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重要的补虚季到了!脾虚的人要多吃这“素三宝”,补进去不上火!

健康   2024-09-13 09:30   新西兰  


俗话说“秋季进补,来年打虎”,秋季是进补得大好时机。


进入秋季后,一方面,暑气消逝,天气转凉,我们的身体阳气内敛、元气减弱,所以秋冬更需要添补元气、滋养身体。另一方面,秋冬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消耗相对减少,更容易使进补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


秋季进补,又俗称“贴秋膘”。很多人以为这个季节大鱼大肉可劲吃、各种营养补品轮番上,就是进补了。事实上,这种盲目进补,不仅没补得进去,还可能把我们的脾胃搞坏,反而伤身。


那秋季的第一次进补究竟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黄帝内经》:五个秋季养生诀窍



古人把夏秋之交看作相当重要的时刻,此时天气开始由热转凉,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就结霜」。


关于秋季的特点古人早就给咱们总结好了。


《黄帝内经》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我们今天就来解读一下这句话的含义:


1、秋三月,此谓容平


「容平」即盛受和平定的意思,也有转折点的意思,热到冷的一个过渡。秋天是万物成熟收获的时候,在经历了春种夏长之后,要收获了。


中医认为「不时不吃」,所以这个时候一些根茎果实类的食物就非常合适了。


2、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天气往上收风声劲急,地气往下收万物肃明,暑气一扫而光,不像夏天,地气上蒸,湿热融合。


秋天天空晴朗,河水清澈见底,感觉很舒服,这是阳气要收敛的节奏了,也是我们进补的方向。


3、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这个好理解,就是早睡早起,古人是闻鸡起舞,咱们是起床该干嘛干嘛,反正不要继续赖床就对了。当然,你熬夜到1-2点,是起不来的。所以除了食补,良好的作息和睡眠同样也能补。


4、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保持情绪安定平静,缓和秋季的肃杀之气对人体的伤害,情绪收敛,适当控制感情,适应秋天这种收敛平衡的特点。另外,不要过度的思虑焦虑,以便肺气保持平和不致波动太大。


这句话说白了就是不大喜大悲,保持情绪稳定就对了。树叶落了,冷冷的秋风一吹,气氛很伤感,感情脆弱者就容易被感染,马上陷入抑郁的境地,要有意识的去克制这种悲观情绪,不然补了又被消耗掉了。


5、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这样才能和秋天收敛的特点相顺应,如果不遵从的话,就有可能伤到肺,冬天就容易腹泻之类。


气是固摄的,肺气受伤,阳气可能无法很好的被收藏,等冬天到了,就容易阳虚,手脚冰凉、怕冷、腹泻是表现之一,说到底都是因为秋天保养工作没做好,临时抱佛用处不大,穿再多衣服也还是冷。


这就点明了秋季进补的必要性,主要还是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为寒冬的到来提前为身体做好准备。


想进补,你的脾胃同意补了吗?



根据上面所述,我们了解到了秋天第一次进补的重要性、意义所在和一些注意事项,那是不是我们想补,吃补的东西就能成功的补呢?


大家先看看这些临床上患者们的高频抱怨:


「我明明阴虚很干燥,可为什么一吃滋阴的药,黄精,熟地这些,马上腹胀,大便也不成形了,为什么?」


「我明明很怕冷阳虚,可为什么一吃羊肉,桂圆,马上上火、长溃疡了?为什么?」


「我明明气很虚,不想动,可为什么一吃黄芪、人参,马上上火、夜间就失眠,烦躁闷热?为什么?」


这么多补而补不进去的现象,已经回答我们刚刚的问题「答案显然不是」。


进补是为了补充身体的虚损,让我们精力更充沛地去面对生活和工作,为什么上面那些患者却把进补变为添堵呢?


原因就是这些人进补前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脾胃状态,吃进嘴巴还不是你的东西,要通过脾胃消化了才是你自身的东西。没有预先疏通脾胃健运脾胃就盲目的进补。上面进补变为添堵的案例,通常是因为脾胃功能不好,就是说脾胃升清降浊的能力差了。


所以秋冬进补的第一步,其实是调脾胃。很多人都知道,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两者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营养物质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


调理好脾胃之后再进补,才能更好的吸收,转化为自己的气血能量。


兼顾调脾+补益的三个秋补食材



根据上述的内容我们知道秋季第一次进补的关键点了,我们需要健运脾胃的食材,又需要有补益作用的食材。


1
山药

山药是有名的药食两用的食物,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是一味平补的药食两用之品,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


《本草新编》:「山药,味甘,气温平……入手足太阴二脏,亦能入脾、胃。」


《药品化义》:「山药,温补而不骤,微香而不燥……因其味甘气香,用之助脾……」;《日华子本草》也说它:「助五脏」。


现代医学认为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是补养五脏的佳选。山药比较好的吃法是蒸着吃,这样营养损失小。



2
花生

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醒脾和胃、滋养调气。营养不良、食少体弱的人可以适当吃些花生。


《本草求真》言:「按书言此香可舒脾。辛可润肺,果中佳品。」


推荐吃法是将新鲜花生连壳煮着吃,煮熟后的花生不仅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花生壳和内层红衣的食养作用。中医理论认为花生红衣能够调脾胃之气,发挥「脾主统血」,从而达到养血止血的目的,这在中医上叫「补气止血」。



3
芝麻

黑芝麻,别名「巨胜子」,性平,味甘,入肝、肾、大肠经,益精血,润肠燥(《中国药典》)


《本草备要》记载:「润五脏,填精髓」;蜂蜜甘平温中、养脾胃、补五脏不足(《本草新编》)。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海外国医
弘扬中医文化、海外名中医介绍、中医出版服务、中医学术会议、中医师培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