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非遗贺新春·非遗年货购物月”主场活动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标志着“非遗好物 国潮焕新——四季非遗购物月”就此启动。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成员、副台长胡劲军,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司长单钢新,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吕伟强等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支持。旨在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丰富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激发消费活力,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
“非遗贺新春·非遗年货购物月”作为2025年四季非遗购物月第一季度活动,也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欢欢喜喜过大年”2025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
启动仪式上,山西、内蒙古、浙江、四川、陕西5省的非遗保护协会、非遗保护促进会等机构联合发布本省“非遗好物”。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会长叶菁代表浙江发布30件浙江“非遗好物”。
本次浙江发布的“非遗好物”,是由各地申报的众多非遗产品中精选出的30件有国潮范、年味儿足、备受市场欢迎的非遗特色产品。
涵盖了纺染织绣、雕刻塑造、金属加工、陶瓷烧造、文房制作、漆器髹饰、食品制作、中药炮制和器具制作等多个类别,充分展现了浙江传统手工艺的丰富品类和精湛工艺,更彰显了浙江非遗从传统到新潮的华丽蜕变。
8家非遗工坊选送的“非遗好物”在非遗集市活动现场进行展销,向当地市民和游客展现浙江非遗的独特魅力。西安大唐芙蓉园里人头攒动,浙江“非遗好物”迅速成为破圈爆款,引得人们纷纷驻足、争相购买。
传统年味儿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为迎接第一个人类非遗版春节,具有浓郁传统年味儿的非遗年货成了非遗集市的热销品。邵永丰麻饼礼盒和浦江梨膏糖让非遗增添了些许烟火气,喜壶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做足了气氛烘托。用非遗产品过非遗春节成为中国人少不了的仪式感。
潮玩非遗
传统技艺的内核加上新式审美、体验的加持,让“非遗好物”更加年轻态、时尚化,成为非遗集市上的宠儿,游客们手持一款款浙江非遗潮品立马摇身成了集市上最In的时髦精。
当红流量王
由浙江阚螺文化有限公司和《永夜星河》联名创作的慕声同款发带运用温州螺钿制作技艺,将传统手工艺与影视剧相结合,借助影视作品的强传播力推广非遗技艺,在“Z世代”中疯狂吸睛,展位成了集市上的网红打卡点。
浙江省自2022年全面开展非遗工坊建设工作,截至2024年12月底,共公布省级非遗工坊225家,建设各级非遗工坊1465家,在促进非遗保护传承、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巨大带动作用。2024年12月,出台《浙江省非遗工坊认定管理工作指引(试行)》,为非遗工坊建设制度护航。
本次浙江“非遗好物”征集得到了全省非遗工坊的积极响应,精选出的产品独具匠心、颇具巧思,实现了非遗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在国潮来袭的今天,既能“弄潮儿”,又能“接地气”,强势出圈。
*转载声明:稿件转载,须经授权,感谢支持!
由于微信公众号近期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您想经常看到我们的文章,可以在每次阅读文章后,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这样每次推送的文章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感谢大家的支持!