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石碾,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人都知道,它是一种用石头和木料等制作的使谷物破碎或去皮用的工具,通常固定在村民相对集中的地方,且避风朝阳空间大。现在比较古老的村庄还都存在,有的还正在使用着,多数以碾小杂粮、辣椒、花椒等为主,不在用于大批量的对粮食的破碎。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石碾,逐渐被电气化磨面机所取代,而这些石碾多数被作为“古董”收藏了起来。
石碾的组织结构也很简单,由碾盘(碾台)、碾砣(也叫磙子、碌碡)、碾框、碾管芯、碾棍孔、碾棍等组成。石碾分上下两部分,上面的叫碾砣,下面的叫碾盘。碾盘和碾砣的接触面上,形成了中间深两边浅的碾齿,碾砣与碾盘的挤压,用以磨碎粮食,久而久之碾砣、碾盘非常光滑,非常干净卫生。在使用的过程中,用碾棍使劲驱动,大部分是按照逆时针的方向一圈一圈地转动,达到破损实物的目的。如果碾十斤左右的玉米面的话,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在天气好的情况下,一般在农闲季节,村民们按照先后顺序轮番使用,下一个推碾的往往给正在推碾的帮忙,依此类推,这种邻里友善的举动已形成了惯例,再就是它也成了村民们拉家常、议民事的场所。
我五、六岁的时候,正直文革时期,全家人下放到农村,因为老家里没房子,就回到了姥姥家居住。姥姥家房子后面的大街上,是一个比较宽敞的地方,那里就有一个石头碾,且碾磙、碾盘十分干净,是村民碾粮食的重要工具。因此,基本上天天聚集很多的大人和小孩,我通常和小朋友们在一块打闹,不时地围着碾道跑来跑去,非常开心。
当时,父母都在医院里工作,在我的印象里,母亲是一个知书达礼、善良勤快的家庭妇女,在医院里的时候她是一名妇产科医生,回到农村后,在村里主动当起了一名义务乡村医生,走百家,看百病,认识的人特别多,群众威望也很高。因为她姓单(shan),村民们给她的称呼是“行善家”。平时,她一有时间就帮着别人推碾、摞面、看小孩。轮到我们家碾粮食的时候,乡亲们都争先恐后的给我母亲帮忙,我有时也扶着碾棍头,跟着大人轻快地一圈一圈地跑。
深秋的一个深夜,我醒来后不见了母亲,屋门是敞着的,当时也没感到害怕,所以也没有哭,因为姥姥屋后头“吱吱扭扭”的碾轴声告送我,有大人在推碾。
我折身跑到了大街上,蹲在墙角下,借着月光,看看是谁在推碾,当碾停了下来的时候,树叶落下的声音,显得整个夜晚非常寂静,我越看身影越熟悉,慢慢地走了过去。没错,是母亲在推碾,我姥姥在地上簸篮里不停地摞面,两个人好长时间不说一句话。
“你怎么醒了?别感冒了。”
“赶快回去睡觉去。”
母亲这时候停下手中的活,领着我的手,把我送回了家,我当时也很不情愿,只想多呆一会。
我趴在了床上,伴随着屋后“吱扭、吱扭”的碾轴声,渐渐地又进入了梦乡。
当我醒来的时候,母亲已回到了家,零乱的头发里却散发出一份香气,不时地用毛巾拍打着身上的面粉,并告送我,咱家里没有地,没有农活干,现在大人们都在忙秋,人家干了一天活都很累,咱不麻烦别人,所以就偷偷地和你姥姥磨了半晚上面,等天气冷的时候,给你摊煎饼吃。
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从她愉快的心情中,我仿佛感觉到她是一身的轻松,一个被家家户户所尊敬,宁肯自己多受累,也不肯给别人添麻烦的那种高尚情怀,是做人的准则。此刻,彰显了母亲的伟大。她这种为人忠厚诚恳的基因,时刻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教育着我,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自立、自强,不依不靠,不畏困难所吓倒,做一个对社会有用、受人尊敬的人。再过几天就是母亲去世六周年的日子,此短文以表对母亲的思。
作者简介:周庆明,男,1962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80年参加农行工作,现已退休。现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东平县中共党史学会会长。业余时间善于写作、摄影、党史及历史文化研究。
公司简介:
山东宣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编辑出版服务为主业的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是山东省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印刷服务定点供应商、山东省包装印刷协会理事单位、中国出版协会会员单位,具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和“印刷经营许可证”资质。
出书找宣艺,服务一站式。
成书时间短,价格且更低。
业务范围:
图书出版 单丛书号
期刊杂志 志书年鉴
宣传画册 产品样本
设计印装 展览服务
合作电话:1385319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