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至商洛丨系列朗诵展播(四)《秦岭的人》

美体   2025-01-31 16:49   陕西  

秦岭的人

作者:周振华

秦岭山高水长,这里要说的是属于秦岭东半段的商洛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秦岭群山中的乡亲们,严格遵循祖辈传承下来的准则和规矩,秉持着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社会在变,环境在变,人的思想意识在变,人的活动半径在加大。时代需要大批商洛人走出商洛,外面的人又跨进商洛,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在漫长的磨合过程中,人的观念又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秦岭人或是商洛人,给人总的感觉是厚朴、温润、沉稳。他们说得少,做得多。一切从实践做起,忌讳空谈。他们善良,任劳,肯动脑,善思考,真实不虚。遇事办事,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数。

商洛出名人。远说,有商鞅,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物。近说,作家贾平凹就是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人,还有另一位文学才俊陈彦是商洛市镇安县人。在这个不大的地方,居然出了两位茅盾文学奖得主,可见商洛的文学土壤有多厚重,文学植被有多丰茂。

商洛的文化、历史也在影响着商洛人。这里的诗意村落、田园人家、人文宅院、农庄小舍、书斋老屋,就像一颗颗珍珠、玛瑙镶嵌在秦岭深处的沟沟岔岔,熠熠生辉。它们的主人很多都是古老历史的传承者或文化分支的延续者,矜持儒雅,气韵丰饶。

商洛人勤俭节约,吃苦耐劳。从苦日子中走过来,当然就懂得珍惜生活中的美好。商洛人说话铿锵有力,爽直豪放,有秦人的坚强与乐观,喜欢吼秦腔,喜欢唱大戏。

看看商洛人是怎么借秦岭谈秦人的。陈彦在《秦人的性格》一文中写道:“秦岭,不张扬,不趋时,不争宠,不浮躁;秦岭,能高能低,能贵能贱,能伸能屈,能刚能柔;秦岭,耐得寂寞,忍得寒霜,木讷处厚,高瀑善下,它不是我的‘道’又是什么呢?”

近年来,商洛农民解放思想,积极借鉴现代观念和理念,搞起了民俗游,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这里分布着许多网红民俗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度假和入住,预订房间通常需要提前一周甚至更长时间。这些民俗寨子里有好多小吃摊位,如柞水黑凉皮、木耳面、夹馍等。据说,一个民俗户一年收入可达到50万元。什么是乡村振兴?农户富裕,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就是振兴。

秦岭的绿,秦岭的岭,秦岭的水,秦岭的人,它们是秦岭的内核所在、精神所在、灵魂所在。

仰望秦岭,心生敬畏。秦岭是神州的骄傲、华夏的荣耀,它伟岸,它含蓄,它神秘,它值得每一位中国人深度阅读。

相关链接:
我行至商洛丨系列朗诵展播(三)《我们的父亲山》
我行至商洛丨系列朗诵展播(二)《东龙山双塔记》
我行至商洛丨系列朗诵展播(一)《大四季》
编辑:齐国础
审核:李苗   签发:张永罡

商洛新闻
向全国报道商洛发生的新闻,商洛新闻资讯一网打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