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至商洛丨系列朗诵展播(六)《故事里的酒城》

美体   2025-02-02 16:40   陕西  

故事里的酒城
作者:谭谈
那一天,正是立夏。我们的车,在山谷间的高速公路上奔跑。道路两边的山山岭岭,层层叠叠的树木,如一团团绿色的云彩,涌动在眼前。
车在飞速奔跑。我的目光,一直落在两边的山头上。山间各种各样的树木花草,青春勃发。深沉厚重的老叶上,长出一蓬蓬鲜活嫩绿的新叶。新老枝叶相处和谐,深浅绿色搭配得当。山,有了层次,有了色彩,格外地生动起来。一座一座的山峰,在轻风里,神采飞扬。原来,最美的春色在初夏。只有到了初夏时节,大地的春色才最浓烈、最疯狂。初夏,才是春色的癫狂时节。
这样的季节,雨多。我们到的那天,刚刚下过一场雨,山腰间,不断冒出浓浓淡淡的白雾水汽,组合成一个个浓浓的雾团,在山间翻滚着向上升腾。山峰,早已隐藏在云海里了。天与地,在这里连接起来了。似乎从这里往上爬,就可以进入美妙的天庭,去拜会嫦娥,去会见七仙女了。
这座山,就是神奇的秦岭。她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祖山、龙脉。是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也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界山。当年,秦始皇就是从这里发兵,开创一统天下的伟业。这座山,是秦的福山、祖脉,秦的统治者,就以国名来冠以山名。
秦岭山脉南麓,那片广阔的土地,就是商洛。
春色浓烈的山岭下,流动着一条河,那就是丹江。她是汉江的重要支流。这些年来,一个著名的地名进入人们的视野——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的水源地。难怪这次与我们一同来寻访这片土地的京城的朋友们,都动情地对这里的朋友说:我们同饮一江水啊!
一座小城,紧依着一座山,傍着一条江。这座山是秦岭的一支,叫凤凰山,而这条江就是丹江。这就是丹凤县名的来历。她是商洛所辖的六县之一。这座小城,就是丹凤县城。她是我们这次行走的第一站。
在这座美丽的小城里,有四个酿造葡萄酒的庄园。小城的故事,就藏在这些酒庄里……
丹凤葡萄酒开始工业化生产,已有110多年历史了。它与烟台的张裕葡萄酒厂,几乎同时出现在我国葡萄酒酿造历史上。奠基人是一个外国人加一个中国人。其中的中国人华国文本是山西洪洞人。他年幼时,连年灾荒,民不聊生。父母便带着他逃难到了河南南阳。他生性聪明,又勤奋好学,深得南阳一家天主教教堂的传教士喜欢,便被收留在教堂打杂。这位传教士是意大利一个葡萄酒庄的传人。在南阳传教时,他就在教堂周围种植了许多葡萄,当葡萄成熟时,他便把葡萄酿制成葡萄酒。华国文跟着他,学会了酿制葡萄酒的技艺。他还教会了华国文照相摄影技术。这在当时是非常新潮的。后来,华国文离开教堂返回山西老家时,意大利传教士安森曼又送给华国文一部照相机。他一边照相谋生,一边踏上回老家的路。当时,正是辛亥革命爆发时期,他在南阳时,便剪掉了头上的辫子。走到丹凤时,被保守党扣留。他无法继续踏上回家的路,只好留在丹凤。丹凤的百姓,爱种植葡萄。尤其是龙驹寨的葡萄,甜分高,香味浓。华国文便利用自己所学的酿制葡萄酒的技艺,与当地人合作,办起了“美利酿酒公司”,向当地农户订购了一万余斤葡萄,于当年10月,生产出三吨多优质葡萄酒,打出了“共和”葡萄酒的品牌。这是丹凤葡萄酒的第一个品牌。不久,传教士安森曼也来到丹凤龙驹寨教堂传教,创办了一家葡萄酒酿造工厂。这两家葡萄酒厂,开创了丹凤葡萄酒工业化生产的历史……
这一年,正是1911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改朝换代的年份。中华大地,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的中华民国……
我们踏入这片土地的当夜,热情的主人,邀我们参加四家葡萄酒庄联合举办的葡萄酒推介会。在浓郁的酒香里,听一家一家酒庄的创业故事……
丹凤葡萄酒庄迈入新时代后,打造了集葡萄种植、红酒酿造、文旅康养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拥有一万五千亩酿酒葡萄种植示范基地,一万吨制酒储酒的生产线,千亩葡萄采摘体验博览观光园和一个原生态民宿集群,已成为当地旅游的重要目的地、网红打卡点。
东凤酒庄的创始人,对葡萄酒极有情怀。他原在丹凤葡萄酒厂工作,后到外地打拼。2001年,在丹凤葡萄酒遭遇困境,停止生产时,他立马放弃在外地的事业,杀回家乡,建起了一个具有法国风情的酒庄,决心在新中国第二个百年时,创造出丹凤葡萄酒新的春天……
在安森曼酒庄的广场上,立着一尊丹凤葡萄酒奠基人安森曼的雕塑。一走到这里,参观者便对这个把现代葡萄酒酿酒工艺带到中国的外国传教士充满敬意。人类文明的推进,就是靠这么一批视科技无国界、有高尚情怀的人的无私奉献!
在葡萄酒城里,最神奇、最有看点、最震撼的,是那些隐藏在地下的酒窖。

那是一座一座地下城!只见几十米深的地下,一个连着一个宏大的窖房,数不清的大大小小储酒的橡木桶,像军队的战士一样,列队在这里。行家说,地窖,是葡萄酒庄的灵魂所在。葡萄酒在这里吸纳天地精华,再造变身,升华提质!

东凤酒庄的酒窖,更是别具一格。除有存放大型橡木储酒桶的地窖外,还有一条地下长城般的坑道。它是开拓在砂石沉积岩中的。长长的坑道壁上,拓出一个一个小洞洞。每个小洞洞,不大不小,正好放进去一瓶酒。主人介绍说,这些洞洞里,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温度都在13度到16度之间。在这样的温度里储存几年的酒,味道更是上乘。

凤山下,丹水旁,四家规模宏大的葡萄酒庄,聚集在这座小城里,组成了丹凤的一个支柱产业,为全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山下有城,城里有酒,酒里有故事!

相关链接:
我行至商洛丨系列朗诵展播(五)《未来邀约的乐土》
我行至商洛丨系列朗诵展播(四)《秦岭的人》
我行至商洛丨系列朗诵展播(三)《我们的父亲山》
我行至商洛丨系列朗诵展播(二)《东龙山双塔记》
我行至商洛丨系列朗诵展播(一)《大四季》
责任编辑:刘涛
审核:岳红利   签发:张永罡

商洛新闻
向全国报道商洛发生的新闻,商洛新闻资讯一网打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