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
中医教材告诉我们:温病是指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证,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外感热病。
这种表述合适吗?强调温病产生的原因是外部条件---温邪。
显然主次颠倒。
我们知道,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原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有时甚至对事物的发展起重大作用,但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因此,温病的这种表述,明显违背了矛盾的辨证法,不符合内因决定外因的基本逻辑。
因此,这种表述,没有抓住事物的根本。
所谓温病,是相对于伤寒的一种称谓。
它不是凭空岀现的,《难经.五十八难》早已有记载,关于外感疾病的范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无论中风,伤寒,湿温,热病,还是温病,都是伤于外界的寒,故,表述为“伤寒有五”。
但为什么又“其所苦各不同”呢?
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即内因,也就是体质。
当外界的寒邪侵袭了身体之后,由于体质不同,表现出的疾病体征是不一样的。
《伤寒论》:“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伤寒论》:“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古代中医典籍中没有湿温的具体表述;
《医宗必读·伤寒》:“热病者,冬伤于寒,至夏乃发,头疼,身热恶寒,其脉洪盛。”《温热逢源》:“伏气所发者,名为热病。而以暴感而病者,仍名曰暑病。”
《伤寒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因此,之所以伤于寒后有五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根本原因在于内因,即体质不同。
《黄帝内经》:“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发生为温病,其主要原因是“不藏精”,指肾阴不足,阴虚就会生热,体质表现为以阴虚火旺发热不恶寒为体征的特点。
但,阴虚也要分层次,寒邪伤人究竟表现在卫,在气,在营,还是在血?表现体征又是不一样的。
所以,温病的治疗思路分卫气营血四个层次。
叶天土的这段话也成了温病治疗的扛鼎之作:“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营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宋元以降,关于温病的理论越衍越伙,渐渐发展为独立于伤寒之外的一种新理论新观点。
既然真理是一元的,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显然背离了真理一元论。除非一对一错,或者都对,只是没有找到二者一统的搭建平台。
临床上,伤寒和温病理论对于疾病的治疗,只要辨证准确,又都是有效的。
显然,是理论基础出了问题。
那么,我们是该以伤寒派理论为基础,还是该以温病派理论为基准呢?
那要看谁能自成体系,理法方药齐备;熔于一炉,所有观点前后不悖。
以《温病条辨》为标志的温病体系,虽然补充了《伤寒杂病论》部分未尽之言,但囿于三焦和卫气营血辨证之局限,治病范围极窄。
《伤寒杂病论》是以六经辨证为体系,涵盖了所有疾病,无论伤寒,还是温病,都可统一在六经体系中,只是后人解读出现了偏差。
所谓温病之卫分,也就是阴虚体质之单纯的表证。临床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或不恶寒,或伴有头痛、身疼、咽干、咳嗽、苔白、脉浮数等。以银翘散为代表方。
所谓温病之气分,也就是阳明体质的太阳表证。临床表现为:身体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出而热不解,舌红,苔黄,脉洪大等。以麻杏石甘汤为代表方。
所谓温病之营分,也就是少阴热化表证。临床表现为:身热,夜甚,口渴,无汗,或微汗,心烦难寐,舌质红,脉浮细数。以荷杏石甘汤为代表方。
所谓温病之血分,也就是厥阴热证表证。临床表现为:发热,斑疹紫暗,甚者出血动风、舌质深绛,脉浮弦数等。以九味羌活饮为代表方。
所谓卫气营血,对应的就是六经辨证四种不同阴虚体质的四种表现状态,清晰明了,特征分明,何必另起炉灶,自称一家呢?
瘟疫
瘟疫是指感受疫疠之气(现代医学认为,是由强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而发生的急性烈性传染病。
其特点: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病情较为凶险,严重者,可导致大量人群发病乃至死亡。
人类和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一样,都是大自然数万年不断进化的产物。通常情况下,是不会出现瘟疫的,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比如极端气候(比如:洪涝、干旱、高温、严寒等)或环境变化(比如:森林砍伐、湿地破坏等),及社会因素(比如:人口流动和聚集、卫生条件、战争与冲突等),才会发生。
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重大瘟疫,如黑死病、天花、霍乱、出血热、登革热、非典、新冠等。
瘟疫既可能是温病,也可能是伤寒,同样应遵循六经辨证,无须分辨是何种微生物导致,只要辨证精准,通过改变人体内环境,不给微生物生存的土壤,以不变应万变,治疗效果一样可立竿见影。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