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亲眼目睹乌克兰人所受的苦难,因此无法放任不管,希望能在这个黑暗时期为他们带来一线曙光。”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林宝燕(左)和丈夫陈镇升(右)前往乌克兰进行人道援助工作10多次,在当地先后开设五家康复中心。(邝启聪摄)
自2022年2月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新加坡夫妇林宝燕(40岁,商人)以及陈镇升(40岁,建筑设计师)远赴乌克兰约15次,为当地难民提供各种人道援助。
除了在当地打造了近530个临时住房和80多个名为“灯塔”的社区援助中心,如今两人在乌克兰各地区开设五家复建中心,为不同群体提供物理治疗和心理辅导等。
这对夫妻日前接受《联合早报》访问,当时两人刚从乌克兰回国,陈镇升却突然卧病在床。休息几天后身子一康复,两人又马不停蹄地投入筹备工作,要在本月中再度启程前往乌克兰。夫妇俩脸上虽难掩疲倦,眼神却格外明亮。
问起是什么推动着他们不惧艰险,持续到乌克兰援助当地人,两人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对人的关爱。
林宝燕说,俄乌战事持续了近三年,战争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受伤的退役士兵和受创儿童的人数日益渐增,“因此我们现阶段把重心放在帮助这些人恢复身心健康。”
她曾亲眼目睹一名乌克兰士兵的手臂被地雷严重炸伤,手部几乎成为“肉碎”,但由于当地医院不胜负荷,只能帮助伤者进行包扎后让对方出院,难以跟进他们的康复过程,因此夫妻俩一直希望能填补这方面的援助缺口。
2024年设立五家康复中心 援助残障儿童战争伤者
为此,两人2024年陆续在乌克兰不同地区设立五家康复中心,主要援助对象是残疾儿童、在战争中受伤的平民与退役军人,以及受创儿童和青年。
据英国《经济学人》11月的报道,从情报机构泄露或公开的报告、国防官员等渠道收集到的资料,大略估计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乌克兰军方的死亡人数至少介于6万至10万人,另约有40万名士兵可能因重伤无法继续战斗。
陈镇升说:“士兵在战争中受伤退役,可能感到十分沮丧,他们来到中心除了复健,也是为了能找到一个支持他们的社群,大家相互勉励慰藉,形成彼此依靠的安全网络。”
2024年9月,夫妻二人率领团队在乌克兰南部的尼古拉耶夫(Mykolaiv)开设康复中心,目前每天能为100名退役军人等成年患者提供免费治疗。他们将在2024年底开设多一家类似的复建中心,以应付相关需求。
在乌克兰南部的尼古拉耶夫,工人正在建设一个可扩充的复健中心,预计年底正式开幕。(受访者提供)
陈镇升说:“这两个康复中心的特点在于灵活性,建筑结构采用类似乐高的模块化设计,可根据需求增减规模,扩建一组模块可以容纳多100名患者。”
另一家新设在乌克兰北部城市日托米尔(Zhytomyr)的残障儿童康复中心,现阶段每天能为500名残障儿童服务,全面投入服务后可容纳2000名患者,这相信也是目前乌克兰最大的康复中心。
一名乌克兰男子在其中一家康复中心接受复健治疗。(受访者提供)
林宝燕说:“小孩子是最无辜的一群,无论是在战争中受伤还是天生残缺的孩子,我们希望这所康复中心能帮助他们好好生存下去。”
她透露,这所大型复建中心耗资约600万美元(约807万新元)打造,从策划到竣工用了超过两年时间,单凭两人的力量远远不足以落实这项计划,所幸他们获得来自世界各地善心人士的援助,才完成这项大工程。
为了确保康复中心顺利运行,他们召集了20名来自各国的医疗专业人士,包括医生、护士、辅导员和物理治疗师等。
陈镇升说:“这些人往往都是做出了个人牺牲、无薪前往乌克兰的专业人士,像是一名德国心脏外科医生就辞去了工作来帮忙。团队除了负责患者的康复治疗,还会协助培训当地职员和志愿者,才能帮助到更多患者。”
两人在2022年创立了援助团体“爱在乌克兰”(Love On Ukraine),通过有关网站记录他们在乌克兰所推行的人道援助项目,借此召集志同道合的志愿者,以及来自世界各国的捐助。
2024年9月,夫妻俩也因为长期以来的善举,获得乌克兰军方所颁发的感谢奖状,表彰他们在当地医院和被解放村庄所付出的努力。
2024年9月,陈镇升(左一)和林宝燕(左二)获乌克兰军方颁发感谢奖状,以表彰他们在当地医院和被解放村庄所付出的努力。(受访者提供)
第四家康复中心通过收容被遗弃的动物,例如马、羊、猫、狗等,为年龄介于6岁至17岁的受创儿童提供动物辅助治疗。从2023年11月以来,中心提供的疗程已帮助超过6000名儿童。
林宝燕说:“有些儿童在战争中目睹亲人被杀,变得无法说话。这些受创儿童在接受动物辅助疗法后,逐渐走出封闭自我的状态,慢慢开始重新说话。”
最后一所康复中心主要针对年轻人,预计2024年底开幕。中心除了提供运动相关的康复训练,也找来适合人选扮演类似人生导师的角色,给予这些青年所需要的关心与指导。
陈镇升补充道:“国家需要士兵镇守前线,但家庭也需要一家之主,当战争将家庭的支柱带走,这对家庭,尤其是孩子带来的影响也应受重视。”
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却从未想过停下脚步
身处战地总有风险,两人深知这个道理,因此每次前往乌克兰进行人道援助工作,他们购买的都是单程机票,甚至立好遗嘱,做足心理准备才动身。
林宝燕说,他们好几次在当地与死神擦肩而过,除了差点误入地雷区,还曾有导弹轰炸他们所处的隔壁建筑。一年多前,夫妻俩也经历过火箭炮的攻击,爆炸造成的细微玻璃碎片飞进林宝燕的眼睛,导致她的右眼视力受损,目前尚未痊愈。
陈镇升坦言,在战区长时间,精神高度紧绷,多少对他们的身心灵造成了影响。
他说:“我们离开乌克兰前往波兰路上,只要看到橙色灯光或者听见有人大力关门,都会受到惊吓,因为就会瞬间联想到战场前线的爆炸声、炮弹发射后的闪光,偶尔甚至会发恶梦。”
但这些经历却未曾让两人想过停止到乌克兰提供援助,反而让他们更加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陈镇升说:“每次我们回到新加坡休息充电,内心都是充满了感激;身处于一个安全的环境,有家人陪伴在身边,是我们最大的安慰。”
陈镇升(左)与一名乌克兰残疾儿童互动,对方也是复健中心的受益人。(受访者提供)
林宝燕直言:“这两年半肯定改变了我们,但我们从没想过要停下来,因为战争并未停止,就算战争立刻结束,也要进入下一阶段的援助工作,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从点头之交 到行善结缘
林宝燕和陈镇升原本是高中同学,但在南洋初级学院求学期间,两人只是点头之交,毕业后也没有太多交集。
林宝燕说,当时陈镇升在新加坡数一数二的建筑公司就职,她本身的创业路程也算顺遂,心中却有一种莫名的空虚感,促使他们思考未来人生的意义。
直到2013年,两人不约而同地做出一个大胆决定,辞去原本前景一片光明的工作,买了单程机票前往非洲国家莫桑比克,在一个基督教传教学院接受培训,一待就是八九个月。这段经历成为了开启两人公益道路的转捩点,更是两人结缘的关键。
林宝燕说:“在莫桑比克那段时间,我们体会了真正贫穷的日子,没水、没电、没有食物吃,卫生条件很差,甚至为了节约用水不刷牙。虽然生活很辛苦,但看到我们做的事情、出的一些小点子,都能带来很大的改变,逐渐改善当地人的生活,我们的思想观念也因此有了变化。”
陈镇升(左一)和林宝燕(右二)多年前到莫桑比克接受传教培训,因此结缘。(受访者提供)
从莫桑比克返回新加坡后,两人在2014年开设了建筑设计公司“创设计”(Genesis Architects),希望按照他们的理念发展事业之余,利用自身的专业所长,继续推进人道救援项目。
林宝燕强调说,除了打开门做生意,公司也十分看重“社会建筑”(social architecture)这一块。在公益领域方面,他们希望经手打造的建筑,能为弱势群体带来改变人生的机会。
陈镇升说:“公司成立初期,我们并没有把工作划分为商业还是公益项目,因此没有等到公司取得收益后才开始推进社会项目。事实上,公司的头几个项目都是公益性质的,包括在刚果为童兵和童养媳建造学校。”
接着他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一张照片,里头是一名刚果男童军在一个简陋的建筑前,脸上却带着微笑。
2017年,一名刚果男童军参观正在建设的学校建筑。(受访者提供)
“这张照片对我而言别具意义,因为学校虽然还没盖好,建筑也非常简陋,但他还是非常开心,期待着未来能放下武器去上学。学校可能成为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为下一代创造更美好未来的契机。”
巴西黑市救出被拍卖婴儿
夫妻俩也在非洲、亚马逊和中东地区,进行不同的人道援助项目,甚至曾从犯罪团伙手中,协助救下在黑市贩卖的婴儿。
2024年5月,林宝燕和陈镇升接到来自其他救援团体的“外援申请”,前往巴西亚马逊雨林,为当地建造一所小学提供专业意见,协助对方向当地政府申请有关许可证。
林宝燕说,当时两人历经四天的长途跋涉,才终于抵达靠近巴西马瑙斯(Manaus)的雨林深处,并形容那里几乎与外界隔绝,因此有不少犯罪团伙聚集当地,贩毒、买卖人口等不法勾当在那里并不罕见。
她说:“被卖的孩子通常有两种,一是父母因为贫困而把子女卖掉,给别人收养或是成为童奴;在更恶劣的环境下,有些儿童买卖是为了出售他们的器官。”
因此,当他们辗转得知有一个八个月大的婴儿在黑市拍卖,便决定与其他志愿者联手“买下”这名婴儿,将他安置在安全的收容所。
六年前在卢旺达建盲人学校
此外,两人在莫桑比克也参与设计和建造当地一所大学;这个占地数十公顷的校园,目前正分阶段完成。
同样在非洲地区,两人在六年前走访卢旺达(Rwanda),发现当地没有特需学校,便在当地建造了一所盲人学校。11月,夫妻俩再次前往卢旺达,视察盲人学校的运行情况,并为当地农村地区的多所学校推行供餐计划。
林宝燕(右)在卢旺达建立的盲人学校,与受惠的视障儿童互动。(受访者提供)
陈镇升强调说:“我们知道不同国家面对的问题不尽相同, 因此我们重视深入当地,与民众一起生活,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通常才能构思出更具意义的事物。”
他也坦言,两人必须一边看顾新加坡公司的业务,一边平衡他们的公益事业并非易事,但只要条件允许,他们希望能做更多事帮助他人。
“我们感觉好像在过着双重生活,但这也让我们获益良多。当我们能够专注于超越自身、超越国界、超越我们视野范围的事物时,我们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事。”
林宝燕说,这些年他们到世界各地进行人道援助,深刻明白了知足常乐的道理,并呼吁更多人加入行善行列。
“我们认识好几个七八十岁的老奶奶帮忙织围巾,为乌克兰人准备过冬出一分力;有些小朋友画卡片给乌克兰的孤儿,甚至他们凑零用钱,帮忙赞助临时住房的一扇窗户,重要的是那份心意,一切善行都可以从小事开始。”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Read more)。
相关阅读:
文:廖慧婷
我们入驻小红书啦!
请关注《联合早报》官方账号
带给你新加坡最“红”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