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一流”建设为牵引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全市教育大会发言摘编(五)

教育   2024-11-26 15:54   重庆  



11月19日,全市教育大会召开。市委书记袁家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主动服务融入“两大定位”为导向,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教育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全力打造西部基础教育高地、全国职业教育重镇、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样板、内陆地区教育开放合作范例,扎实推动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新时代教育强市,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提供有力支撑,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彰显更大作为。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主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炯,市政协主席程丽华,教育部副部长王光彦,市委副书记李明清,市委常委,有关市级领导出席。


大会期间,市教委、市科技局、沙坪坝区、丰都县、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长安汽车公司等八家单位,分别围绕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提升市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打造公平优质基础教育体系、构建校家社协同大教育格局、加快“双一流”建设、服务支撑重庆产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等主题作了交流发言。现将经验材料予以汇编。



全市教育大会发言摘编之五

以“双一流”建设为牵引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重庆大学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支持下,重庆大学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与时俱进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积极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不断以服务国家和重庆发展的新成效成就一流大学建设的新高度。

一、加快一流学科建设,助力教育强市打造

一是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分类推进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大力支持重庆大学数学中心、西南理论物理中心建设,加快“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布局,推动流体与趋化数学解析等前沿交叉学科平台建设,学校大能源、大制造、大建筑、大人文、大信息、大健康等六大领域学科特色更加彰显。二是着力打造一流学科高峰持续高强度支持机械、电气、土木三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加速迈向世界一流前列。学校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材料科学、化学稳居全球前千分之一,另有1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百分之一,10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前50名,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更强。

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夯实科技立市基石

一是加快构筑高能级创新平台集群紧扣重庆“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高标准超前布局建设重庆大学医学科技创新园、重大智谷,牵头建设嘉陵江实验室、明月湖实验室、重庆高等研究院,提速建设超瞬态实验大科学装置、重庆大学科学中心、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一室一策”推进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实体化运行,聚力打造支撑引领重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二是加强校企合作推动成果转化。大力实施“头部企业”工程,与中国商飞等29家央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新型高端研发机构,协同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积极探索科技成果“学校—市场”双向转移转化机制,稳步推进“一区(县)一院”项目落地见效,持续深化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加大科技成果重庆市内转化的奖励力度,引导优秀科技成果在市内产业化落地发展。

三、引育拔尖创新人才,激发人才兴市活力

一是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和卓越研究生教育,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大力推进工程教育改革,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高标准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和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首届明月科创实验班毕业生近80%继续深造,2个学生团队获300万元天使轮投资,“新工科教育”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学校每年本科新生近三成为重庆生源,毕业生超四成留渝就业创业。二是大力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用好“渝跃行动”、新重庆引才计划等支持政策,2021年至今,共引进专任教师670余人,柔性引进两院院士10人,推动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伦茨·克劳斯在渝设立国内首个工作站,持续优化改善全市高端人才配置。

下一步,重庆大学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增强“国家队”意识、勇担“国家队”使命、发挥“国家队”作用,加快高质量建设“百年新重大”,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市教育大会发言摘编

重庆教育
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重庆市教委官方发布,重庆教育权威资讯,教育民生服务,教育政策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