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网友rabbit从知乎循迹找到我,要我帮她修改下简历,并对此前她参加某外资集团公司面试做复盘分析和辅导,她本人先后被这家公司的HR小姐姐推荐给集团内部4个不同的业务单元(BU),但是,总体过程都不顺利,对最后这次面试,她隐隐约约感觉可能也会不太妙。
rabbit是“海归”,本科毕业北外,硕士毕业澳洲墨尔本某知名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第58位),主修“商务信息系统”(BIS:business information system ),倾向的就业方向是“商业分析师(business analyst,简称BA)”,在BA当中,相对于数据分析,又更倾向系统分析。
约定咨询的时间是8-9pm,但是第一次爽了我一约,于是,改动到了day2的11.40am,这次准点了。
按计划,咨询内容是对面试做复盘分析与辅导,同时对她个人的简历修改提出指导意见,但是,在我和rabbit交谈时,她最先表达的话题是她面临着转行的困境:
“这也很正常,在咨询中,寻求咨询的人员最初会提供一个情况或事件,而真正要表达的隐忧、焦虑,往往是在事情或事件的背后与深处......”
2019年12月毕业后,rabbit在澳洲BRR公司(IT与技术服务咨询商)担任“商业分析师 ” 8个月,归国后,在北京某游戏公司从事MKT的工作近1年,总的工作经验是2年,目前想转行回做“商业分析师”,但是,目前来得及转行吗?会不会太迟了?要不要往回招一个类似应届生的、比较junior的BA从头开始?
/
✡
我帮rabbit分析如下:
1. 转行回BA肯定是更有“前(钱)途”,也符合选择:因为BA在美国也才刚刚发展了10年,目前是亚太地区最受学生欢迎专业之一,在美国BA的年收入“起薪”是在7w“美刀”,那么,在中国,一是市场有这方面的需求,而供给还不足,所以,肯定是有机会的。其次,个人是BIS专业毕业,从核心课程来看——商业信息系统、企业系统、业务流程、商业智能建模、项目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Java、数据库、SQL、Python、SAP S4/Hana、金融IT支持,这是一个融合了IT、商业信息分析、系统分析、项目管理的专业,BA不仅仅有市场需求,还符合“专业对口”,再则,海外教育背景也撑得起“排面”。
2. 工作两年了,目前转行“有一点点迟”,但是再拖下去,就真的会变成太迟:这话怎么理解?最佳路径当然是rabbit从澳洲BRR公司回来后,就找外企/或优质国内企业的“商业分析师”工作,一张白纸,刚好从培训生,走企业为您设计好的职业发展路径走,快速成长,前景比较明朗,这种进入职场的方式是最敏捷、有效的,对教育背景优秀新人来说,相当于第一份工作占据了制高点,“好起点”!,而rabbit没有走这条路,目前已经毕业两年了,所以,略晚。但是,毕业两年来,第一份BRR工作也是BA,目前要转行,只要赢得面试机会,和HR解释下自己的志向,还来得及;再则,本质上,这只是一个“动机有多强烈”的问题,如果再拖下去,则会更加不利。
3. 转行,需要关注态度与技巧两个方面: 首先是态度,我给rabbit举了一个沃尔玛招聘的案例,沃尔玛的HR招聘理念是“以态度招人”,什么意思?一方面,HR用好的态度去树立沃尔玛品牌,去吸引应聘者,另一方面,在招人的时候,重点考虑候选人的“态度”,本质来看,也是看这个人的动机强烈度高低,所以,想转行,首先要有一个非常强的动机,并伴生出积极的态度,由此,唤起积极的行动,并以行动打动用人单位,“佛度有缘之人”,HR也会愿意去推荐积极向上的好苗子。其次,技巧上,要注意两点:1)分析差距:rabbit在澳洲BRR公司8个月的BA工作更多是关注细节(detail-oriented),而她此次应聘的公司是一家顶尖国际机构旗下的全球金融与风险技术集团,从JD与面试经历来看,对方希望她具备部分项目负责人(project leader)经验,所以,差距在哪里?已经水落石出;2)寻觅机会的技巧:内推、不同平台的机会寻觅等等这些都是常规操作,我建议rabbit列出北京、上海地区在相应行业内所期望加入的公司的名单,并一个个去联系这些公司的HR,留意机会,保持跟进,只有这样,才会捕捉住市场职业机会先机。
rabbit提及她的朋友,在很快的时间转行成功去了普华永道,在言语间,我感受到了她急切的心理,焦虑的情绪,我们每个人在毕业的那一天,都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等到发令枪响,朝着各自的方向或者是同一个方向飞奔而去的时候,请问,大家还在一个水平线吗?当然,有先有后,很正常,关键是:把握好自己的心态,坚定好自己的方向,明确好自己的差距,提升好自己的能力。
rabbit听了分析与安慰,稍微缓了缓神......
/
✡
于是,针对她应聘这家公司的职位特征,我做了详细的“拆解”:
1. JD当中的每一条描述,都可以演变为一个带有STAR模型的“面试题”: 比如第一条“通过研究活动,制定和定义系统范围和项目目标”(下图黄色部分),那么,在面试准备环节,面试官可能问出的如下问题:“您做过自己最满意的项目是什么?”,“您做过老板最满意的项目是什么?”,“为什么最满意?”,“在这两个项目中您是什么角色?”,“您是如何定义项目的目标与范围的?”,“该项目要达到什么目标?”,“您做了什么确保该项目的目标与范围被准确定义?”,“在项目执行与收尾的过程中,项目的目标是否实现?范围变动如何?您又是如何评估的?”。
通过上面的拆解与分析,作为一个应聘者,就会很好自问自答,也能够针对面试官可能的发问,提前评估锁定一个有质量的回答,做到游刃有余。(=面霸养成之路!)
2. JD当中的所有职责描述构成了用人单位寻觅的“人才画像”: 从rabbit提供的这份JD来分析,企业对该BA期望的特点是:既具备负责人(leader)的能力又能够做项目成员(team member)的具体事务,可以说是“能上能下”,那么,进一步分析资格要求是1-3年BA工作经验,可以得出,应该是leader角色占30%-40%+member角色占70%+60%, 所以,这也是rabbit为什么会被连续4次推荐到该集团的不同BU面试的原因了,HR应该是看中了rabbit的国际化教育背景、约来面试,是想看经验的质量(quality),看人的弹性(soft-skill),同时看看潜能(potential),这也同样意味着一个关键点:应聘的时候,rabbit要尽量去展现自己“成熟”、“稳重”的一面,而不是一个“未经世事”、“稚嫩”的新手,否则很容易被“毙”的,同时,尽可能在个人的过往经验中(企业工作经验或大学实践项目)去提取与JD、期望的“人才画像”相近的案例,同时,要展现出个人的弹性(soft-skill)。作为rabbit而言,在面试中应该拿捏到这些细节点,关照到面试官的顾虑(concern),然后一一突破,才有望获胜。
3. 对职业角色的理解,而且是结合JD去理解: 从资格要求(qualification)来看,10条的资格要求中,6条是对应聘者软技能/通用素质(soft-skill)的考察,结合其他行业经验要求、行业理解等,可以看到用人单位是需要一个“懂商业”+“懂数据”的BA,这里面“懂商业”包含了行业的理解、经验、实操,也包括了6条的软技能/通用素质(soft-skill),至于懂数据,本身要理解BA当中“数据分析”VS“系统分析”的差别,对rabbit的而言,只要“懂数据”就行了,这方面没有问题,也就是说,对方能叫rabbit来面试,“懂数据”这一关,对方实际上,已经给了pass分了,重点是在“懂商业”的考察。 (可rabbit在“懂商业”这部分又不足,怎么办?若有兴趣的伙伴,欢迎私信与Leo沟通交流)
通过上面的拆解与分析,rabbit回顾面试场景加以印证,对企业和岗位(JD)、HR与面试官的心理把控已是了然于心......
/
✡
最后,我对rabbit的简历(CV)又做了深入分析,总体有如下几个要点:
1. 当你对应聘单位、职位要求做深度分析后,CV的修改才具备相当的“有针对性”;
2. 整体CV的风格把握:简洁、明快、符合字体、字号标准、重点粗体突出(KISS原则: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 确保简单与简洁);
3. CV中的不同板块,内容、板块的排列上的考虑要结合JD+应聘者本人的优劣势去突出;
4. 有技巧性的在CV当中的“职责(responsibilities)”与“业绩(achievements)”之间取得平衡或者突出;
5. 防止一张面孔的简历风格,还有唠唠叨叨的没有创意的雷同陈述;
至此,rabbit对简历的问题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就是要基于企业的需求、岗位的要求去做调整,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而进一步,针对自己转行的隐忧,更需要从态度与技巧两者的把控,只有如此,才能实现一次真正有效的突破,实现自己职业生涯在国内的真正的顺利起航......
/
✡
后记: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为909万人,比2020年增加35万人,创历史新高,2022年,预计会超过1000万人,只会更高!
另一方面,大环境却不乐观,僧多粥少,就业市场、就业机会的内卷与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在此背景下,如何突破,尽快为自己定下有前景的、热爱的方向是至关重要,为自己学会如何面试、认识职场去赢得职业机会也是迫在眉睫的。
再则,谈谈此次rabbit的转行案例:
从来没有哪一个年代,转变职业生涯会变得司空见惯:创业、跳槽不再新鲜;斜杠青年、间隔年成为时尚,然而,并不是每一次职业生涯转变都会带来好结果。
通常,要想转型成功,首先要清楚自己最想做什么,然后据此来实施一个可行的方案,这也是Leo在本文与大家分享的重点。
然而,从本质上来讲,转行并非换个工作那么简单,而是意味着自我的重塑。我们应该在实践中认识自己,而不是通过理论;通过在现实中尝试,而不仅仅是内省。随着尝试新的行动,接触不同的组织、人与事,我们的职业追求才会变得更加清晰,逐渐形成一个新的“自画像”。
所以,表面上您需要的是一次咨询,本质上更需要的是基于个人成长实践上的一位职业发展教练,从而帮助您去“遇见未知的自己”。
而关于这部分的需求,我们可以提供的帮助如下 (以下为to C价):
♬
联系我们
www.leadme-consulting.com
邮箱:info@leadme-consulting.com
微信/手机: 13559215122
客服电话: 0592-6054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