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胜在第三届“1.7”浙江美食日暨新春美食旅游消费季启动仪式上的致辞

文摘   2025-01-09 19:32   浙江  

1月7日,第三届“1.7”浙江美食日暨新春美食旅游消费季启动仪式在金华婺州古城举行。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出席并致辞,现刊发致辞整理稿全文。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今天1月7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也是我们文旅系统打造的浙江美食日。“1.7”是“要吃”的谐音,“1.7”“1.7”就成了“一起要吃”。在元旦刚过、春节将至的时节,是最适宜谈论吃、操持美食、推介美食的。今天,我们相聚婺州古城,拉开第三届“1.7”浙江美食日暨新春美食旅游消费季的序幕。在此,我谨代表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向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说起浙江人的口味,有这么一个说法:浙北甜、浙东咸、浙西辣、浙南淡,从中反映了浙江美食的丰盛,更体现了浙江人兼容并包的气质。当然,位于浙江中部的金华,则汇集了东西南北各种口味,金华火腿、金华酥饼、金华煲更承载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与岁月积淀。刚才我在现场看到了浦江的“一根面”,已拉出300米长,但还可以拉成1公里;还有冒着热气的金华煲,汤汁浓稠醇厚,让人倍感什么叫“烟火气”,又怎样抚“凡人心”。借此机会,我就依据“甜咸辣淡”说一下浙江美食。

首先,在“甜”中体味浙江美食的亲情。在人间百味中,甜是最美好、最让人感到舒服的。糖在起初可不是人们随便就能吃到,甜食与经济富庶紧密相联。杭嘉湖素来是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民间饮食便多了糖分。但杭嘉湖的甜,浓度又低于苏州、无锡,在我看来是恰到好处——有点甜又不太甜,让人倍感可亲与温馨,就好似回家了的亲切、亲近,这份“甜”体现了浙江人的待客之道。

其次,在“咸”中体味浙江美食的悠远。“咸”缘于盐。浙东喜咸,离不开煮海为盐的历史渊源。从8000年前的宁波井头山遗址中,可知浙江先民食用了大量的海螺、牡蛎;处于良渚文化晚期的北仑大榭遗址,有国内最早的史前盐业遗存。靠海吃海,催生了宁绍平原“鲜咸合一”的饮食传统。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有句旁白:“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吃咸除了爱加盐,还表现出对腌制的喜好。绍兴梅干菜就是典型代表。正是在这份“咸”中,能够品出浙江饮食文化的绵延悠长。

再次,在“辣”中体味浙江美食的爽快。浙江通常被认为是不吃辣的地方,但衢州的“三头一掌”却以“辣”味出圈。美食界讲求各领风骚,衢州的“辣”,谓之鲜辣。辣是底色,更妙在一个“鲜”字。在我看来,这是与江南气质相融合的一种辣,因而辣得钟灵毓秀,造就了独步天下的一份“鲜辣”、一种爽快。浙江的辣味不光在衢州,还包括古时的严州,即今天淳安、建德等地。所以,千岛湖鱼头是辣的,是带着江南鲜嫩的一种辣,吃得清清爽爽,又辣得快快活活。

最后,在“淡”中体味浙江美食的淳正。这里的“淡”,不局限于少放盐的滋味,更是出于对食材本味清爽淡雅的追求。《汉书》里有句“大味必淡”,意指最美的味道一定是清淡的,体现了道家思想中对立事物相辅相成的哲理。儒家甚至将“淡而不厌”视作君子之道,更凸显“淡”的文化内涵。以温台地区吃海鲜为例,往往借助海产品自带的咸味。这样一份“淡”,更多指原汁原味,每一口都能品尝到食材本身的鲜美与纯粹。

不同地区的“甜咸辣淡”是相对而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相互影响而非泾渭分明。就说杭帮菜吧,口味以咸为主,又略有甜头,这可上溯千年前南宋定都时就吸收了南北菜肴的精华,改革开放以来作为著名旅游城市对内对外交流频繁,更与各大菜系交融,因而体现了“清、鲜、脆、嫩”的特点。杭帮莱讲究轻油、轻盐,很大程度上顺应了健康饮食清淡化的趋势。可以说,杭帮菜博采众家之长,非常值得细品,从中感受中华饮食文化的中和之美。


《浙江新闻联播》报道

第三届浙江美食日暨新春美食旅游消费季启动


经过多年的努力,“味美浙江·百县千碗”已成为全省共创的美食品牌。2023年,省厅组织推出了“味美浙江·百县千碗”1000道风味美食名录。此次饿了么、美团、微博等平台还将发布美食榜单。下一步,全省文旅系统将协同多部门、全社会力量,通过培育体验店、组织挑战赛和各类工作机制创新,要更好地让浙派美食百花齐放、让“美食+旅游”红红火火。在此,诚挚邀请广大市民和游客参加新春美食旅游消费季活动,在新的一年游“诗画浙江”、品“百县千碗”,感受身心愉悦和“舌尖上的美好”。

也提前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



*转载声明:稿件转载,须经授权,感谢支持!


由于微信公众号近期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您想经常看到我们的文章,可以在每次阅读文章后,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这样每次推送的文章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感谢大家的支持!

浙江文旅政务
发布权威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政务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