐桌上,大家边吃边聊或开怀大笑,这些行为都有可能导致口中食物不慎吞入消化道,卡在食管成为食管异物,常见的比如有鱼刺、鸡鸭骨头、坚果壳甚至假牙等。一旦发生食管异物,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千万不要通过大口吞咽食物试图将异物推入胃内,这有可能导致异物越刺越深,出现食管穿孔、大出血、甚至威胁生命等风险。
预防措施
1
细嚼慢咽,当口中有食物时避免讲话、大笑、奔跑、嬉闹等
2
一旦出现异物卡进咽喉或食管等意外事件,应及时就医
消化性溃疡、肝硬化等患者,饮酒、进食辛辣刺激硬质食物后易诱发消化道出血,出现以下表现,务必在家属陪同下尽早急诊就医。
临床表现
消化道出血可表现为呕血、黑便、贫血,头晕、乏力、心慌、气促等症状。消化道出血重者可短时间大量出血,导致血压下降,休克如大汗、四肢湿冷、晕厥,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
注意保暖,作息规律,避免过饱过饿,饮食忌酒、生冷粗硬、刺激性食物、不易消化的食物。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胰酶异常激活对胰腺自身及周围器官产生消化作用而引起的、以胰腺局部炎性反应为主要特征,甚至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的急腹症。重者可以并发胰腺出血坏死,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病情凶险,病死率较高。
胆囊结石的患者,若饮食过分油腻或暴饮暴食,则可使胆汁分泌过多,诱发急性胆囊炎。患者常常出现急性上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不缓解等一系列症状。
预防措施
1
不宜暴饮暴食,不宜过度摄入油腻饮食及过度饮酒
2
保持大便畅通,多活动
3
必要时医院就诊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广告商业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医院就诊,谨遵医嘱。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撰稿人:王培培
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
微信改版了
现在刷到我们的科普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关注商丘市立医院
星标3连不迷路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