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是原动力丨笔记侠PPE绍兴站心学结课回顾

创业   2024-09-30 21:30   北京  


2024年8月31日,笔记侠PPE(政经哲)绍兴站的课程圆满收官。


这是笔记侠PPE(政经哲)2024级同学的第三课:心学模块【心力】。置身于绍兴阳明故里——王阳明在此生活时间最长、留下遗迹最多的故居,一方面是感受阳明先生一生57年跌宕的起伏和巨大的反差,一方面是探索阳明心学的哲理,考虑如何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相结合、与世界文明相融合,将阳明先生的生命实践结晶与今天的企业家精神境界相互碰撞,思索极端复杂时代的选择与决策。


王阳明的一生,都不在计划内,但都能从容应对。被贬龙场,悟道了;毫无军事经验,却平定土匪和宁王叛乱;遭受嫉妒诬陷,他说“良知是吾师”;病逝归途,他说“我心光明,亦复何求”。一生百死千难,运用自己的觉知、感知、知识和良知,不仅斗山中贼,也斗心中贼,终入圣人之列。


同学合影


于斯地开启PPE(政经哲)心学课程,既是一次神奇的探索,更是一次奇特的出发,其意义在于:王阳明的一生,是思想认知和行为实践高度一致的一生,是人格完整健全的一生。从80年代到现在,过去40年,中国诞生了4代企业家,2024年,有一群人正在成为第五代企业家,赶赴下一个大时代,他们以正大光明之心,学正大光明之学,行正大光明之事,做正大光明之人。


心学大课

“阳明心学,乃人生实践之学。”


在阳明故里-王阳明故宅旧址,第三模块的全程授课导师、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知名王阳明研究专家董平老师讲授《阳明心学:复杂时代的决策智慧》。


为何王阳明如此受欢迎?生命的意义何在?人最宝贵的是什么?心性从哪里来?你的人性、我的人性、大家的人性,一样吗?为何我们要追求和“道”相一致?什么是良知?定力在什么地方?怎么知道事上磨练得如何了?什么叫心外无物?如何让经历和经验成为理解智慧的资粮?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语言是否是唯一的方式?


“人生艰难处,便是修心时。我心即世界,一切从心里来,只有心能悟。心不在焉,任何行为都失去了意义。”


阳明故里—阳明先生雕像


第一天课堂《为什么会有王阳明》,董平教授讲述了王阳明是怎么成长的,一生是怎么处理事情的。他的一生充满了意外,他所经历的每一件事都出乎意料:生而不凡、立志成圣、年少有为、步入仕途、被贬龙场悟道、贵州学政、平定江西土匪、平定宁王叛乱、教书育人、病逝归途。


同学们在课堂上


董平教授先强调了王阳明的特殊价值。


‘求是’二字源自何处?就来自王阳明。王阳明精神,他可能是连接中国古今的关键人物之一,同时也因为他坚持‘求是‘的精神。


他所表达的并非是想要颠覆社会上流行的某种观点,而是强调每个人的世界观都是独一无二的。他所提出的理论或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与他个人的生命经历紧密相连。


他所倡导的心学,并非源自抽象的理论,而是根植于他个人的生命体验。他的整个学说体系,实际上是他生命实践的结晶,因此它具有不可动摇的稳定性。


为了还原阳明先生所处的时代、文化,以及家庭和身份的观念,说明古今之间以及不同文化中心之间存在的差异,董平教授先详细阐述了传统文化的道和礼。


“每一个民族在其诞生之初都有其原始的观念和理念。中国最原始的理念是阴阳。”


“在中国文化中,太阳的升起与落下,自然界的循环往复,一切现象都自然而然地发生。太阳升起代表阳,太阳落山则代表阴,阴极而生阳,阳极而生阴,天地循环往复,日夜交替,但其转化并非无序。秩序的展现,即是其本质,且此秩序是自然之序,天人合一,不可分割。这就是‘道’的真谛。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共存被视为一种理想状态。自然界的法则与人类社会的规范在某种程度上被统称为‘道’。”


21世纪的我们,面对的是工业时代带来的机械化、电机化、信息化、自动化,特别是今天,人类的活动也开始受数智化的影响,各个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与竞争越来越多,但是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交往策略中,依然有一种思考方式,那就是依道而行,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与“道”相一致,从而成就某件事。


同学们参访阳明故里


阐述完王阳明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董平教授给我们介绍王阳明在他的时代中如何悟道,获得智慧。


关于立志,很多人都知道,12岁的时候,王阳明就立下成为圣人之志。


他非常勤学。王阳明先生不仅是在明朝,甚至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博学的人,在大明朝,与他同时代的人中,无人能出其右,无人比他更博学多识。


年轻的时候,连续几年,王阳明一直在研读《武经七书》,包括《孙子兵法》等,在书边、书眉随手写满了自己的批注。他还专门跑到居庸关和草原民族交往两三个月。


王阳明挚友湛若水用“五溺”概括他34岁之前的成圣历程:溺任侠、溺骑射、溺辞章、溺神仙、溺佛氏。然而,这“五溺”,恰恰是王阳明立志成圣路上不断探索的必经阶段。


直到,王阳明被贬到达贵州龙场驿,在一个近乎原始的偏僻之处,在生命绝境时“绝地重生”,真切地体悟到“心即理”、“圣人之道,吾性俱足”,实现了他思想生命的更生。


同学们认真听讲


“当时的驿站一片荒芜,一无所有。恶劣的自然环境、极度的物资匮乏、上级官员的凌辱,生死之间几乎命悬一线,把王阳明逼到了生命的绝境,对他来说,这是生命的炼狱。”


“贵州地区本就潮湿多雨,加之棚屋条件恶劣,实在不宜居住,随后,他因病痛缠身,身体状况堪忧。因此他便迁入了一个可以挡风遮雨的山洞。他在那里忍受着病痛,诵读《易经》,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在龙场东侧发现了一处更为适宜的地点,迁至东洞,并将其更名为‘阳明小洞天’。”


“在龙场,名利、地位似乎都失去了意义。生命本身的意义何在?人生艰难处,便是修心时。他在思考‘存在与不存在’的问题,思考着明日的意义,在埋葬自己之后,每天默坐,最终悟到‘心即理’这一心学命题的根本觉悟。”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成为圣人的根本就存在于我们内心,而非外在的知识。虽然外在知识并非不重要,但它并非成为圣人的必要条件,更非充分条件。只有心能悟,悟就是‘吾心’。”


原来,智慧,不假外求,而在自心自性。古人对智慧有明确阐述,《尚书》中“思曰睿,睿作圣”,这是中国文化的根本。


用今天的话,思是“反思”“反省”。“思”是自我心灵的对内的自我运用,就是今天讲的“反思”。


“心不在焉,任何行为都失去了意义。心不在焉,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唯有心志坚定,才能真正展现自我。”


董平老师授课中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贵州的文明书院宣讲了“知行合一”,开始传播自己的学问,标志着阳明心学的正式诞生。


3年的被贬生涯结束后,王阳明重返官僚体系。他必须再次从头做起:县令。作为江西庐陵县令,他面临着多个挑战,然而他的智慧和能力令人钦佩。


第一项挑战是他发现诉讼案件频发。经过审视后,他发现这些案件多为琐事,民众好讼,风气粗野。于是,他发布公告,不再受理无关紧要的案件,强调在共同生活的地方应相互团结,相互帮助。


这些公告言论确实产生了效果。百姓是通情达理的,只要将道理向他们阐述清楚,他们便会听从。


好的管理是引导和激发人的善意,不是管控和约束人的恶意。当发现问题,多数管理者就下意识是解决问题的时候,有可能,解决问题,就是制造更多的问题,甚至你就是问题本身。当遇到问题的时候,管理者的下意识是如何让此类问题不再发生,这个时候就摆脱了问题。


“第二项挑战是当地百姓经常受到土匪的侵扰。土匪行动迅速,百姓往往难以及时反应。因此,王阳明开始实施一种古代制度——保甲法,实行五户一组的自我管理与联防联控。这种自我管理和协同防御的手段,无论是称作联防还是协防,都显示出了显著的成效,盗贼再未得逞。”


“王阳明先生面临的第三项挑战是庐陵县爆发的流行病。王阳明采取有效的防疫措施,包括环境消毒和隔离措施,禁止居民相互走访。同时,他组织医生和药物,为居民提供预防性治疗,迅速控制了疫情。”


一个好的机制,如果管的是自己的需要,就会无效;如果管的是参与者的需要,就会有效。王阳明可能不是医学专家,但他能够组织起懂得医学知识的医师,共同应对疫情。


“一个人的学识广博是一回事,而他如何运用知识则是另一回事。”


王阳明庐陵县八年的治理过程中,遭遇了土匪的袭击、疫病的流行以及火灾等突发状况,这些事件均出乎他的预料。然而,他总能妥善处理,展现出其卓越的治理能力。


同学们在认真听讲


离开庐陵后,王阳明的职位频繁更迭,也迎来了讲学最为完整的时期,直到担任督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涵盖广东北部、福建南部、江西、广西四省交界之地,当地政府与民众频繁遭受土匪的侵扰,束手无策。


45岁,一个毫无军事经验、只有讲学之名的一介书生王阳明,开始变成我们所熟识的戎马生涯的形象,指挥军队平定叛乱。文武双全的完整人格就此呈现,“文,能够传承圣人学统;武,能够安定天下”。


王阳明用1年零3个月时间,成功剿除南赣各路匪患。当年的艰难程度不容小觑,战事连绵不断,他几乎无暇休息。但他绝非仅为战争而战。战事结束,土匪被消灭后,他真正考虑的是该地区的长治久安。


然后用43天平定宁王,生擒朱宸濠,却又被污蔑刁难为未获朝廷授命而擅作主张平叛,是蔑视朝廷。


之后,王阳明返回绍兴,开始集中专注讲学的时间,讲学的核心思想主要围绕“万物一体,心外无物”展开,强调人与天下万物的统一。


董平老师授课


直至后来不得不复出至广西勘乱,临行前,他向钱德洪与王畿详细阐述了著名的“四句教义”: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到了广西,王阳明不费一兵一卒就让反叛的土酋接受招安,接受了7万人的投降,却又被人指责他“欲立异以为高”,贻害天下。在断藤峡,王阳明因为中毒,身体每况愈下,为此记着赶回绍兴,途中到达江西大余县青龙铺,王阳明留下了人生的最后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57岁,去世。


回顾王阳明的一生,此心光明磊落,无私无畏,秉持中正之道,从未为个人的私欲谋取过利益。


“阳明先生留给后人的是他的人格,一个真正实现健全人格的完整精神,完整的人格,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


飞行导师乔叔主持的“心学夜问”环节


第一天的课堂,深刻解读阳明一生,让一群第五代企业家从真实的血肉角度去理解王阳明。当晚,在绍兴饭店,展开了一场飞行导师乔叔和第五代企业家们的夜间“心学夜问”,继续研讨“心到底是什么”,通过练习和互动,将阳明心学赋能商业、影响组织、帮助领导力:


“怒=奴+心:心被奴役了。”

“念=心+今:心在此刻。”

“息=心+自:心和自己在一起的时候。”

“忘=心+亡:心亡了。”

“愿=心+原:心在原点。”


“心,什么都是(everything),又什么都不是(nothing),都是你的投射。”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然后因果中间有一个时间差,所以我们要注意种什么念。种桃种李种春风,都是种自己,希望企业家去种价值,和心相关。”


“心学夜问”


时代在呼唤新一代的企业家,第五代企业家,血液里带着东方传统经典智慧。成为第五代企业家,我们要去看到心学是我们智慧体系的一部分。那么,什么是心学?


“心学夜问”


在绍兴站阳明心学课程的第二天,董平教授阐述的内容就落在了心学理论四个核心概念: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外无物。


王阳明在参悟死亡的时候,悟出“心即理”。“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第一性。理解了“心即理”,就理解了阳明心学的其它概念。


站在今天,我们如何通过传统文化去理解阳明心学的“心即理”?

“阴阳是最初始、最根本、最自然的秩序,这就是‘道’,关乎于一阴一阳的就是天道。(古人)为什么要这么费劲地去观测(天道)?为了种庄稼,掌握了天地日月四时运行的秩序,才知道什么时候该把种子播到土地中去……把天道转变成为人道,这就是中国人的历法,历法是天道的记录。


董平老师授课


我们今天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解还是不够具象的,董平教授用“天人合一”来帮我们理解这句话,从而来理解天道转变为人道,“人时就是天时,要求人按照天时的节奏秩序去劳作,转变为人的活动的秩序。因此,中国人最初诞生的观念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不只是一种理念和观念,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天道的存在就是通过人道来实现的。

“因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然后又有男女,然后有夫妇,然后父子,然后君臣。自然世界是先在的,人类属于其中一物。人是天生万物的一个面向、一个层次。人一方面遵循一阴一阳的天道自然秩序来实现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把天地阴阳的本源秩序还原出来,于是乎人就有了和天的关系。”


“天赋予草木以草木之性,赋予人以人之性。‘生之谓性’,‘性’是本来的属性,‘生’可以做名词,也可做动词,生命的本质就是‘性’,生命存在的过程都是‘性’的展开过程,‘性’要通过“生”的过程来呈现。”


“天所赋予给我们的‘性’是完整的人生,不只是眼耳鼻舌身,还有内在的精神的意识,领会仁义礼智信反而才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的依据、根本根源。”


“作为人,就带着人类的先天共性,作为后天的个体存在,我们用身体的什么部位来承担先天的人性?对王阳明来说是‘心’。心性从哪里来?天性从哪里来?天道。天道就是本源秩序,天道就是理。”


“中国人强调存在一定是以通过某种秩序的方式来实现的,心即性,性即道,道即理,所以阳明先生说‘心即理’。”


因此,当我们接受“心即理”,那么我们就具备了完整人格:


先天所有品质,内在的精神,仁义礼智信,即“道心”;

本能,眼耳鼻舌身意,即“人心”。


“‘心即理’实际讲的是我们在后天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把存在的人之性完整地表达出来,就实现了人性的呈现。”


这是最完整的人格。“人代表了天地之间一切万物的最完整性。所以,人之性等同于道。


董平老师授课


人类的出现,是世界决定的。而人类的自我呈现方式,就是天道的呈现。人道即天道。我们现在处在非常关键的时刻,政治、经济、科技都到了一个转折点,第五代企业家要随着环境的迭代而迭代,知识要随着社会的演变而演变,正如德鲁克说的:“知识必须不断进步,才能作为知识存在下去。”


王阳明在领悟人的存在的完整性之后,在贵阳龙场并没有讲“心即理”,而是讲“知行合一”,因为“心即理”讲起来非常复杂,而“知行合一”则相对简单。


行,容易理解。知的理解,完整的理念可以分几个方面:第一,我们理解为知觉;第二,理解为感知;第三,理解为知识;第四,理解为良知。


“知觉对内在,只是对于自我存在的一种内在的知觉。比如,我知道我现在饿了,但只是我饿了,你们没饿,我饿了是我内在的一种知觉状态。既然有这种觉知,同时我们天赋的本能就是把这种觉知实现出来的能力,也就是知觉和表达知觉的能力是同时共在的,这就是知行合一。”


“感知对外在,王阳明特别强调感知,我们在这个现实世界生存,几乎无时无刻不处在交感的过程,感是一个过程,感的结果是知,知的结果也是感,感和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感的结果一定会转化为行动。比如早晨起来,窗帘一拉,天气很好,一阵清风,心情马上就会好起。为什么心情好起来?是你感知今天天气真好的感的结果。在日常生活的常态中,我们还是要求真实的感,还原真实形态。所以,说真理是要付出代价的。阳明先生一辈子,也因此而付出了代价。”


“知行合一,一定包含知识,行的过程和知的过程在过程上是统一的,这叫逻辑在真实意义上的知行。”


董平老师授课


“良知,是道德理性,阳明先生的良知不只是道德性,但良知表达出来一定是合乎道德的。良知,是关于我们本心的实在状态。


董平教授用三个比喻来形容何为“致良知”。“致有两个意思:第一,致是有方向的,把一个东西从外面拿过来叫致得;第二,致敬,把内心的敬意拿出来给你看,并且让你接收到,这才是我向你致敬。”


王阳明非常善于用比喻,当学生听不懂“致良知”时,他讲了三个比喻,深入浅出,鞭辟入里。


第一个比喻,良知是你的主人翁。设想你胸膛里端端正正坐着一个老头,如果这个家坐着你家主人,坐在正堂,你进进出出要不要给他打招呼?每天做过的活,你都要不能隐藏,也不能隐瞒。人对人说话会撒谎,人对自我说话不会撒谎。我们之所以反省,反思的时候都很诚实的。在反省的过程中,是就还它是,非就还它非。”


第二个比喻,良知就是一面镜子。一面真实的、不会造假的镜子,它会如实的、真实的、客观的、一丝不差地来反映你,这叫做真理,古人说成‘实相’,实相也就是真相。阳明先生的原话为‘君子唯求其是而已’,王阳明所做的一切,归结到‘求是’二字。什么是‘是’,上面是‘日’,下面为‘正’,赫日当空,日正无垠,不偏不倚。求是,就是求中,求正,求真,就是还原事情真相。”


第三个比喻,良知是一杆秤。秤砣有一个雅号,权。过秤,就是权衡,衡是权的目的,权是衡的手段。权一定要变的,变来变去,达到衡的那个点不能变了。良知就好比这杆秤,我们也要权宜、权变、权衡。现实生活当中处理事情,恰到好处,仅仅是暂时的中,叫权宜。”


始终立于大中至正之地,这才是致良知。王阳明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知好恶就尽了是非,知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心即理”是开端,是起因;“知行合一”是认知过程,是实践;“致良知”是目的,是修为结果,人和天下万物一体,是致良知的一个基本结果。“良知”与万事万物是一个有几的整体关系,而非“二物”对立关系。阳明先生晚年提出了“万物一体”。


天下万物一体和心外无物是同一个事情的两面。如何理解?


什么叫心外无物?


“如果一个人的心里只有一样东西,就是他自己,这种人与世隔绝。王阳明先生的心外无物,实际上要求我们打开心扉,把对原来对我们不显现的存在物,天下人民、苦难者、受难者,通过我们的实践活动纳入我们的主观世界中来,让他们的存在对我而言是明显的,而不再是一个客观存在。因为纯粹的客观性恰好是不可知的,纯粹的客观性对我而言是没有意义的。被解构了,纯粹客观性的存在物才成为我关心的存在,它的存在的意义才向我开放。心念是无止境的,只要打开心念,天下万物都纳入进来。


对于第五代企业家来说,全球化和数智化是最大的机会,这就是与天下万物一体,因此,在心念上一定要“天下一体,链接广大,拓宽边界”,对天下万事万物都和自己的心建立起关系的连接。


阳明故里参访:遇见历史


作为阳明先生的故宅,以及阳明心学的发源地之一、成熟地和传播地,除了课堂上对阳明一生和阳明心学理论的学习,PPE更是带领同学们重走王阳明曾经生长于斯、生活于斯、感悟于斯、教学于斯的圣地,在历史建筑和现实学习之间寻找那些智慧之悟、生命之韵。


行其中,聆听圣人事迹,观看圣人视频,了解500年前阳明先生风云激荡,令人驻足沉思。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课程期间同学私房课分享


本次绍兴站课程学习期间同样开展了标配的同学活动:学员企业私房分享。首先,望岳集团董事长刘世军同学先做了主题分享:《如何通过导向文化落地,助力年利润翻番》。望岳集团定位产业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旗下覆盖电商、无人机、数字营销、AIOT、物流五个主营模块业务,公司将近800多人,在全员协同运营、全员分配机制、利润持续增长方面取得了良好实践。


笔记侠PPE同学:刘世军


他描述2022年前的望岳集团是“苦心操劳忙碌晚,虽有余粮心不安。企业氛围昏暗暗,各有心思无心干。人心浮动发展难,四处漏风危机现”,在学习应用“全员协同运营系统”后,现在是“心渐清明神亦安,从容淡定有余闲。全员协同聚力干,企业利润翻一番。全员分配都拿钱,精神饱满果连连。


从2023年开始,实施导向文化和全员分配机制,根据利润设置一定比例的奖金池,按照岗位贡献占比共同瓜分奖金池,取消目标考核机制。集团通过激发员工的内驱力(而不是管控力),持续生发创造力(不只是执行力),最终实现的成果是企业凝聚力和协同力提升非常明显,全员都奔着创造,气和了,内部消耗少,协同多了。


笔记侠PPE同学:黄君阳


刘世军同学的精彩分享引发了同学们积极热烈的提问讨论。紧接着一阳生集团创始人黄君阳分享了主题为《如何坚持长期主义,知行合一》的私房内容。一阳生集团是国内领先的微生物产业化解决方案服务商,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少数具有从自主菌种、发酵工艺、发酵设备到功能验证完整知识产权的生物发酵企业。


黄君阳一生创一业,一业创一生。2012年创业,一直在用升维解决阶段性发展问题,一开始从零售起步,后来为了避开零售之争,升级到做批发;为了避开批发之争,又做了工厂;为了避开工厂之争,又做研发、技术、供应链。2015年启动应用研究,2020年启动基础研究,现在开始进入理论研究,使命是让生态更和谐、让地球更美丽、让人类更健康。


目前的一阳生集团是一家大健康产业集团,旗下的中钥公司掌握汉方增效核心技术;元之道公司掌握精准制肽关键技术,全国专利最多、资质最齐全、绝对头部;贝森姆专研强功效益生菌。


一次次现场的同学私房分享,都是独一无二、珍贵难得的重大发展议题。通过创始人分享自身商业案例,输出经验与教训,供大家共同研讨,引发其它同学的创新思考,这些分享不是过去的发生,而是此时此刻;不是撰写的教案,而是当下的实践结晶,共学的同学也成为彼此路上的知心战友和挚友。


两天的课程,在心和事之中形成了交融。心上磨、事上练,王阳明说人和天下万物一体,是致良知的一个基本结果,数智化和全球化双螺旋之下,创新是驱动力,科技是生产力,心力是原动力,舞台已经发生变化,新一代企业家已经开始赶赴下一个大时代。


这就是PPE思想之美:第五代企业家们怀抱天下一体之心,链接广大、拓宽边界。


这也是笔记侠PPE要有绍兴站心学之旅的原因。


PPE下一站,期待重庆站相遇。




推荐阅读:

四月,一起去莫干山寻找决策底牌丨笔记侠PPE课程预告

不懂科技就不要妄谈经济|笔记侠PPE莫干山站结课回顾

六月,一起去武当山找寻自由丨笔记侠PPE课程预告

自由是全部问题,也是所有答案|笔记侠PPE武当山站结课回顾

八月底,一起到绍兴阳明故里探寻心力丨笔记侠PPE课程预告


分享、点赞、在看,3连

笔记侠
点我关注,与260万读者一起看透新商业本质。笔记侠,中国新商业知识干货共享社区,8000多篇干货笔记,宏观趋势、组织管理、商业模式等28个主题可精准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