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迎来立春节气。立春阶段是人体机能、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养生尤为重要。此阶段该如何养生?需注意些什么?
立春·饮食
古人立春吃什么?
立春食补菜谱快收好
立春养生着重于养肝。如何在春季的第一个节气适当地养生?这份食谱快学起来吧↓
01 枸杞糯米排骨粥
食材:排骨3~4块,糯米100克,枸杞15克,葱、姜和盐少许
做法:
把排骨洗净切成小块,糯米泡好备用,生姜洗净切成丝,小葱切成葱花备用
把洗好的排骨、泡好的糯米、切好的姜丝以及枸杞同时下锅,加入1000~1500毫升水,小火慢炖,炖上一个小时左右,直至米烂粥稠
最后在上面撒上小葱花和少许盐,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02 葱爆羊肉
食材:羊肉片、大葱、生抽和盐少许
做法:
斜刀将大葱切段
把羊肉片下锅焯一下,去血水
把切好的大葱下锅炒香,放入焯好的羊肉片
加上生抽、盐调味儿,翻炒一下即可出锅
03 清汤羊肉
食材:羊肉、姜片、红枣、党参、当归、黄芪、白萝卜、盐、枸杞
做法:
羊肉凉水下锅煮一下捞出
然后把羊肉放入电饭煲,同时加入姜片、红枣、一截党参、两片当归、两块黄芪,把肉汤倒进去,盖上锅盖,煮一个半小时
到时间后,加入白萝卜块,再煮半小时
出锅时,加入盐、枸杞即可
饮食应宜甘少酸
立春要多吃辛温发散的食物,如多用豆豉、葱、姜、韭菜、虾仁等食物来调味,还要少酸多甘,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润食品,如大枣、山药、小米等,可以补益脾胃之气。
立春·穿衣
立春时节正处于冷暖气流交汇时期,天气忽冷忽热,变化无常,也是流感、肺炎、哮喘等疾病的高发期。穿衣应遵循“春捂”原则,注意防寒保暖,适时增减衣物。
“春捂”应该捂哪儿?
①颈项部:颈项部有风池穴和风府穴,是容易中风邪的地方。保护好颈项部,可以避免风邪侵袭。②腹部:主要是捂肚脐,肚脐又叫神阙穴,温暖此处可保护脾胃。③膝足部:都说“寒从脚下生”,所以膝足部的保暖也尤为重要,“春捂”穿衣可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秋裤先别着急脱。
“春捂”要捂到什么时候?
建议遵循“815”原则。当昼夜温差大于8℃时,说明气温不稳定,需要捂,当气温连续保持在15℃以上,且维持了一两周时,就可以适当减少衣物。
哪些人群不适合“春捂”?
“春捂”的原则更多适用于平时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久病之人以及儿童。对于青壮年,尤其是体质偏燥热、阴虚或者湿热人群,“春捂”不一定适合。
立春·养肝
这些身体“信号”是肝脏在求救
中医认为,春气通肝,春季也最易使肝气旺盛,如疏发不当,则易致病。
肝炎是常见的疾病,主要分为病毒性和非病毒性两大类,早期不容易被发现,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征兆。这些都是肝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①身体有乏力感,体力下降,无明显原因的疲惫;②口臭、食欲减退、腹胀、厌油、恶心、慢性腹泻;③皮肤上可见蜘蛛痣;④黄疸,尿黄、眼黄、皮肤黄;⑤肝区不适、隐痛等。
立春节气,应怎样保护肝脏?
第一:充足睡眠
睡眠过程中,人体会进入自我修复模式,经常熬夜导致睡眠不足会影响肝脏夜间的自我修复。
第二:尽早戒酒
酒精对肝脏的损害非常明确,长期过度饮酒,乙醇本身及其衍生物乙醛可使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进而导致酒精性肝病。
第三:保护眼睛
中医认为,眼睛是否健康与肝脏功能息息相关。用眼过度,易导致肝血不足。对于需要长时间面对电脑工作的人来说,工作一段时间后,应通过闭目养神、远眺、做眼保健操等方式缓解视觉疲劳,达到养肝的目的。
第四:合理饮食
黄曲霉素可诱发肝癌,霉变的大米、花生和瓜子都可能含有较多的黄曲霉素。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胡萝卜、大蒜、菠菜、西兰花、包菜等,可改善肝功能。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鱼类、瘦肉、蛋类等,有益肝脏健康。
第五:心态平和
悲观、愤怒、焦虑、抑郁,这些负面情绪都很伤肝,可以通过外出活动、多晒太阳等调节情绪,保护肝脏健康。
转自: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