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性风险与中国的奥运难题

文摘   2024-08-07 23:59   上海  

给奥运泼个冷水。


风大浪高,点击下面卡片,关注防迷路

奥运难题



最近几个大项的破纪录夺金,让原本不太那么火热的巴黎奥运会突然热了起来。游泳、网球这样的项目取得重大突破,的确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毕竟对于“畏威而不怀德”的西方人来说,不在他们擅长的领域打败他们,他们就不会“好好说话”。

再看一眼金牌榜,之前不少“懂行人士”预言的“中国金牌不过二十”、“兵败巴黎”、“别想争第一了,保五争四比较现实”等言论也着实被打脸不轻。

奖牌榜基本上已经是中美二人转,不论是金牌数还是奖牌总数,中美都比其他国家断崖式领先。顺便说一句,东亚的确怪物房。

可中美真的是G2了吗?似乎答案不那么直接。从奖牌榜上看,的确如此。但另外一些角度,可能不是如此。
比如说,有的人认为,考虑到不同体育项目的商业价值和受众多寡,真正跟美国并肩奥运G2的,实际上应该是日本,因为这两个国家,是参与奥运会一百多个国家中,唯二男子、女子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六个项目都成功杀入奥运的国家。
这个说法对错,这里暂且不论。但这个说法背后显示出的中国三大球的窘境,似乎是中国奥运最大的难题。

非对称风险



之前有个说法,判断某个运动中国队成绩好坏,就三个标准:女子优于男子,个人优于团体,场地中间有网的好于场地两边有网的。
三大球作为有网的团体运动,当然就是最差的一级。
是基因人种的问题吗?日韩能在大球运动上取得好成绩,证明人种不是问题。
中国运动员刻苦训练不如日韩吗?似乎也不是,不论长跑短跑、跳高跳远、还是游泳体操小球这种依赖耐力技巧类的,中国队的实力在亚洲都是无敌的存在,虐的日韩没有脾气。

那问题出在哪?
日本对法国的男篮比赛,颇荡气回肠。1米72的河村勇辉,奥运会男篮倒数第二高度,带领着日本队,面对拥有多名NBA首发球星的法国男篮,毫不下风,如果不是东道主裁判最后时刻的帮忙,险些将法国队斩于马下。河村勇辉成为第三名在奥运赛场上斩获25+5+5的球员,而第一名拿到这样stat的,还是2016年2米09的杜兰特。而正是这个河村勇辉,带领日本队逆转中国男篮,终结了日本男篮在FIBA赛场对中国队88年不胜的记录。
可如果河村勇辉出现在中国,你猜他有机会披上蛋炒饭队服上场吗?
也许邓亚萍的故事,可作参考。邓亚萍当年比赛总是第一,但是河南省队就是嫌弃她身高,不收她入队。最后一票被省队刷下来的运动员组了个队,把河南省队打败了,她这才入选了省队。邓亚萍不负众望,年仅13岁就带领河南队勇夺全国冠军,见神杀神佛挡杀佛,全国好手悉数败于这个小姑娘拍下。然而她同时期的队友纷纷进入国家队,邓亚萍却连续三次落选,就是因为身高的原因。国乒队甚至说:别看她国内打得好,面对欧美大个子球员肯定不行,而且个子太矮有损形象,所以不能入选。要不是最后时刻当时总教练张燮林赌上职业生涯力排众议“打球又不是看人”,邓亚萍这初代全满贯大魔王,怕是要泯然众人。
这还是风气尚且单纯的80年代,如果是商业气氛更浓厚当今,会是什么情况?

曾经因为提出“黑天鹅”理论扬名的美国经济学家塔勒布,2019年的时候出了一本新书,提出了“非对称性风险”这个概念。可能正好解释中国大球衰颓的谜题。

什么叫非对称性风险?简单来说,就是风险和收益不匹配、不对等。3800年前的《汉谟拉比法典》就向我们传达出一条人类进化的法则——风险和收益应该对等,对称性是进化的智慧与正义。古往今来,人类的任何一条法律、任何一项教谕,也都是基于“对称性”原则的,但实际上,非对称风险一直存在于人类历史之中。而这种不对等机制往往被滥用,造成各种寻租造富机会。
而造成这种非对称风险的原因,往往是行政干预。
回到中国大球运动的衰颓的话题。小球为什么中国搞得好,因为一个或者两个运动员上场,绝无滥竽充数的余地。选不对运动员,教练员就没有成绩,风险与收益对等,教练就会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但大球都是团队项目,而且一个队里的人有很多个。这个时候,选不对一两个运动员,导致整个队伍的成绩变差风险相对就较小,而队伍中每个运动员都会获得同样的奖牌。这个时候,掌握选人的教练员,他的风险和收益就不对等了。选10个好手,搭配上一个“条子生”,整队的成绩似乎受影响也不大,但“条子生”给教练员带来的“额外”收益,则是100%的。
非对称性风险的问题,就在于风险是可以累积的,是两边引发质变的。如果只在国家队这一级的教练,十个好手搭配一个“条子生”,问题的确是不大。但国家队的队员来自于省队,省队的教练也会这么想,省队下边是市队,市队下边是校队,风险一层一层累积上来,到了国家队这个层面,已经不是十个掺一个水货,而是放眼望去全是水货了。足球明码标价上场费,就是产物
回到河村勇辉的例子,哪怕河村的爸妈家境富裕,能够让他通过市队、省队一层层的逆向选择,进入国家队的视野。作为国家队教练,如果选这种“争议性”选手,成绩一旦变差,那么责任和风险全是自己。既然自己的职位是上边指派的,那么自然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绝不会冒这样的风险。
结果就是,国家队里,庸才开会,成绩能好才见了鬼。
不光是大球,只要是团队项目,都会有非对称性风险,哪怕体操这样的单人组合起来的团体赛,一样会出这样的问题。

体育毕竟根子上还是娱乐,不是真正的国与国间的竞争。
但如果仅是奇淫巧技的体育项目,非对称性风险都能让中国奥运难题如此无解,那么比大球参与人数更多的经济运行,风险累积会到什么情况?

风大浪高,点击下面卡片,关注防迷路

笔者的新书开卖啦,错爱笔者瞎扯的读者,可以点击下边的 阅读原文 购买~~

躺平学教授美第奇
美第奇效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