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头求知,田间悟理|国际关系学院2022级本科生劳动教育实践圆满结束

教育   2024-12-03 22:41   北京  




2024年11月23日至24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2级本科生组成第一、第二劳动生产队,前往中国农业大学涿州教学实验场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离开知识的象牙塔,国关学子在田间地头拥抱最真实的世界。在劳动教育期间,同学们学习了耕读理论课程,亲手栽种农作物,观摩“科技赋能”的现代牧业与现代农业,还亲自体验了农业机械!


课堂之外,同学们亲身感受从事农业生产的辛劳与不易,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农业水平的发展现状——黄土之上,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既拓展了国关学子的视野,也增强了同学们的跨专业素质。





11月23日清晨,同学们乘坐巴士来到了中国农业大学涿州教学实验场,开启了为期两天的劳动教育。上午十点,开班仪式在稼穑楼西报告厅举行,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张晓京、实验场党委书记李克江出席开班仪式并分别致辞。国际关系学院团委书记解栋主持开班仪式。



张晓京书记从跨学科的视角出发,首先以“粮食安全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切入,点明了农业发展与国际关系研究之间存在重要关联。此外,张书记还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强调了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劳动实践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张书记指出,国关学子参与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既是对专业关切的回应,也是塑造自身完整人格的重要一环。同学们应珍惜本次学习机会,在劳动中体悟真实的世界,灌溉自己的心灵。




李克江书记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实验场的重点项目,包括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物分子育种创新中心、葡萄酒实训研发中心等,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最后,李书记表示希望同学们能提高认识,积极参与,在劳动中有所得、有所获。



随后,国际关系学院教务科教师高皓月、团委副书记亚琪为两支劳动生产队授旗,标志着本次劳动教育活动正式启动。









11月23日上午,生产队兵分两路,先后观摩现代牧业,观看农业宣传片,学习基础的耕读理论。


在理论学习环节,实验场副场长李轩复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现状,在介绍我国农业先进发展的同时也指出了当前仍然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现实认识。李轩复老师还在课程中点出,耕读教育的特色在于拥有实践环节,鼓励同学们走出“小课堂”,走进“大世界”,在亲身实践中积累经验、淬炼精神。






在农场教学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还参观了奶牛养殖基地,了解了母牛与牛犊的饲养方式、饲料成分,观摩了先进的自动挤奶系统,对中国乳畜业的发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11月23日下午,生产队走入田间地头,亲手挖掘红薯,操作玉米脱粒机,体验农忙时节的辛勤与喜悦!


 



伴着十一月清爽的空气,

同学们愉快地开始劳作!

一铲破土,连缀成串的红薯   

色泽鲜艳,惹眼醒目,

田垄之间满是丰收的喜悦!



操作农机,对许多同学都是

充满新鲜感的体验!

伴随着清脆的碰撞声,

手摇脱粒机里蹦出金黄的玉米粒,

将初冬的大地点缀得生机勃勃!







沉重的石碾和石磨一圈圈轮转,
好似铺展着千年农耕文明的画卷。

同学们齐心协力,默契配合,

将脱粒后的玉米粒反复碾磨。

碾碎的玉米面  

从石磨的缝隙中倾泻而下,

仿佛金色流沙从掌心滑过,

香气馥郁绵长,

辛劳和汗水都化作充实的满足感!






结束农艺体验后,生产队前往温室大棚,学习辨认常见的农作物。从粮食作物到纤维作物,从油料作物到糖料作物······在教学人员全面的介绍之下,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常见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及环境。








11月24日,生产队前往劳动教育扩展区,开启新一天的体验!


实验场的拖拉机是当之无愧的“人气项目”,同学们集中学习了拖拉机的用途及各类型号的编码方法,之后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体验驾驶。尽管寒风凛冽,但同学们热情不减,体验处很快就排起了两列长队。


 



在“拖拉机驾校”的另一边,实验场技术人员向同学们展示了可以高效精准地向作物喷洒农药的植保无人机。在教学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争相体验现代科技赋能农业生产的“指间魔法”!




随后,同学们来到温室大棚,化身“护苗使者”!向工作人员习得种植技巧后,同学们便纷纷开始动手种植。大棚内刹时间热闹非凡,种植架上很快就挺立起一排排生机盎然的油麦菜、生菜、油菜苗。



















11月23日夜晚,结束一天的学习与劳作后,生产队的同学们集合在盛大的篝火旁,开启了一场其乐融融、载歌载舞的篝火晚会。篝火传递着祝福、欢乐与温暖,梦幻如童话。






柔美的吟唱引得月光驻足,动感的舞姿点燃寂静的黑夜,多才多艺的同学们纷纷展现自我,在火焰的映照下消弭心与心的距离。


丰富多彩的游戏贯穿着整场晚会,除了互动氛围十足的听歌识曲、脑筋急转弯,考验反应能力的“一块五毛”锻炼了同学们的合作精神,紧张刺激的击鼓传花更是将晚会的气氛推向高潮——欢声笑语回荡在小院之中,国关学子之间真挚的情谊将永远如篝火般炽热明亮,久燃不熄!


在晚会的尾声,学生会的同学们捧出早已准备好的生日蛋糕,为生日在十一月的四位同学送上最难忘的记忆。


生!日!快!乐!


 







2022级国际政治学班 陈雅欣


当我脚踏实地走在田间,当我一铲一铲耐心收获,才明白了播种和浇灌的意义。


我们在晨光中聆听师长悉语,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国家未来的粮食安全之重,每一次试验和创新都饱含国富民强的希冀,才明白“科技自立自强”绝不是一句空话,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是实现强国之梦的基石。


我们在地头采掘红薯,硕大饱满的果实凝聚了种田人的心力,在泥土上冻前,有幸参与了这场迟来的收获。当我双手沾满泥土,当我一次次弯腰间,才真正体会到耕耘与收获的甘甜。


我们学习每一种农具的使用,如此贴近地感受“需求推动技术进步”的真谛。每一件工具的设计、效能、功能各异,在四季轮回中助力着农事,为农业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我们亲手种植,亲手收获,感受着从土地到餐桌的每一步变化,才深刻理解“自给自足”的真正含义。我们在劳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才懂得“劳动教育”不仅仅是体力的付出,更是智慧的积累,是品格的塑造。


我们走在知农路上,走在勤耕路上,才知“知农爱农兴农强农”不仅是口号,更是行动的指南。每一步脚印,都是对土地深情的告白,每一次挥汗,都是对丰收的期待。


我们在田间地头,与自然对话,与土地共呼吸,才懂得每一粒种子的珍贵,每一片绿叶的生机。我们在春播秋收中,体会到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循环,才明白农业不仅是生产,更是生活,是文化,是传承。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2022级国际政治经济学班 肖思航


最盛大的欢呼,是收获的快乐。师傅为我们演示农机驾驶,还田机的威力着实吓了我一跳。他像一个冲锋的勇士,驾驶着农机冲进了玉米地,前方没有路,他也兀自地走,不一会,便夷平了一条路,也是下一季继续耕种的用地。我看到的,不止是师傅娴熟的操作,不止是现代农机的威武,还是那种远古拓殖、遇山开山的辛勤劳动的精神。土地是最神奇的存在,重农主义认为土地是一切价值的来源;劳动者是最可贵的存在,因为劳动创造一切价值。当辛勤劳动的人民和天赐天养的土地结合在一起,便养育了世世代代的我们。这一次,我的身心都无比亲近着土地,我见识了它的厚重,也开始理解人们对土地深深的依恋。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2022级历史与政治学实验班 吴劭一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在科技日新月异、农业机械化逐渐普及的当代社会,作为青年学生,我们是否还有必要参加农业劳动?”我想,这一次劳动教育很好地解答了我的疑惑。


首先,劳动教育很好地锻炼了我们的执行力。孔子曾经说过:“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无论是田间地头的挖红薯体验,还是传统农具的使用体验,这些宝贵的经历都丰富了我们的常识,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品格。


其次,劳动教育帮助我们对中国农业现代化有了一个更加直观、深入的认识,操作无人机、驾驶拖拉机都是我们与现代农业最亲切而紧密的接触。通过现场体验,我们在有感于祖国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取得伟大进步的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坚定信心。


最后,钱穆先生曾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提到:“中国则为举世惟一的农耕和平文化最优秀之代表。”博大精神、源远流长的中国农业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海纳百川、天人一体的民族精神,农业劳动教育让我们深化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知、强化了我们对中华文明的坚定信念,这将有利于我们在如今激荡变化的时代里站稳脚跟、初心不改。我想,这就是此次劳动教育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2022级外交学班 廖婕


在这片河北涿州的农业基地,我们首次集体投身于劳动教育的实践中。在这里,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劳动的魅力和知识的力量。讲解员的专业讲解,让我对农业有了新的敬畏;动手挖红薯、用石磨磨玉米粉的过程,是汗水与收获的交织;深入了解了温室大棚与普通大棚的区别,让我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晚上的篝火晚会,将这两天的劳动体验推向高潮,让我们在劳动之余,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这次劳动教育,让我深刻认识到,劳动不仅是生活的必需,更是精神的磨砺。它教会了我尊重每一份劳动,珍惜每一份收获。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带着这份感悟,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在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上。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2022级政治学与行政学班 姜雯祥


置身于田野间,参与种地劳动教育,我仿佛与大自然进行了一场亲密的对话。每一次铁锹的铲地,都蕴含着丰收的喜悦;每一株菜苗的栽种,都是对劳动的切身体会。在这次教育中,我学会了细致和耐心,也体会到了重复和坚持背后的艰辛。看着作物在土地上和大棚里生长,我感受到了旺盛的生命力,也体会到了现代化农业的便捷。


置身现代化农机中,我感受到科技兴农不是空喊的口号,而是普惠农民的现实创造。这次劳动教育,不仅让我对农民的辛勤付出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我更加珍惜大自然的馈赠,也让我见证中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成果。我坚信,每一份劳动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每一份付出都会得到应有的回报,每一次创新与坚持都会让我们的农业发展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原视频链接,提取码:2022



图片、视频 | 韦佳仪 李子昂 张蒲潇涵 

伊木冉·瓦日斯江 侯俊宇 程美灿 宋安晴 亚  琪

视频制作 | 韦佳仪

文字 | 蓝亦安

审校 | 国关团委

编辑 | 戴飞鸥 李姿妮 亚  琪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