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大通】大棚蔬菜“丰”景如画 产业兴旺“棚”勃发展

民生   2024-11-05 18:17   青海  

时政 民生 | 热点 | 民俗 | 文化 | 新闻 | 旅游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大通县新庄镇立足区域资源优势,持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力打造“大棚经济”,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依托国家级设施农业产业基地及“新庄黄瓜”品牌优势,致力于打造温室蔬菜规模化种植,现有设施农业大棚871栋,年产蔬菜25711吨,是大通县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眼下,正是秋季蔬菜采摘销售的关键时期,走进新庄镇的蔬菜大棚,上海青、辣椒、西红柿等蔬菜已陆续进入采收期,争“鲜”上市,种植户们正忙着采摘、打包和装运,田间地头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新庄镇蔬菜大棚负责人 赵生德

我每天要送80包上海青,一包是20斤,送往桥头农贸市场、菜市场、西宁菜,我的菜长得好,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是抢手货。

近年来,大通县新庄镇依照“提升富裕村、壮大一般村、带动薄弱村”的发展思路,以“投资入股”的模式,实现抱团发展。项目建成后,采取“村集体+农户+脱贫户”的模式,以“对外出租”的方式运行,由村民继续承包经营,所得租金归村集体经济所有,承包后的农户每年可增加经营性纯收入2万元。大棚年均可吸纳妇女等400余人务工,人均年收入增加1.5万元。 

新庄镇蔬菜大棚务工人员 李沙娘

像我们这样岁数大了,没地方去打工,现在在这个棚里削菜也挺好的,孩子们也能照顾上,一天也能挣上几十元。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走进大棚内,一股热气夹杂着泥土清香扑面而来,放眼望去,大棚内“精神抖擞”的上海青、辣椒等绿色蔬菜垄垄相连,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种植户赵生德正蹲坐在小凳子上,收摘新鲜的上海青。

新庄镇蔬菜大棚负责人 赵生德

原来的小棚土墙,种细菜成不了,现在改得这个棚阳光好,温度好,菜长得好,一年我们在这个棚里种点儿菜,经济收入也可以,我们也不用去外面打工。

 赵生德所说的“这个棚”就是指新庄镇申请3500万元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实施的西宁河湟田园绿色蔬菜基地(新庄镇)提升改造项目,通过实施该项目,改造了双新公路沿线废旧、废弃大棚244栋,使其重新利用。这些钢架大棚不仅是简单的农业生产设施,更承载着全村人致富增收的梦想。

新庄镇尕庄村党支部书记 韩文寿

我们村共有大棚是130座,年产蔬菜是100多万斤,每年的年产值收入是50万到60万元,带动村民就业人数是110多人,推动村民的年收入是从以前的1.5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万多元,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钱袋子。  

从“土墙棚”到“大温棚”,从农户“单打独斗”到规模化“抱团发展”,一座座大棚是群众的“菜篮子”,更是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新庄镇副镇长 刘益娟

近年来,新庄温室蔬菜种植已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为推动大通县蔬菜产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今年,我镇在“新庄黄瓜”的基础上,积极打造白菜、茄子、辣椒等新庄蔬菜特色农产品品牌,在拓宽市场销售渠道的同时带来了更多农业发展新方向。

一座座大棚的“崛起”,有效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不竭动力。新庄镇将继续积极探索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引进优质蔬菜品种,不断发展特色种植,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


来源:大通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冶敏 马小兰 
编辑:童知芍
责编:赵国君
审核:李国昌

大通宣传
这里是大通县委宣传部官方公众号。权威发布大通时政,多元呈现本土文化,搜寻民俗美景美食,快捷发现大通精彩。大通宣传,新鲜在线,随时推送!乐为大通鼓与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