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活儿 | 不同年代的“年味”记忆

文化   2025-01-27 15:25   四川  

作为雅安人

你有怎样的“年味”记忆?

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小时候,年味是一种期盼

长大后,年味是一种回忆

于雅安人而言

不同年代的我们

有不一样的“年味”记忆


1935年出生的蒋昭义先生

记忆里儿时的年

无论家里面条件如何

都会给孩子弄一双新鞋子穿

长辈手工缝制的圆口布鞋

拥有新鞋子是最幸福的事儿

穿上以后高兴得很

到处跳啊、跑啊……

就感觉人的“档次”提升了许多


1939年出生的吴洪武先生回忆起

童年时期的年夜饭

他记忆最深的便是

一家人要到堂屋里面去

燃香、烧钱、跪拜老祖宗

端上猪头到祖坟祭献……

祭献结束后再吃年饭

而且年三十要守岁、辞旧迎新

祈福纳祥新一年的期盼


1968年出生的钟崇斌回忆

他十来岁时的春节情景

让他记忆最深刻的年味

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

儿时最喜欢放鞭炮

就是能跟发小一起

用压岁钱买鞭炮放

第二件事就是过年的时候

一家人要吃顿大餐

那时的生活条件不是很好

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鸡鱼肉

一家人舒舒服服的坐在一起吃肉


1986年出生的鲁妮娜

作为80后的她

记忆里的年

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

买瓜子、花生、糖……

然后就是雅安人春节必去的

雅安烈士陵园看灯会

灯会上五颜六色的灯

对于儿时的她来说

就是“见世面”


无论我们记忆中的年味怎样

2025年春节又将悄然而至

儿时过年浓浓的年味

仿佛就在眼前

一年又一年

我们对年味

有着不同的理解

这年味品的是

一种气氛、一种心情、一种温暖、一种期盼


50年代的雅安人

今年大都年过七旬

他们记忆中的年味儿是温暖的

或是能够吃上肉的满足

或是穿上妈妈亲手做的新棉袄

……


听父母辈讲述

60年代的雅安人的年

就是对一年辛苦奋斗的犒赏

能买上几斤好肉、添置几件新衣

就是最大的幸福

一年攒下的钱

要是能给家里买台黑白电视

年三十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晚

那画面,至今难忘


70后、80后的雅安人

儿时的年味儿有了新变化

春节家里菜板上的食材越来越丰富

大年初一要跟长辈去逛庙会、看舞龙舞狮

那时雅安市区的广场坝很热闹

可以踢足球,还有好多新鲜的游乐项目

春节还可以到青衣江边放鞭炮


如今90后、00后的年

更有个性和创意

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过年方式

会自己动手制作春联、窗花

用独特的设计表达对新年的祝福

会和朋友一起逛商场吃美食、街拍打卡

或者宅在家里追新番、打游戏

年就是自己做主的日子

又或者跟爸妈一起爬金凤寺

敲响新年的钟声

又或是除夕夜坐等家族群的大红包

用手机抢红包、收祝福

……


年味

在雅安大街小巷的街景里

是街头高高挂起的中国结、红灯笼

是雅安人脸上洋溢着的笑容

不同年代的人

有着不同的年味记忆

但相同的是那份对家乡雅安的喜爱

对家的眷恋、对幸福的追求





END



栏目策划

周昆  高菲菲

本文主创

文稿 | 高菲菲

视频主创 | 黄伟 鲁妮娜 李祖珂 高菲菲

视频配音 | 鲁妮娜 戴富丽 李祖珂

编辑、审稿

编辑 | 罗天庆

审稿 | 唐砚玉 高晓军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
每一天,和雅安相遇。(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