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关菁英绘|她是张思薇!

教育   2024-11-29 17:31   北京  




张思薇






张思薇中共党员,国际关系学院2021级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专业本科生。荣获2024年国家奖学金京东特等奖学金,曾获学习优秀奖学金、校级优秀团学骨干等多项荣誉奖励,曾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学校党思委学生骨干团部门负责人,获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保研offer,保研至本院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








1

学无止境,业精于勤


初入人大之时,张思薇对大学学习和生活感到无所适从,迷失在陌生的专业课程、热闹的学生组织以及接连不断的考试测验中。在课程学习上,一开始她上课只会做一个“笔记机器”,把所有知识点整理到笔记中,这一学习模式使她耗费大量时间记录课件内容,而无法充分吸收老师讲述的“精华”。后来,她不断调整学习方法,通过提前阅读课本等方式了解“知识”,而宝贵的上课时间则侧重理解“思想”,尽力与老师的思维节奏保持同步。调整学习方法后,她得以更加高效地理解课堂内容。


在所学课程中,她对“国际经济关系”这门专业课的课堂展示印象深刻。为了找到一个有趣且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她和小组同学几乎“扫荡”了学校图书馆密排库,钻研并不熟悉的专业知识和海量的数据。她们每人分工一摞书籍进行查阅,无数次在咖啡店进行交流讨论,反复修改选题、整理数据、调整文字,最后终于取得了亮眼的展示效果。她认为,只有自己喜欢自己做的题目、认可自己成果的价值,才是“无愧于心”。尽力攻克一个个挑战的经历,让她后来回想也会为自己感到自豪。



张思薇部分课程笔记


在专业学习上,张思薇经历了从“广泛探索”到“逐步聚焦”的过程。在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后,她围绕自身的专业进行了广泛尝试,通过专业书籍和课程明确自己的专业分流方向,通过参与模拟联合国等活动了解国际组织的运行方式,通过参加牛津中国论坛、“全球南方”青年峰会等活动同国际友人进行交流。大二在中国信通院的实习中,张思薇参与信息通信领域的产业政策研究,初步接触产业研究并产生兴趣。大三、大四期间,在李巍教授的指导以及师兄师姐的帮助下,她得以更加系统地接触产业政治经济的研究方法,并且逐步关注更加具体的产业领域,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导师对专业的热爱与激情以及师门昂扬而温暖的氛围都深深影响着她,激励着她不断前进。



2

全面发展,服务他人


学生工作是张思薇大学生活的另一重要组成。大二期间,张思薇作为院学生会学术部部长,负责运营“人民大学国政评论”公众号,校对编辑学术推送上百篇,这一经历极大锻炼了她严谨细致的学习和工作习惯。大三作为主席团成员,张思薇牵头组织了更加广泛的学生活动。对她来说,学生工作意味着与更多人形成联结,一同创造一段段故事和回忆:从金秋时节迎接新生的“国苑雅集 秋月关情”等丰富活动,到助力学习的“传帮带”等系列分享和讲座,到临近期末的“温馨冬日 情暖国关”系列活动和新年之际的剪窗花、包饺子活动,到春夏之交的“心理健康月”艺术展,再到盛夏来临的毕业大会......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她也不知不觉陪伴许多同学经历了大学生活的珍贵节点,这使她感受到强烈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张思薇参与组织的部分学生活动合影


大三学年是张思薇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抗压能力得到显著锻炼的一年。大三这一年,她面临24门课(44学分,含10门专业核心课)的繁重学习任务,同时在学生工作上牵头组织若干规模较大的重点活动。来自两方面的挑战使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她也曾因为难以协调时间精力而感到焦头烂额。在经历了最初高度紧张带来的一段时期的情绪消沉后,她在身边支持她的朋友们的鼓励和帮助下重新振作,逐步探索出以轻重缓急来区分各项事务,“有序推进”“集中火力”相结合的学习和工作方法。

张思薇还清晰地记得2023年学院新生中秋晚会的策划过程,学院学生会、融媒体中心、学生发展中心、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十余个部门都参与到活动的各个环节当中。大家通力合作,创新想法层出不穷,共同创造了一个难忘的团圆之夜。通过此次大型活动的组织,她在组织协调、时间规划、活动策划等方面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主持换届大会时,她回望学生工作的无数画面,感触颇深。虽然有过许多困难挫折,但在她的回忆里留下一直都是最为精彩和幸福的时刻。


张思薇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第二十五次学生代表大会


在紧张的保研过程中,她也曾陷入自我怀疑。努力是最好的答案,只要过程做到全力以赴,任何结果都是不留遗憾。在调整心态后,她扎实制定保研的复习计划,每天早八晚十一在立德研学中心自习,不放过任何的知识细节。回想起来,她认为那一段时光十分充实,每天都能在立德楼十一层邂逅绚烂的晚霞。最后,她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在学习上,她大三学年绩点突破3.9,达到她大学以来最高的学年成绩;在保研中,她获得了专业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在学生工作上,她的许多工作成果广受师生好评。



在立德研学中心拍摄的傍晚景色



3

学以致用,力行践知


大学期间,张思薇通过社会实践来理解“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的真正含义。在北京市政协的实习中,张思薇审核校对超过300份提案,在此过程中了解到各行各业的发展关切,并直观地感受到国家制度如何代表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的利益。通过“大国边疆”“家国行天下”“千人百村”(后更名为“千村百巷”)等各类社会实践项目,张思薇前往新疆阿勒泰、喀什、克拉玛依、河北正定、云南昆明、湖北黄石等地进行调研。她认为,通过走进乡村原野、社区街道,亲眼看见多样的发展方式,亲身体会多彩的风土人情,能够对社会产生最为直观和深刻的感受。

在“大国边疆”调研过程中,张思薇作为团队学术组负责人,仔细研究并拟定每一次座谈交流的访谈提纲。在新疆塔县,她与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中国人民大学荣誉辅导员龙吉克·卡德尔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交流,聆听帕米尔高原英雄护边人讲述一家四代戍边的动人故事。穿越了雪域边疆漫长的路途,张思薇跟随调研团抵达中国海拔最高的国门——红其拉甫国门。在超过五千米的海拔下,她震撼于皑皑白雪映衬下飘扬的国旗和宏伟的国门,感受到无比的自豪。

大四期间,作为学院经济外交研究中心和美国研究中心的助理,张思薇在老师和师兄师姐的帮助下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和工作能力,在实践中增长经验。作为“经济外交学人”公众号的编辑,她通过参与撰写“超级企业动态”“经济外交月报”等栏目内容,不断精进文字表达能力,锻炼自身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在人大美国研究中心,她通过参与组织若干较大规模的学术活动,在熟悉讲座举办的各个流程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临场反应等相关能力。




大学以来,张思薇一直保持着记日记的习惯。从初入大学到毕业年级,从青涩懵懂到逐渐成熟,超过40万字的日记见证了她成长道路上的点点滴滴。在这一激荡的时代,她始终坚信努力的意义。不弃微末,久久为功,一切的过往汇聚为当下,而每一个当下都在铸就未来。




图片 | 张思薇

策划 | 团委

编辑 | 融媒体中心编辑部 张歆云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