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
全市教育系统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宏大场景中找准教育方位、在建设现代化新重庆伟大征程中明确目标定位、在推进教育强市生动实践中落实职责本位,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持续打造“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改革成果。
锚定教育强市建设,展现重庆担当作为。《重庆日报》特别推出“强国建设 教育担当——全面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看落实”专栏,看行动、观变化、见未来,展现深化综合改革的教育之新,增强惠民有感的教育之情、提升服务能级的教育之力。
我市高校调整优化文科类专业点170个
获批文科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4个
新文科交叉融合“出新” 推动人才培养“焕新”
高等教育,一头连着产业与经济,一头连着就业和民生。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建设是高等教育应对新机遇、挑战新赛道的战略先手棋。
推进新文科建设,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我国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立足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庆市高度重视新文科建设,加大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努力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重庆市教委在全国率先出台《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新文科建设实施方案》,实施重庆市高水平新文科建设高校项目,全面部署推动高校新文科建设。在全国首创性地从校级层面分类布局6所市级高水平新文科建设高校,以专业提优、课程提质、教学提振、教师提升、质量提级作为高水平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抓手,既注重内涵质量又注重“交叉融合再出新”的核心理念,着力强化结构重塑,推动人才培养旧貌换新颜。
在市级统筹推动下,各高校结合自身优势特色,分类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共获批新文科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4个,新增新文科专业点68个,改造升级102个,立项建设新文科类市级产教融合特色优势专业群8个,全市文科类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显著增强,部分高校软件排名进步明显,综合影响力有效提升,涌现了一大批服务国家战略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案例。
展望未来,我市将以新文科建设牵引带动我市高等教育全要素、全过程、全领域、全方位改革,带动高等教育突破跃升,致力于培养更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答好中国式现代化对文科教育提出的重大时代课题。
西南大学
守正创新推进新文科建设行稳致远
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学行能力”提升课堂
缙云山麓、嘉陵江畔,西南大学,于此拔地而立。百余年来,学校始终以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己任,杏坛育人,劝课农桑,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数10万毕业生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建设祖国,勇当栋梁。
历经百余年的磨砺和发展,今天的西南大学正秉承“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努力奋斗。
2021年,为积极响应“四新”建设发展新趋势,西南大学发布《西南大学新文科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全面启动新文科本科教育建设行动。3年来,学校以百年文科办学历史积淀为基础,向“新”图变、向“新”求质,坚持强化顶层设计规划、筑牢价值教育体系、拓展人才培养模式、保障优质资源供给、构建教育开放格局,于万千变化中劈波斩浪,构建形成具有“西大”特色的新文科建设典范,在新文科建设领域熠熠生辉。
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来西南大学调研
思政引领培根铸魂
准确把握新文科建设的正确方向
“崇德尚善,创我荣光。求实追梦,成就辉煌!”9月12日,在激昂的校歌声中,西南大学2024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拉开帷幕,1万余名本科新生将在天生路2号续写青春赞歌。
开学典礼结束后,学校党委书记张卫国以《让跃动的青春绽放绚丽之花》为题,聚焦“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围绕“渊源”“蕴意”“践行”三个方面,为全体新生带来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开学第一课”,勉励青年学子要以史为镜、对话时代,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行胜于言、知行合一。
这场丰富立体的“思政盛宴”是对广大学子的一次思想洗礼,也是学校办好思政教育的一个缩影。
新文科建设是国家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卓越文科人才的重要举措。高校“新文科”建设应扎根中国大地、回应时代之问,坚持思政引领,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形式、丰富铸魂育人的生动实践。
循此理念,西南大学守立德树人任务之正,创育人格局之新,科学构建思政教育大格局,筑牢价值教育体系。
在西南大学,思政课的“打开方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门”课,而是“一群”课。依托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大学深入实施铸魂育人工程,形成了“1+3+6”的思政课课程群。“1”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课程建设;“3”即本、硕、博三个学段思政课建设全面推进、协同发展;“6”即在必修课之外,结合地域特色和办学优势开设“党的创新理论”“革命精神”“红色文化”等6个系列的思政类选择性必修课程。这些生动鲜活、特色优质的思政课,为新时代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每一堂课都有‘思政味’。”这是西南大学全体学子的深切感受,也是学校从“思政课程”走向“大思政课”格局的有力印证。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西南大学整体性和系统化设计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领域,建立“点-线-面”(示范课-重点课-全部课)课程思政建设体系,立项建设文科类课程思政重点课程40门,修订3000余门文科类课程大纲,明确每门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把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落到实处。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共促共进。学校不断强化思政课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跟时代大势的结合、跟历史文化的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中。
学校教育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互动互生。高标准建设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强化课程思政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咨政和服务工作,引领区域课程思政建设。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牵头单位的示范作用,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优势,从顶层设计、具体实施、品牌打造等方面发力,引领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现已获批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重庆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创新中心等平台。
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步步深化。在思政教育守正创新的发展道路上,西南大学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拓展实践育人空间,在一门门有深度、有高度的课堂上,在一次次有广度、有温度的实践中,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西南大学特色的校园文化积淀逐渐融入学生的心中。
西南大学组织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开题报告会
人才培养多元多维
落细落实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任务
1950年西南师范学院成立后,著名学者、诗人、文学理论家吴宓在此执教长达26年,编写了《世界古代史》《法文文法》《中国文学史大纲》等讲义和教材,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几十年后,以吴宓命名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含弘学院大文科类“吴宓班”,已成为西南大学拔尖人才培养的创新区、特色区和示范区。
“‘吴宓班’以文、史、哲、科学、数理思维为基础,实施人文学科厚基础、宽口径的大类基础教育,着力培养具有传承古今贤哲智慧、引领时代精神潮流,具备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较强专业技能,具有深厚的科研潜质和出众的领导才能的拔尖创新人才。”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
经过13年的探索与实践,“吴宓班”累计培养了十届毕业生200余人,升学率超过80%,培养出浙江大学特聘副研究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长聘副教授等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
“育人”,是教育的本质。办学百余年来,西南大学始终牢记育人使命。在新时代,新文科的育人目标就要把构建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作为重要任务,培育一批志向远大、信念坚定、综合能力过硬,具有家国情怀与人文关怀、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
瞄准新文科人才培养需求,西南大学以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齐全优势为依托,遵循文科教育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多方拓展培养路径,分类打造“育才”“兴才”的密钥。
面向全体文科类学生培养,注重宽口径、厚基础、具有多学科背景的综合能力培养,坚持“拓宽学科基础,厚植文化底蕴,注重交叉融合”培养理念,实施“大类招生+特色培养”模式,突出学科专业融合,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面向文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深入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2.0计划。以培养未来社会科学家为目标,建设院、校两级“大文科”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班,拓宽学科基础,强化学术训练,提高创新能力。开设“吴宓”班,打造高水平拔尖人才培养基地,试点推行本—硕、本—硕—博连读等培养模式。历史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获批重庆市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面向复合型人才培养,围绕跨界交叉的理念,深入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以培养未来教育家为目标,立足专业,强化跨界融合,建立学科交叉、专业互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开设“X+教育学”创新实验班,着力培养教育学复合型卓越人才。推进“文农”融合,聚焦乡村治理,创建宏毅创新实验班,培育能担当乡村振兴大任、愿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治理的复合应用型与研究型人才。
分类培养,多元发展,开创出学校卓越文科人才培养生机勃勃的良好局面。2021级教育学(晏阳初实验班)专业学生刘芷萱,在校期间累计荣获“挑战杯”重庆市特等奖、“蓝桥杯”全国三等奖等大小奖项40余项,现已推免至华东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19级民族学专业本科生汪尹蓓依托民族学、历史学交叉多学科背景,分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实践,完成了高水平学术成果1项,实践、荣誉获奖多项,现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中国史专业在读博士;2020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汤蕊嘉教育情怀浓厚、专业素养过硬,现为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团总支书记……一批批优秀学生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与发展源源不竭注入青春力量。
“西小兰”志愿者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
持续供给优质资源
高效激发新文科建设的动力之源
近日,由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教授领衔申报的“西部职普融通教材研究基地”成功入选2024年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此次成功入选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是对学校教材建设工作以及职普融通研究的深厚基础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的充分肯定。
作为重庆市高水平新文科建设示范高校,西南大学坚定不移地走有特色、高水平、内涵式发展道路。面对时与势的变化,学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聚焦专业布局优化、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能力提升、师资队伍建设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多维发力、持续发力,打好新文科教育改革“攻坚战”。
把服务国家战略作为改革动向。学校紧扣乡村振兴、健康中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战略需求,深入推进文科专业的改造升级,建立“校级-市级-国家级”一流专业培育建设机制,确保专业建设持续改进。
把优化课程建设作为发展根基。学校对标“两性一度”要求,制定《西南大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立项169门文科专业核心课程项目,新增出版新文科教材82本,设置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走进美丽中国等实践课程,有效增强文科特色实践。
把创新教育方法作为应变之举。学校积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立项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百余门;引导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大力推进小班化、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成效。
把提升实践能力作为育才之要。学校探索构建融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于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先后建成100余个文科实践基地,2个新文科实验室,其中学校地理科学学院瞄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建成的“西部乡村可持续发展新文科实验室”是西南地区首家文科实验室,实验室倡导学科交叉、创新思维,提倡体验式学习,注重实践与团队协作,是“三创型”(创业、创新、创优)人才成长的“摇篮”。自成立以来,团队师生在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大赛等专业性比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20余项,教学与育人效果显著。
把打造优质师资作为动力引擎。学校现有文科类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近年来,通过实施文科类师资引育计划、教育育人能力提升计划,配齐配强文科类师资队伍,为新文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自启动新文科建设以来,学校文科类教师获评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60余项,其中,朱德全教授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曾现江教授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累计获评国家级荣誉称号超过10余项。
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破难点、抓重点、出亮点,西南大学已然跑出新文科建设“加速度”。据统计,学校已获批31个文科类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文科类师范专业通过教育部认证,25门文科类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其中潘洵教授领衔的《中国近代史》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名单。核心课程小班化率从2019年的44%提高至82.3%,教育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成果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大力推进教育开放
培育高层次国际化新文科人才
今年春天,西南大学研究生辛月来到希腊克里特大学,参加为期15天的春令营活动。“我本科学习的是历史和文学,未来将攻读哲学博士学位。这次文化交流让以前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具象化地呈现在眼前。”辛月回忆道,“在希腊的场景式教学环节,我们从历史遗址走到考古博物馆,仿佛从历史的缝隙里走过,与古希腊文明隔空对话,并在与当地人的交谈中感受历史文化的变迁。”
这样的中希文化交流活动在西南大学并不鲜见。
2023年2月,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仪式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该中心由西南大学牵头,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和四川大学等国内高校,与希腊雅典大学、佩特雷大学、亚里士多德大学和克里特大学共同合作成立,旨在加强中希两个文明古国的文明交流互鉴、比较研究。2024年11月6日至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教育部、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希腊文化部、希腊雅典科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举行。西南大学、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承办了大会第三分论坛“古典语文与古典学传统”。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在促进文明传承发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当前,依托中希文明互鉴中心,西南大学以“区域国别学”交叉学科为基础,正积极探索文明互鉴视域下多维交叉的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学校积极构建教育开放格局的生动实践。
在全球化时代,教育开放不仅关系到知识、技术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更直接关乎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今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指出,要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
站上世界舞台,发出西大声音。长期以来,西南大学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主动服务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扩大教育开放和交流合作,打造多元平台,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时代新人。
围绕人文素养、跨文化能力提升等,西南大学深入推进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开展实施“暑期国际课程周”,积极引进优质国际课程资源、全球治理课程,组织学生参与国际组织实习实训工作。目前,学校共开设170余门次全英语国际学分课程,其中文科类课程约93门,上课学生5000余人;组织100余名学生参加了首批全球治理课程学习。
2020年,学校成功入选首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为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贡献“西大力量”。
在改革中奋勇突破,在责任中砥砺前行。眼下,西南大学还在奋力向“新”提质,不断深化文科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努力打造文科专业教育的“西大范式”,全身心服务国家软实力提升和文化繁荣发展。
重庆师范大学
协同创新 交叉融合 数智赋能 构筑新文科建设“重师模式”
重师特殊儿童脑认知与康复交叉研究中心建设方案院士专家论证会
《融合STEM教育理念的科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基于政产学研的学前教育卓越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创新与实践》等3个项目同时入选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以此为引领,推动新文科建设走深走实。
这是重庆师范大学高效推进新文科建设的有力印证。
建校70年来,重庆师范大学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构建形成了完备的教师教育体系以及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协同发展的特色办学格局。
新时代,学校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四新”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决策部署,秉持“协同创新、交叉融合、数智赋能”的建设理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专业转型、课程升级、组织革新、师资建设等板块,构建起“一引领三协同三交叉四融合五联动”重师特色的新文科建设新模式。
重师特色新文科“新”在何处?
“新”在人才培养多元立体。学校创新构建具有重师特色的“立体式大思政”格局,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了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国家级2项、市级41项等一批优秀成果,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开展“师范+”“+师范”人才培养改革,构建集主修、辅修、微专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新文科育人新体系,推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在保留传统文科人才培养特色的同时,增设“四史”“劳动教育”等课程,出台《重庆师范大学本科学生美育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让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备。
“新”在专业深度交叉融合。依托优势专业,重庆师范大学改造文史教等传统优势专业,并以一流专业建设、师范类专业认证为抓手,9个文科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文科专业获批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文科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建设教师教育、文史、经管、艺术、新媒体等5个新文科特色专业群,打通其他专业与文科专业交叉融合脉络。
“新”在数智赋能教学提质。重庆师范大学以数字校园建设为引领,以国家首批“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重庆市高校智慧校园创新示范项目等为依托,加快建设数字教育体系,推进“互联网+”“教育技术+”等信息化手段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智慧课程、知识图谱、数字教材、虚拟教研室等等方面重点发力,建成数字化教师教育实训中心、虚实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和50间智慧教室,立项建设数字教学示范学院15个,鼓励教师使用智慧教室、智能平台授课,探索翻转课堂等课程教学模式,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市级一流课程101门。
眼下,重庆师范大学正在“新文科”建设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一路高歌。
“学校新文科专业建设有亮点、新文科教学资源建设有提升、新文科教改项目有新增。”今年6月,在重庆市高水平新文科建设高校(培育)项目终期检查中,专家组这样评价重庆师范大学。
近3年,学生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奖项3项、“挑战杯”国家级奖项3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奖项104项。毕业生职后发展不断向好,一大批毕业生已成为教育、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中坚骨干力量。
四川外国语大学
讲好新文科建设故事 培养新时代卓越涉外人才
四川外国语大学与多所高校共同签署新文科教材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2021年8月,四川外国语大学获批成为重庆市“高水平新文科建设高校”立项单位。
2023年6月,四川外国语大学顺利通过重庆市“四新”建设高校中期验收,获评“优秀”。
惟进取也,故日新。而今,四川外国语大学新文科建设已历经3年创新实践,在学科专业融合、协同创新育人、教学提质增效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学校成功打造了“1368”外语类文科院校新文科教育改革实践模式,构建“一核三型八维”卓越涉外人才培养格局,形成外语院校新文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新范式。
“‘高水平新文科高校’建设项目,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部署,也是学校文科教育传统与外语学科优势叠加的必然选择。”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邹渝表示,学校将持续聚焦国家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切实推进具有川外特色的新文科建设,努力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一流外语人才,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到四川外国语大学调研
从学科融合起步
构建专业协同新生态
改革的先声是观念的变革。为推进新文科建设渗透办学各环节,四川外国语大学锚定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目标,依托重庆市“高水平新文科建设高校”项目建设,探索构建“1368”新文科教育改革模式,从指导思想、发展路径、任务举措等方面擘画新文科改革蓝图。而其核心任务就是学科专业创新。
在“1368”新文科教育改革范式下,学校着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交叉融合,构建了新文科建设战略新生态。
盘活存量,培育学科融合新态势。学校积极利用现有外语优势资源和多学科特点,推动人文社科内部、人文社科与理工医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理念聚合、知识对流、理论互鉴、模式重组、方法共用的新文科教育生态。目前,已设立19个交叉专业、13个微专业,成立全国首个语言智能学院,获批3个“人工智能+”学科群。
做优增量,构建专业协同新格局。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关键语种人才储备,有序增设马来语、罗马尼亚语等非通用语专业,全校外语语种专业达到25个;重点建设金融科技、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国际新闻与传播等与外语类专业优势互补的新专业,构筑多种专业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新文科专业建设生态。
“新文科”改革不仅带来了文科生态系统的焕新,也引领着全校专业提质升级,学校已有18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专业入选重庆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外国语言文学和翻译在最新一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进入第一方阵。
向卓越人才迈进
形成人才培养新格局
培养更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对新文科教育提出的关键命题。
作为国家最早设立的四所外语专业高等院校之一,四川外国语大学在新文科建设中精准把握人才培养的国际性、交叉性和适应性,以培养新时代卓越涉外人才为核心,形成“一核三型八维”人才培养格局。尤其是突破分科治学、分科育人的固有模式,探索跨专业、跨院校、跨行业和跨国界的“四跨”联合培养和协同育人机制,着力培养学生跨领域的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跨专业,构建卓越的知识体系。学校成立重庆首个新文科歌乐书院,推动本硕博人才联动式培养;推出“商务英语+国际金融与贸易”“西班牙语+电子商务”“英语+财务管理”“英语+法学”等双学士学位项目,实现不同专业之间的互融互通。
跨院校,培育卓越的专业素养。与西南政法大学签署联合办学协议,通过“法语+法学”“法学+法语”联合学士学位项目,校校携手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实现两校办学育人的深度融通。
跨行业,锤炼卓越的实践技能。积极引进社会资源,开展校企合作与联合培养,开办了“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同时加强与华为、科大讯飞等企业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和实践基地建设。
跨国界,彰显卓越的国际影响。建成“中澳商务英语”与“中法物流管理”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打通国界限制,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依托多语种语言优势,联合政企资源,成立国际影视产业学院、多语种跨境电商产业学院,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如今,20个校企联合培养项目、5个双学士学位项目、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产业学院已在川外落地。“四跨”协同育人机制促使学校在不断推进并深化新文科建设改革的进程中,形成了“多语种+”国际组织、涉外法治、国际传播、涉外商务、区域国别、国际教育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赋能卓越涉外人才培养。
促教育全面提质
开辟文科教育新路径
四川外国语大学的新文科特色发展之路,是从学科专业融合起步,向卓越人才迈进,最终指向的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在瞄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主线的同时,学校坚持守正创新、多维发力,有力带动价值引领、课程提质、模式培优、师资创先、质量提升等六大任务落地实施,不断探索开辟文科教育新路径、新范式。
以课程提质带动育人提效。学校构建起“校级-省级-国家级”一体化课程建设机制,获批省部级以上一流课程135门,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的200门交叉课程,编写反映时代特色的系列精品教材55部,还形成了具有外语院校特色的“345思政育人新模式”。
以师资创先引领教育争先。学校创新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七大工程”,打造了一支高水平新文科教师队伍,助力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和省级优秀社科奖10余项。学校还成立了重庆市普通本科高校外语教育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有组织地开展外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影响广泛。
以技术创新助力模式更新。着眼于数字时代下的新文科建设和卓越涉外人才培养,学校建成了新文科虚拟仿真实验实训中心、2个国家级和2个省级虚拟教研室,着力实现文科教育的技术化、跨界化、国际化。
以川外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学校积极运用多语种、高质量的译制片强化我国在影视传播领域的国际话语权,拉美文化交流项目已被国家广电总局列入重点“走出去”项目库,切实服务国家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和国际传播能力提升。
创新是新文科建设不变的主题。接下来,四川外国语大学还将从概念到体系、从理念到行动进行变革和提升,在构建新文科发展战略生态体系上形成思想共识、制度保障、特色优势,加快发展教育新质生产力,努力培养更多卓越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四川美术学院
擦亮重庆文化“金名片” 塑造“艺科融通”新人才
川美《“巡天”登月服系统组件设计》获得第四届“中国美术奖”金奖
新时代,高等教育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迫切需要通过体系变革加快教育创新发展。
四川美术学院作为重庆文化的“金名片”,承担着在助力文化强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责任。自“四新”建设全面启动,特别是入选重庆市高水平新文科建设高校以来,学校面向学科前沿、知识创新、科技变革、人文发展的新趋势,强化专题研究和特色发展,聚焦价值引领、融合发展、艺术赋能、课堂创新等领域,在新文科这条新赛道上走出育人新路,学校新文科高校建设中期检查获得“优秀”等级评价。
画好“施工图”
创新课程体系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
紧扣新文科之“新”,建好新课程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新时代文科人才。
以美育为底,学校熔铸“思政+艺术”特色,在全国首创外出实践教学“大思政”工作坊,开设“艺术劳动美育实践”课程,让学生走出校园描绘中华大地的斑斓画卷,在广阔与真实的现场中,提升专业能力和政治素养。
以个性化成长为本,学校创新实施“个性化培养改革计划”,通过构建“师生从游+全校通选”结合的“现代师徒制”个性化培养特色工作室,组建了数字媒体艺术、综合创意设计、民艺活化等专业领域的团队,助力学生实现“个性化”人生。
以校企合作为要,学校面向“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与行业单位和部属高校共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与多个头部企业携手,联合研发系列校企合作课程和“创新工坊课程”,面向多个专业开展跨域选课学习,不断赋能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以项目为重,学校描绘新文科建设“施工图”,设立了“新文科研究与价值传播专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专项”“新文科特色资源专项”“特色课程建设专项”“新文科教学能力专项”“学生发展专项”“质量文化与管理生态建设专项”七大新文科专题项目,聚焦优势专业、新兴课程、教学资源,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新时代文科人才,从而让新文科建设深下去、实起来。
绘就新蓝图
彰显文科特质服务国家战略
绚烂、缤纷的流光让人们驻足观看,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交织的视觉盛宴让人们叹为观止,在黄桷坪“中国·重庆国际光影艺术节”,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数字艺术场景吸引了众多游客,为整个城市增添了活力的色彩。
光影艺术节是学校与市级部门、属地政府、行业单位等联合打造的大型文旅活动,也是学校以艺术赋能社会发展,积极建设新文科的有力呈现。
紧扣新文科之“新”,以主动之姿擘画新文科建设蓝图。
学校人才培养紧贴社会需求、国家战略,将美术教育与航天强国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国际设计之都”建设等有机衔接。学校参与中国登月服外观和操作组件工业设计,承担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设计;围绕老旧城区改造、艺术园区打造、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积极参与城市更新;用艺术为乡村上色,落实好学校“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二十条措施,开展体现巴渝传统风貌的村落和民居研究、规划和设计,形成数百个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已连续20年打造重庆品牌性艺术文化盛事,依托毕业生作品展览举办“开放的六月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游”活动,将毕业作品在市内文化艺术场所、商业街区多点展出的“城市艺术细胞培育计划”中展出,已形成年均展出近万件学生作品、高峰时吸引400余万人次线上线下同步观展的大型展览。
新文科建设蹄疾步稳,新征程摘得累累硕果。自入选重庆市高水平新文科建设高校以来,四川美术学院获批3个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2个重庆市新文科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获得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二等奖2项。
来源丨重庆日报
声明丨“重庆教育”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认为内容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