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别再想增量了!

创业   2025-01-08 21:30   北京  


内容来源2025年1月4日,优链学堂联合量子教育,携手主办的姜宏锋2025年供应链跨年演讲线上直播。
分享嘉宾:姜宏锋,中国优链学堂创始人,中国中国顶尖供应链管理实战导师。

责编 | 二月  排版 | 沐言
第 8773篇深度好文:13018字 | 31分钟阅读

宏观趋势

笔记君说:


过去一年,每个企业都非常难熬。而2025,企业还要面临更难的考题:


比如,需求下降、竞争内卷下,企业研发、销售、供应链共同的应对策略是什么?如何消除跨部门合作障碍,提效协同?如何让组织降本增效?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降本增效这件事。


一、趋势:2025年的趋势如何?


2025年的关键词:危中有机。我们从4个维度深入展开:宏观分析、市场分析、企业三大战役、四大策略。



1.2025年的大事威胁和机会


宏观分析是指PEST,即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


首先,看政治层面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从全球化合作向两个半球化竞争开始转变,这是大势。在这种大势下的威胁是经济安全,出现各种经济制裁,对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这样的环境,机会在哪儿呢?企业的机会有2个方向:一个是军工,会蓬勃发展;一个是一带一路的机会。这是政治层面的考虑,政治层面不可避免会影响经济。


再看经济层面三驾马车是:出口、消费和投资。出口层层障碍,消费出现降级,投资引出化债,这是经济大势。



面对这样严峻的大势,2025年还有没有好的创业机会和发展重点?给大家总结了三个机会点:


① 国内平替


由于国外对中国企业卡脖子,所以,这个时候您只要把国外卡脖子的项目,顺利实现平替,就能转危为机,创造非常大的现实需求。


② 国外出海


“出海”这个词2024年很多伙伴提到。“海”包含2层意思:第一个叫货出海,第二个叫人出海。


我在10月份去了趟欧洲,深刻感受到,欧洲有非常多的不方便,这些不方便对企业来讲都是机会。所以现在出海最多的反而是餐饮行业,他们以优质服务“卷”国外市场。


③ 低价资产


大家会发现我们的资产,实际价格越来越便宜,所以很多有实力的人士开始做低价资产的整合,这是宏观的政治和经济对我们现实社会和企业的影响。


其次,来看社会和技术。


社会进入到了老龄化,之后少子化。


很多00后,不愿意结婚,不愿意生小孩,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直接导致消费力下降。但同时带来的机会点是银发经济和单身经济。


技术层面正从从数字化向AI升级转变,很多数字化的供应商在感慨,说AI很有可能把半数的数字化的供应商卷走。但其实,中国的AI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场景和应用。


举个例子,物料的归一化,就是在B端上能不能用,有一些是科研项目在B端上怎么能够快速突破?


市场分析是指增量市场、存量市场、减量市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扩张期


过去的二十年,我们一直在做增量市场,它的来源主要是中国加入了WTO,开始了全球化。


这个阶段,整个经济在扩张,公司在增多,一片欣欣向荣,很多企业发展多元化,就像一些伙伴说的:风来了猪都能起飞。


当我们看整个经济形势的时候,背后有一条主线叫需求。社会库存多少?产能多少?增量市场由于需求旺盛,产能不足,所以每家企业都有生存之道。


紧接着产能开始过剩,需求又没有明显增长的时候,企业进入存量市场,大家开始内卷。内卷时期,企业凭增量市场运气赚来的钱,又凭实力亏回去。



第二阶段,内卷期(包括特殊期间,整个企业进入了内卷阶段。


现在,正面现实,整个行业进入到了减量市场阶段。


减量市场意味着什么?需求下降,库存产能还化不掉,这时,很多行业进入滞胀阶段,这个阶段就是淘汰赛。淘汰赛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优胜劣汰,强企业吞噬尾部市场。


这两年,看到一些优秀的企业在增长,但是大多数在下降,他们的增长来源于哪里?来源于快速占领退出企业的市场。


只有快速去库存,化产能的企业,才能重新进入增量市场阶段。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现在就是进入了冬天,而且这个冬天实际上还会比较长,这是我们通过PEST,通过增量、存量和减量市场的判断得来的。


2.专业化生存:极致与创新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遇到了非常焦虑的司机;也遇到了一些外卖员,聊的时候发现都是企业裁员改行的;也遇到了为了发工资被逼债,焦虑到崩溃的老板。


经济下行,我们要做有忧患意识的乐观行动者,即在好时多想想不好,不好时多想想好。


这是我们给各位企业家和供应链奋斗者的第一个建议叫心态建议。只有心态建议还不够,我们必须得有具体的共识和策略。


首先我们需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做专业化生存,也就是要把事业做到极致,做创新。


在深圳做顾问辅导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的哥”,他把他的出租车改成了“移动的KTV房”,可以唱歌,还有商品,可以自助购买。



印象深刻的是的士师傅的一句话:拥抱改变,成就无限。


这位的士师傅给我们的启示有2点:


第一,对场景的创新,他把这个平台做成了KTV,并且把超市移入到了的士;


第二,的哥让关注他的二维码,说里面有很多粉丝。


各位伙伴,一个的哥已经开始要做粉丝经济,要做直播带货了,一个工作场景让他干的是有声有色,而且他已经具备了一个企业家一个创业者的基本思维,所以这个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再看零售行业,零售行业卷得不得了,但是胖东来大家耳熟能详。


胖东来从四线城市崛起,现在居然去帮零售行业的老大永辉超市整合供应链。


胖东来1月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销售额达169.64亿元,同比增长58.54%,这一逆势增长的成绩单成为中国零售界的神话,它是个超市,也像个景点,有些人的“朝圣”之旅。


其实胖东来的东西并不便宜,但是他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并且勇于分享。所以不是没有需求,只是消费者不认可他们的专业。


什么叫专业?总结起来就是:


做食品的,把食品安全做好;

做平台的,负起社会责任,不应该用大数据来当杀手;


做科技的,让科技有向善的思维,科技不能作恶,否则AI很快可能把人类灭亡,所以科技要向善;


做产品的,要保证做好产品质量,要能提升价值;


做政府的,不能与民争利,要做好营商环境,建立法制,打破垄断;


做供应链的,要做好创新、专业与伙伴共赢。


优胜劣汰背后是有一个因果关系的,把它称之为专业化生存。


3.减量聚焦,自卷为王


在具体的突围阶段,企业可能有三大战役要打:


第一,出海,人出海货出海;

第二,下乡,做极致性价比;

第三,上山,科技创新制造差异化(率先解决行业的难点跟痛点)。


建议企业至少三选一,作为未来突围之路。


在三大战役背后,是在增量市场遗留的3多:客户多,渠道多,产品多。

产品多必然导致物料多,也就是物料编码多,哪怕是一颗螺丝,都会有非常多的物料编码;物料多直接导致的是供方多,供方品类多。谁家都吃不饱,而且管理成本特别高。


我们现在在减量市场,就不能做多,应该做减法,要深挖一万米!



我们必须把原理跟大家说清楚,因为这几年我们帮企业实现接近20亿的降本,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来自于这样的操作。


4大策略:聚焦客户,聚焦产品、聚焦物料,聚焦供方

① 做减法:减客户、减产品、减物料、减供方

我们越聚焦,越容易发挥规模优势,越能把量做起来,越能实现极致的性价比,越能跟供应商深度合作,越能够实现我们的突围之路。


和大家分享一个我们用了近15年的模型,这个模型也称之为复盘模型或是聚焦模型。

聚焦最好的方式就是减掉价值低、花资源多、成本多、时间多的项目,就是自卷为王。

我用这个模型实现了戒烟戒酒,因为费时费钱,也不利于事业发展,再退出了所有商会协会,坚决不炒股。

② 关注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优链学堂是移动办公,办公场所都在客户处。包括我们辅导的一家酒业公司,最后也做了一个非常大的活动,公车卖掉了12辆。

企业的重资产,能否用租赁的方式来获得使用权等,这些做法都叫自卷为王。

二、落地:5大“铁三角”

协同企业全链降本


在具体的落地环节,为什么提跨部门协同的问题?为什么提全链降本提效的问题?


企业通常是先做出一个产品,再销售出去,最后通过供应链交付,整个的环节是各自为战。


现在要想突围,就需要三个部门深度协同,这称之为价值链管理能力。价值链管理能力必须配上经营能力,也就是需要财务部门一起协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面降本。


我们把它总结为五个三角模型,为什么我们能够3年左右帮企业实现了近20个亿的降本,不是靠单一部门,全都是靠核心的三个部门深度协同来实现的。


1.三角总模型:如何实现跨部门协同?


首先建立三角协同:产品力、销售力和供应链力,围绕客户做深度聚焦。



我们属于最不务正业的供应链顾问,帮企业看SKU,这不属于供应链的事儿;


我们帮企业研发部门提升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这个不属于供应链的事;


我们要求销售背库存指标,和销售深度协同,其实也不属于供应链的事儿。


但为什么我们要拓展这一部分能力,并且要实现联动,因为要想做好供应链,就会发现问题都在供应链端爆发,但是问题的根因却在联动的部门身上。


供应链是一个受害者,同时供应链也要主动担起责任。


例如,双十一活动,销售做了营销方案,但是供应链是最晚知道的,就赶紧去抢供应商产能,结果销售部门又告知方案没批准,取消了,于是造成了库存积压。


这个库存算谁的?还有公司的产品研发仓促上马,直接导致产品“带病”上市。


之后,一旦大批量上市再发现质量缺陷,就会面临大量的召回,这时既浪费了市场机会,同时库存问题又产生了,这部分应该怎么解决?


最后会发现供应链的变革其实是价值链的变革,需要跟研发协同,跟销售协同。


供应链管理者的能力建设成为企业挖潜最大的点,同时也是现在最短的板。


我们希望企业家一定要充分理解供应链,给供应链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很多企业其实是更重视研发,更重视销售,因为企业认为已经把货研发出来,并且卖出去了,怎么还能交不出货?


其实供应链是一个联动的体系,如果企业产品多,应该如何联动?


需要产品、研发、销售之间要对客户和产品聚焦负责,销售和供应链要对周转和库存负责,研发和供应链要对质价比负责,这三者之间如何协同?


一个标准就是现在及未来企业都要赚钱。所以只要这三个部门发生争执,我们判断的依据是:有效产出增加、库存下降、运营费用下降!如果会,就采用;如果不会,就不做。


举个例子,企业要建一个仓库,我们会问:有效产出会增加吗?库存会下降吗?运营费用会下降吗?如果都是不会,仓库不批!不仅不批,还要看现有的仓库要不要减半?


减半之后,会发现:有效产出增加,库存下降,运营费用下降,决策会变得非常简单而高效。


我们为什么要帮企业做物料整合?


如果现有物料种类太多、物料编码太多,但是企业的有效产出没有增加,库存上升,运营费用上升,那就要减物料编码。


到底减到什么程度?这时候,我们需要反复问这三个问题:


第一个有效产出是否增加?


第二个库存是否下降?


第三个运营费用是否下降?


这个衡量指标,在未来的跨年演讲,我们也会反复强调,因为常识性的东西并不太多,只有回归常识,反复问这几个问题,才能快速决策。


在推动部门联动这件事情上,一定要找到部门和部门之间,职能和职能之间最核心的统一的衡量指标。


在协同上,为了把上述的活动进一步简化,便于操作,给大家构建了以下4个三角模型。

2.铁三角1:如何精简产品(SKU)?


最直接有效的降本增效的方式是什么?就是把不赚钱的产品砍掉。


企业一定要有个共识,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赚钱,不赚钱的产品会吞噬赚钱产品的利润。



① 是否精简产品线


为什么企业有海量的产品系列,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销售希望定制独一无二的包装或者形式,这个东西只能我来卖,跟别的产品有差异化,目的是让价格卷不起来。


但是每次定制都增加了企业成本,增加了计划复杂度,增加了库存,所以这是产品多的一个来源。


第二,总经理或老板拍脑袋,突然灵光乍现,要求一个新产品,没人敢质疑,所以又多出了一款产品。


第三,研发想做不一样的,与众不同的产品,所以图纸一改,又多出个产品。


这些原因,都直接导致企业的产品越来越多,计划也没法精准安排,结果畅销品断货,滞销品积压。


客户多、渠道多、产品多、物料多、供方多,这些背后还隐藏着组织能力差的问题,导致客户满意度低,利润率低。


企业降本增效的最快的方式,特别是在减量市场,企业一定要干一件事,就是砍产品线。产品线要做除法,识别出哪些产品线吞噬了企业利润。


这些产品线不光吞噬企业利润,由于它不赚钱,企业会开无数的会去挽救它,直接导致畅销产品关注度不足。


供应商也会经常反馈说,对于这样的企业,计划永远做不准,要货一定急,订了货总不提。


精简产品线一定是一把手工程,供应链只是一个受害者。


销售、研发、财务要一起完成这个环节,供应链要提供大量的数据,要从供应链的优势项目角度考虑,哪些产品牛,哪些产品要去除。


如何精简?如何聚焦?这里提出一个重要的概念:利润池概念



这是一家电商企业,制造企业也一样,您可以按照您的产品分类来分析。


利润率上为正,下为负。如何判断哪个利润率最高?非常形象,利润率在上是正的,面积最大就是最高的。


美妆是利润率最高的。同样,3C产品在下面,且面积最小,所以利润率最低。


做完营收占比和利润率占比分析之后,再加一个供需趋势分析。指的是未来哪些品类会上升,哪些品类会下降。


美妆未来会上升吗?会上升。个护会上升吗?会上升。这两个品类一定要保留。3C是负的,结果就是做的越多亏的越多,所以先决定3C产品要不要去留。


除了利润池分析之外,第二个逻辑是未来能不能做到细分品类的第一或者第二。


砍产品线就是为了聚焦,发现一个金牌产品,抵得上上百个银牌铜牌的产品收益。就像跳水运动员全红婵,由于她极度聚焦,非常专注,拿到了非常多的金牌。


现在看全红婵都是优点,缺点也会被解读为优点。所以仍然是专业化生存。


出于社会责任的考虑,也要把精力投入到你能够成为第一、第二的产品系列。

企业一把手一定要关注产品线。为什么产品线砍不掉?是由于企业经常把产品当做自己的孩子,因为生他的时候花了时间花了精力,所以是不舍得砍掉。


一路走来,BB机没有了,录音机没有了,火柴没有了,胶卷没有了,所以一定是有百年的企业,没有百年的产品。
大家对产品线要有基本判断,产品就像小猪,养到一定时候,必须做一个决定,要么卖掉要么杀掉,不能够一直养。


② 产品线的SKU

产品线的SKU符合二八法则,就是20%的SKU贡献了80%的营收和利润,剩下80%的SKU才贡献了20%的营收和利润,甚至有一些SKU贡献度是负值。

对于负值SKU,经济好时,可以用高净值的产品养它,但是现在要走专业化生存,就要果断的调整。


调整的过程需要数据支撑,所以SKU一定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一定要下定决心做SKU精简这件事。


一把手主抓,谁来负责?我们的逻辑是谁反对谁是最大的阻力,谁就当砍SKU的项目组长。


我们帮两家企业都做了砍SKU的项目,包括中迅农科,我们请了营销负责人邹总做项目负责人,邹总对砍SKU起初是反对的,做了之后深度认同。

因为越聚焦,他们的产品力越强,供应链力越强,销售就会越简单越高效。当然,砍SKU一定要财务提供数据支持。

砍产品线和砍SKU,一定会面临非常大的阻力,所以我们反复强调这一定是一个一把手的工程,这个活动一旦做完,企业就会发现,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3.铁三角2:如何调降库存?

提高交付,降低库存,企业经常遇到的困境是什么?就是畅销品交不上货,滞销品积压。


我们需要构建铁三角2,就是销售、供应链和供应商,围绕财务数据形成一个铁三角,既提高交付又降低库存,实现库存周转。



如何实现这个铁三角,需要财务牵头做一个活动,就是三个月内将所有仓库面积减半。也就是如果2025年有任何一个人提出要去外面再租仓库,就要注意否掉。


无论你仓库多大,最后都不够用。有多大的仓库就会有多大的库存,而库存掩盖了非常多的管理问题,掩盖了协同的问题,掩盖了质量的问题。


企业只有把仓库面积减半,才能看到问题发生在哪儿,并且一旦仓库面积减半,库存减半,我们的资金就开始盘活了。


2025年仍然是现金为王的年代。

你会发现,仓库减半,库存开始减少,资金流就开始向好。


具体如何操作?我们用的模型也不复杂,重点还是二八法则,也就是帕雷托定律,就是20%的品类决定了80%的库存。


各家企业现在可以盘一下三大库存:原材料库存、半成品库存和成品库存各自是多少?


首先从库存良率角度看,建议成品库存一定要少,原材料库存可以适当增加。3者的关系是:原材料库存>半成品库存>成品库存。


一旦分析完,假如原材料库存最多,首先要把仓库面积减半,对原材料接着分析,得出排行前三或前五项的原材料,这些占据了企业70%-80%仓库面积或资金。


盘完之后,建议大家不要急,不要一刀切。


仓库面积减半的逻辑是,先盘点占企业仓库面积前3大的物料是什么?占了多少面积?然后让采购、供应商联动,在三个月内仓库的面积逐步减少。


就像我们辅导企业的过程中,发现一家企业占仓库面积最大的居然是保利龙。


于是我们问,仓库面积能不能减半?采购员说一次买这么多,是因为大车运费便宜,价格也更有优势。这个企业有9个仓库,这样的认知,直接导致仓库成本特别高。


所以我们给出的要求是:


第一,保利龙供应商一定要选本地的供应商;


第二,用小车高频次送,运费相比仓库面积的费用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所以大家注意越是体积大的,物流成本高的,我们的供应商就要就近选。


前三大品类解决后,再找前三大,每次都找三大专项解决,就会发现,三个月左右你家的仓库面积就会实现减半,资金占用就会减半。


2025年库存成本一定提到重中之重的位置!



如何考核交付和库存?很多企业设定的考核指标是准时交付率,我们每回问企业准时交付率有多高?回答我们的是:95%。


这个数据其实也是虚假的。为什么?因为有些订单,在接单时,一问交付时间,就拒绝了。所以准交率是没有意义的。


要考核不准交所带来的损失。如何统计?


第一个,延误订单的有效产出的金额,就是优先保证大额订单、高利润订单;


第二个,延误天数,因为订单金额越大利润越大,延误造成的损失就越大。所以订单优先级设定,应该按不准时交付的损失来计算。


不准时交付的损失,考核谁?


考核指标一:考核销售和计划。


如果你不考核销售交付和库存,销售就会“贪污”客户的时间。


例如,客户明明告诉30天交货,销售由于担心交付不准时,会给自己留一个空间,告诉计划25天客户就要交付。


计划部门担心生产交货不准时,于是告诉生产部21天交付;


生产担心不准时,告诉采购14天物料就得到;


采购最后可能告诉供应商12天就得交,于是层层贪污时间,直接导致采购经常去催货,供应商加班加点,好容易交货,结果放在仓库没人领。所以必须考核销售部门,指标可以设低一点。


考核指标二:库存积压的损失。


关联的数据,首先第一个是存货金额,例如100万的原材料,呆滞了三四个月了,没人处理,因为一旦处理可能就会追责。


第二个是放了多少天?金额✖天数=库存积压的损失。


这些指标要分配,就要有组织部门。所以要问采购是服务部门还是管理部门?


企业支出,采购占比最高,同时采购也是挖潜空间最大的,同时又是最薄弱的一个部门。


我们经常说采购省下的都是净利润,但是很多企业的采购为什么没有释放出应有的价值。


降本的第一大难题:采购到底是服务部门还是管理部门?


我们重新定义采购,采购就是从外部资源,以各种方法优选获取,满足企业经营战略需要的全过程。


如果采购被定义为服务部门,做的主要是三家比价。其实货比三家只是一个形式,要想实现企业降本,采购必须从纷繁复杂的采购业务跃升到到主动管理。


管理就要定目标,定战略,定流程,得做信息化,得把团队带起来,通过成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今天有个非常重要的呼吁:


第一点必须解放采购人员,让他把不增值的工作和时间解放出来。


去做真正有价值的采购策略、跟供应商之间互鉴,真正从价格跃迁到成本,
采购不应该叫采购部,而应该叫采购管理中心。赋予采购管理的职能,要把采购的全流程管起来。


第二点需要给采购降本指标,需要跟研发联动,跟财务联动,跟审计做好协作制定采购降本策略,拿到采购降本成果。


现在很多企业的采购忙的脚不沾地,都在忙着保供,根本无暇顾及其他。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企业给采购加人。对产出投入比最高的部分加人。


一些企业,每个采购负责的金额达到了上亿,但是他不愿意加人,你哪怕再加一个人,把流程制度建设起来,把机制建立起来,把供应商的成本降下来,结果实现的收益可能是采购薪资的几十倍。


降本的第二大难题:如何衡量采购降本成果?

我们总结了3点:


第一,降本是通过主观创新努力实现的。创新是指跟以往做的不一样。


第二,要提前做策划。降本必须沿着PDCA的逻辑先做策划,再去执行,再去查核,再去改进。而不是到年末,突然跟公司说我今年降本了。


第三,事先明确降本目标。在保证现有产品的品质交期水准不能降低的基础上,实现降本。


最后,财务必须加入降本项目小组,降本成果才会被公司认可。


下面是一家企业做的整体降本方案,供大家参考!



4.铁三角3:如何做直接物料降本?


减量时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逻辑:第一,善待我们的合作伙伴;第二,优选我们的合作伙伴。


比如,企业合作的一些供应商不仅价值低,还经常惹祸,出各种质量问题,交付问题。但是有一些好的供应商,没有得到更好的订单,所以在供应商端就得实行定商、定价、订单的管理。


好的供应商,给他更多的订单;差的供应商,要做淘汰。



专业化生存,供应商环节,我们要跟质量好,交付好的供应商多合作,多给订单,让他们活下来。让质量差,交付能力差,只凭关系的供应商淘汰掉。


如果原来是10家供应商,现在把它变成3家供应商,其他7家供应商的订单给这3家供应商,就会形成规模优势,固定成本就会被摊销掉,双方的成本会更优。


供应商的降本提效,归根结底是3个指标:第一个利润率,第二个周转率,第三个杠杆率。


这三个指标是不能够同时拥有的。是指不能既要利润率,又要周转率,还要杠杆率,这三个指标如果都要,供应商伙伴就活不了了。


我们应该跟供应商谈什么?


谈会给供应商更多的订单,以量换价,这样操作后,供应商的利润率可能会下降,但周转率会上升,也就是虽然供应商的利润率下降了,但利润额会增加,会赚更多的钱。同时,帮扶供应商降本,实现双赢。


降本不是偷工减料,因为成本中还有一项是质量成本。如果质量问题大,风险就大,预防成本就高,内部失败和外部失败成本又很高,所以质量一定要做好。


还有一个是库存成本,一个企业如果有1个亿的库存,他的库存成本很有可能要达到两千万,因为包括银行利息、租金、人工、水电、还有一部分是消化不掉的库存,可能买入100万,处理的时候,五折也处理不掉。


还有一个成本往往被大家忽略,是物流成本,包括:包装、运输和装卸。


很多伙伴想到的是能不能减少运输跟装卸?其实包装是很重要的一点,如果从绿色供应链角度考虑,能不能包装重复使用?


把供应商的包装物当做一个绿色供应链项目,循环使用,这也符合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


为什么我们要谈绿色供应链?要谈社会责任?


因为我们始终在思考一件事,就是要给我们的孩子,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增量市场,我们浪费了大量的物料,其实消耗了很多不可再生的资源。


现在进入到减量市场,让我们慢下来,其实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什么是我们应该做的?什么是正确的事情?


我们原来一直忙着去抢货,忙着去打仗,但是现在如果有一个时间能够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应该如何发挥管理职能,如何贡献?包括对社会的贡献,对后代的贡献,需要进行系统思考。


为什么“铁三角3”的顶端是研发?为什么降本要联合研发?


因为研发影响产品成本至少70%以上。所以一定要让研发背降本指标,只有研发背降本指标,才会开始关注成本。


首先要让研发知道采购的价格,知道他们的设计要花多少钱。研发只在一种情况下是不能知道价格的,就是我们从供应商那边得到了极为特殊的价格,这个供应商要求保密。其他情况我们都希望研发一定要了解它的设计成本是多少?


所以,今天重点分享目标成本法。


企业在减量市场怎么生存?最重要一点去仿效小米,仿效日企。


目标成本法的逻辑是先问客户能接受多少价格。客户能接受的价格减去企业利润,得到的结果就是研发设计出来的成本范围。原有物料无法实现,就会找替换物料。


如果研发不背指标,研发是不会帮你找物料替换,不会做国产化替代的。


这个三角形主要谈的是直接物料,那么直接物料降本最快的方式是什么?


直接物料降本最快速的方式是推行归一化。归一化的项目,一定是研发担任项目负责人,认可研发的权威,他们才愿意背指标。



再配套激励制度。如果降本成功,拿出多少资金作为项目奖金。


比如说拿5%-10%作为降本激励,奖金怎么分?奖金的分配方式是721分配方式。就是研发干这个活,研发拿走奖金的70%。


谁来组织?如果是采购组织,采购拿20%。剩下的财务是帮你做成本核算的,仓库质量部门要修改标准,所以要给他们10%的奖金。


一旦定了721的分配制度,研发会主动背降本指标。


第三,要给研发提供支持。


邀请专业的供应商加入研发,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帮企业做物料编码整合。和供应商直接沟通,如果这个设计想降本20%-30%,供应商有什么更好的设计方案。


在研发设计的过程当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消除浪费。凡是客户不愿意为之付费的,我们称之为浪费。所以在降本的过程当中,有几个核心的逻辑和大家分享。


这是当年我在日本企业的一个故事,遇到过几个非常好的老师,其中有一位老师特别厉害,他来了之后完全不依赖于我们,自己就去做端到端的流程降本,他做了哪些改进?


首先原来生产部是要到仓库去领料,他认为这个环节不增值,直接把仓库和生产部门的墙拆了,拆完之后,仓库直接送料给生产部门,这时候就会发现整个的流程就实现了更好的精简。


同时采购也不给供应商下订单,而是仓库给供应商下要货单。


订单跟要货单唯一的区别是订单是有价格的,要货单只有数量和交货时间,这么做完之后,仓库就要对库存负责。这几个环节走完之后,人员的效率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下面这个图就是那位先生给我们的一页纸,要求我们一条一条的背:



这两页PPT,我们说的时候很简单,但实际足足花了我们一天时间,反复让我们读。等我们熟记之后,第二天开始教我们如何改善?就是ECRS。


能不能不做(删除)(Eliminate)、能不能合并(Combine)、能不能改变顺序(Rearrange)、能不能简化(Simplify)。


从客户角度看,是不是非要做,如果可以不做,就删除。如果非得做,看能否合并。如果不能合并,看能不能改变顺序,如果不能,看步骤能不能简化。


要求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客户是否愿意为这个功能付费,如果不愿意付费,就删除掉。


紧接着,他说:你在办公室里是不会找到改善机会点的,所以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叫三现主义。


我们反复强调一点,供应链伙伴未来必须得具备三现主义的能力。


就是走到现场,拿到现物,掌握现实。


也就是当我们下了订单,供应商没有准时交货,这时候不要打电话去催,应该是到供应商现场,去看我们的订单在供应商内部是怎么操作的,现在进行到哪儿了?


为什么非得要三现主义?因为你不到现场,你听到的大部分都是借口。


有很多伙伴催货,白天催到晚上,发现货还没来,供应商不是说已经出发了,就是说车坏半路了,但实际可能是货根本就没做出来,是供应商被你逼得没有办法了。


三现主义,尤其在中国这样的现实环境里面,大家一定要到现场,拿到现物,掌握现实。


最后总结出八大浪费:不良返工、过量生产、等待浪费、智慧浪费、搬运浪费、库存浪费、动作浪费、过度加工。这些通通视为浪费。


聊完以上降本方法之后,为什么绝大多数企业年年推降本,但还是推不动?


大家注意,当推不动的时候,首先要考虑降本增效有五大障碍。


第一大障碍,阳光关。


由于缺失了阳光廉洁的文化与管理机制,某些人指定供应商,偏袒供应商,然后从中谋取私利,造成公司利润的损失。



要做好阳光关,就要做好管理集中化、过程阳光化、分工专业化、流程信息化。 


第二大障碍,协同关。


部门都有KPI,研发只关注产品能不能做出来,质量关注好不好,采购关心价格是否便宜,直接导致的是部门之间相互对立,协同很难。


要想建立协同,就要建立共同目标,就是按有效产出增加,库存下降,运营费用下降来作为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共同指标。


要按照利润率、周转率和杠杆率的方式,看我到底应该往哪个方向协同。


第三大障碍,认知关。


比如二十块钱的东西也要货比三家,这个就是典型的价格和成本之间不做区分,是对成本缺乏系统的认知,眉毛胡子一把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叫认知关。


第四大障碍,专业关。


未来是专业化生存,以专业赢得尊重,以奋斗成就未来。所以各位伙伴专业从哪里来?一定是去学习,跟优秀的企业对标学习,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度。



第五大障碍,激励关。


激励是降本最大的制度保证。为什么一定要给研发设定降本指标,要让供应商广泛参与,就是要打通研发端和供应商端的激励关。


如何激励,如何协同。这里还有一个很好用的工具,就是《降本案例集》,在这方面做的好的企业今天分享2家。

第一家企业,厦门航空。


他们最早做了《降本案例集》,就是把降本过程一个个整理成案例,一旦整理成案例,高层管理者就知道采购也很不容易,才能看到采购的价值。同时也更好地实现了跨部门的协同。


第二家企业,中信戴卡的黄金老师和他的团队。


行动力超强,我们给他介绍了之后,他们以每年一本的方式不断的推出《降本案例集》,他说央企有轮岗的制度,希望给后面的人留下一份非常宝贵的知识库,我对他的利他精神尤其表示感谢。



通过《降本案例集》,可以更好的和相关部门进行协作。


特别是一年结束的时候,把《降本案例集》送给协作部门,告诉他多少页是由你们帮我们做的降本案例,对方看完之后,就会觉得跟采购部合作非常愉快,自己的价值和努力得到了认可。


同时,也会把降本活动推到高潮,因为有人记录,相关部门和协同人员就会更好地去做这件事情。


另外在人才市场,考证之类地很多企业老板是不关心地。


但是如果你有一份《降本案例集》,让对方看到你在降本方面做过什么,有什么成就,这一定会给你增值加分。


我们建议每个供应链团队都应该以高目标来鞭策自己,以写一本《降本案例集》作为年度的总结。


5.铁三角4:如何做简介物料降本?


间接采购的特点是东西多而杂。


间采的伙伴很难做专业化,因为每天都在未知的领域里遨游,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是什么,而且全公司都是你的客户。



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要得急,缺乏计划性。


几乎上午提出需求,下午就会问你东西到没到?而且一旦东西入库之后,还不一定有人领,最后会造成呆滞。


间采的伙伴们,工作量巨大,天天忙着下单,还容易被投诉,很难出成绩。


基于此,提出了第四个三角形,就是间采提效降本的铁三角。


① 追求目标提效


铁三角里的需求方和采购之间,要做好需求管理。采购和供应商之间要定好品类策略,也就是怎么买合适。


品类策略制定好之后,采购应该直接干一件事,就是把需求方和供应商直连。因为需求方往往写不清楚规格,最好的方式通过数字孵化平台,供应商直接把品类推给需求方自己选,或者需求方直接跟供应商建立直联。


间采的第一要务是提效,而不是追求价格最低。


② 制定品类策略


哪些品类适合战略采购,哪些适合项目制采购,哪些适合外包,哪些适合库存采购管理方式。


对于支出高,采购频次低,比如上一套ERP,买一个大型设备,我们都把它称之为叫项目制采购。


对于支出高,采购频次也高,就跟直接采购很相似了,优选最好的供应商,跟供应商做深度的战略合作。


还有一部分支出低,采购频次也低,这是千万不要追求价格最低,而是找一个第三方平台,整体外包。


对于支出低,采购频次很高,就不需要内部客户写采购申请单了,比如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直接放一个安全库存,内部客户直接到仓库去取。


三、实施

如何组织降本活动?


掌握了这么多工具方法,更重要的一点是回到企业,如何在企业内部推动落实降本活动?


成立跨部门行动学习小组。


如何推动小组活动,大家分享2个组织降本活动的方法:


第一个专项突破行动学习;

第二个全员参与合理化改善。


行动学习分了六步:



第一步摆负面现象;


第二步找负面现象产生的原因,一定要反复问五个为什么,找到根因;


第三步设计行动学习方案。找到之后把问题转成目标,根据目标,设计行动学习方案。


比如要推标通化项目,根据铁三角模型,我们会要求每个人写出本企业最多最杂的7-10个品类。


第四步轮流发言,穷尽所有品类特别多特别杂的项目,可以通过头脑风暴和轮流发言的方式,不断的激发,如果每次只讲一条就多轮循环,讲完之后,把所有的东西写在大白纸上。


这个环节,主持人很重要,要引导大家,不能打压。如果选领导当主持人,一定要求主持人不能参与讨论,否则领导会干预发言,一言堂。


虽然领导有非常多的真知灼见,但是不让他发言,因为我们会发现群体的智慧是大于个人智慧的。而且行动学习之所以在降本的时候经常使用,是由于大家群策群力,才更容易执行。


第五步进行四象限分类。讨论之后,对列出的项目进行分类,按照价值高低和实施难易2个维度进行四象限分类。


价值高容易做的先做,更容易做出成果。第二批做价值高难实施的;价值低难实施的基本上就不执行,这个叫价值矩阵。


第六步制定PDCA行动计划,通过头脑风暴选出可行的想法、关键的行动步骤、成功的标准、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负责人、需要谁来支持、需要什么奖励,最终形成PDCA循环的行动计划。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好文阅读推荐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

笔记侠
点我关注,与260万读者一起看透新商业本质。笔记侠,中国新商业知识干货共享社区,8000多篇干货笔记,宏观趋势、组织管理、商业模式等28个主题可精准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